大美西北 风光无限 一 宁夏青海篇

mz

<h3>  从小学接触中国地理以后,对大西北就充满了想象。那里无垠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奔腾的黄河、辽阔的黄土高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遐想。退休以后,我先后到过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这一次又去了宁夏、青海,再一次领略了大西北的美丽风光,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h3> <h1>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景区</h1> <h3>  水洞沟遗址景区位于银川西19公里,面积为14.4平方公里。景区内雅丹地貌的壮观和塞上江南的秀美相得益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辅相成。1988年,水洞沟景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评为全国5A级旅游景区。</h3><h3> </h3> <h3>  景区入口</h3> <h3>  水洞沟遗址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自1923年以来,共进行了五次大的发掘,出土了三万多件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和各种动物的化石。证实了大约四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h3> <h3>  景区建有遗址博物馆,外形仿水洞口出土的名为石核的石器。</h3> <h3>  古人类头骨复原</h3> <h3>  古人类居住的半地穴式住宅复原</h3> <h3>  零星考古仍在进行中</h3> <h3>  大峡谷沟壑纵横,土柱突兀壁立</h3> <h3>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的美名,果然是名不虚传。行走其间,恍惚中觉得是行走在家乡。</h3> <h3>  芦花谷芦苇摇曳生姿,遗憾的是还不到芦花白的时节。</h3> <h3>  明代时为防御外族入侵的土夯长城和烽火台,在景区内是随处可见。</h3> <h3>  在明长城观景台上,背后即内蒙古自治区,毡房依稀可见。</h3> <h3>  和明长城配套的藏兵洞是顺应大峡谷的地形地势而建。洞内左右盘旋,暗机四伏,犹如迷宫。洞中居室、兵器库、粮食储藏间、灶台等设施一应俱全。据介绍可以藏兵三千。</h3> <h3>  洞中暗机,陷阱下的滚齿轮。</h3> <h3>  由于景区范围较大,我们在游览的过程中,换乘了游船、骡车、驼车、拖拉机拉的大车。有意思的是,赶车的两位大爷在接受了我们的小费后,一路高唱西北的山歌。在和其中一位攀谈中,得知他是每年旅游旺季来此打工的邻县农民。</h3> <h3>  最后,花150元/人观看了大型实景马战史诗剧《北疆天歌》。其实,剧情我们也看不太懂,只见战马驰骋,男女骑士勇敢威武。</h3> <h1> 西夏王陵</h1> <h3>  公元十一世纪时,游牧在中国西北部的党项民族因不服宋朝的管辖,在1038年由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自称夏国。疆域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今蒙古共和国南部。因其地处西部,宋朝人称其为西夏。西夏自李元昊称帝起,共经历了十个帝王,近200年。其前期,与大宋王朝、辽国平分秋色,后期和南宋、金三足鼎立。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曾六次征伐西夏,于1227年才将其覆灭,党项族人也被斩尽杀绝,从此消失。</h3><h3> </h3><h3> </h3> <h3>  西夏王陵于1972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发现,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陵位于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50多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9座帝王陵墓,200多座达官贵人的陪葬墓。八九百年来,因自然风化和战争破坏等原因,陵区的建筑仅存断垣残壁,唯有土夯的王陵依然高耸挺立,且陵墓上寸草不生,鸟类也从不停留,被世人誉为“东方金字塔”。</h3><h3> </h3> <h3>  由于陵区面积太大,游客只能坐着游览车远眺景色。只见贺兰山下广袤的原野上高低大小不一的黄土陵墓星罗棋布,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沧桑感和视觉冲击感。</h3> <h3>  西夏王陵历史上曾遭无数次的盗墓和挖掘,文物流失不尽其数,有的留存海外。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开始对王陵进行必要的清理发掘和修复保护。在西夏博物馆陈列展出了部分文物。</h3> <h3> 鎏金铜牛</h3> <h3>  人面鸟身的妙音鸟</h3> <h3>  西夏王国有其自己的方块文字。在景区休息区的墙上,找到了我的姓对应的西夏文字。据说唯一一本西夏文和汉字对应的字典,现存俄罗斯国内。</h3> <h3> 沙坡头景区</h3> <h3>  沙坡头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景区集沙漠、黄河、绿洲为一处,既具西北风光之大气,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为国家5A级风景区。</h3> <h3>  黄河在沙坡头过境。沙坡头景区的黄河玻璃悬索桥,人走在桥上有点晃悠悠的。</h3> <h3>  &nbsp; 所谓的3D效果</h3><h3> </h3> <h3>  玻璃桥远眺</h3> <h3>  玻璃桥上看黄河落日,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在希腊圣托里尼岛观看爱琴海的落日,两者可以媲美。</h3> <h3>  &nbsp; 落日余晖</h3><h3>&nbsp;</h3> <h3>  黄河之滨的晚餐地</h3> 黄河晨曦<h3><br></h3> <h3>  沙丘和黄河只隔了一条游步道</h3> <h3>  登沙山可坐缆车,也可乘滚动电梯。从安全出发,我们选择了电梯。电梯分三节,总长为160米,提升高度72米,</h3><h3> </h3> <h3>  沙山上游乐项目有滑沙、滑索飞渡黄河等。不时地听到飞渡黄河者发出的尖叫声。</h3> <h3>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在这里是一项游乐项目。也许是处在上游的缘故,这里的河水并不湍急。</h3> <h3>  在沙山上,俯瞰黄河在这里的S形河道。</h3> <h3>  宁夏人认为,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景色,就在沙坡头。所以,这里有了王维的塑像。</h3> <h3>  坐车十分钟,进入沙漠深处</h3> <h3>  这一片沙漠其实是一个沙漠游乐场。在这里有骑骆驼、沙海冲浪、自驾摩托车等游乐项目,但所有项目都谢绝55岁以上老人参加。</h3> <h3>  虽然游客很多,缺少了沙漠的宁静。但那一望无际的金黄沙漠,还是让人震撼。</h3> <h3>  最后,导游推荐我们看《沙坡头盛典》的演出。说实在我们并不想看。先生问导游,和你的收入有关吗?答有关。于是,只得花200元/人看了一场演出,闹剧一场。不过,悬在头顶上的黄河羊皮筏子的表演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h3> <h1> 塔尔寺</h1> <h3>  夜里11点,从中卫火车站上车,第二天早上八点到了西宁。青海段的导游带着我们直接去塔尔寺。</h3><h3>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十世班禅喇嘛的坐床地,每个到青海旅游人的打卡地,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h3> <h3>  塔尔寺大门</h3> <h3>  塔尔寺规模宏大,占地约600亩,内共有大小佛殿、佛堂、佛塔、僧舍等大小建筑1000余座。各色建筑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恢宏。</h3> <h3>  寺中白塔</h3> <h3>  如意八宝塔</h3> <h3>  转经筒</h3> <h3>  &nbsp;虔诚的拜佛人</h3><h3><br></h3> <h3>  我们花了160元请了一个讲解员。她带着我们穿行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也不记得进出了多少个殿堂和经堂。因为人太多,只能是边走边讲解,什么塔尔寺的壁画、堆绣、酥油花,都只能一掠而过,就连塔尔寺的塔身,都只是从一个小洞口窥了一眼。</h3> <h3>  讲解的内容,她最后归纳了三条。</h3><h3> 1.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h3><h3> 宗喀巴自幼潜心佛学,十六岁去西藏深造,对佛学造诣极深,他一生著有佛学著作170余卷,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奠定理论基础。</h3><h3> 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他母亲思儿心切,托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唔。宗喀巴为学佛学,决意不回。给其母亲的回信中说,若能在我的出生地建造一座佛塔,即如见我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母亲在信徒们的支持下,用石片建了一座塔,起名“莲聚塔”。180年后,即1560年,有格鲁派禅师在塔边建房修禅,至1577年,建弥勒殿于塔南侧,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h3><h3> 此后数百年,随着格鲁派的影响不断扩大,格鲁派传人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的声望日益提高,塔尔寺逐步扩大。特别是到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多次向塔尔寺赐赠,并重用格鲁派的喇嘛,使塔尔寺更加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最盛时有僧人3600余人。</h3><h3> 2.塔尔寺有壁画、堆绣、酥油花艺术三宝。</h3><h3> 壁画即各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壁画颜料采用天然矿物质,鲜艳而不褪色。壁画内容多为佛经中的故事。寺内有保存完好的壁画千余幅。</h3><h3>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要表现的故事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以羊毛或棉花充垫其中,再绣在布幔上,有明显的立体感。内容也多为佛经故事。</h3><h3> 酥油花是用手工制作的酥油(即黄油)添加各种颜料,由僧人手工塑成的佛像、花卉等形状的艺术品。由于酥油在气温高时易溶化,过去僧人是每年冬天都要制作,现在寺内已用空调将存放酥油花的玻璃柜内的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保存期大大延长。讲解员带着我们看了今年制成的酥油佛像,栩栩如生,色彩艳丽。</h3><h3> 由于寺内各殿都不能拍照,三大艺术瑰宝都没留影。</h3><h3> 3.我们所知道的达赖喇嘛班禅喇嘛是宗喀巴的弟子,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传人。</h3> <h3> 青海湖</h3> <h3>  青海湖横亘在我们面前,宛如大海一般。</h3><h3>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湖的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63公里,面积约4400多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h3><h3> </h3> <h3>  青海旅游部门在湖岸的一角开辟了青海湖旅游景区,游客从这一角观湖。</h3><h3> 正值暑假,景区内人流如织。快艇、游轮都排着长队,就连几块有青海湖标识的水泥碑前,拍照的人也有二十多在等着。我们只能在景区里见缝插针游览和拍照。</h3> <h3>  湖面壮阔,湖水清澈。</h3> <h3>  快艇</h3> <h3>  游轮</h3> <h3>  湟鱼是青海湖的主要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省一级保护动物。</h3><h3> 据介绍湟鱼每年夏天要迴游到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去产卵。那么这些留在青海湖的湟鱼要么是雄性的,要么还不到生育的时候。</h3><h3> 传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时,湟鱼救了很多青海人的命。</h3> <h3> 野鸭也很多。</h3> <h3>  原计划住在湖边,导游说,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纯净,环保部门规定,湖边不能住宿,要去到旁边的共和县住。</h3><h3> 在去共和县的山间公路上,再一次回眸青海湖。不由得想起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青海湖的评论:众多湖泊都以瑰丽秀奇为人所爱。青海湖单单把瑰丽舒展为平淡,把秀奇换成一种壮阔。在这里,草原和大海得以对接,草原的优美,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交织在一起,成就了青海湖的博大之美。</h3><h3> </h3><h3> </h3> <h3>  共和县海拔3400米,我们倒没有高原反应。第二天早上在电梯里听到一个男的在说,昨夜一夜头痛睡不着。</h3><h3> 青海湖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只有环湖自驾或自行车骑行,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我们这样的年龄,只能苟且了。</h3> <h3> 茶卡盐湖</h3> <h3>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是柴达木盆地的四大盐湖之一。</h3><h3> 盐湖形成的原因,是几十万年前原被海水覆盖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因地壳运动形成青藏高原。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出现盐类沉积。 </h3><h3> 茶卡盐湖面积105平方公里。初步探明盐的储藏量为4亿4千万吨以上。盐湖的盐开采较方便,只要揭开十几公分的盐盖,即见到盐层天然的结晶盐。</h3><h3> 每年6到9月为盐湖的丰水期,这时湖水倒映着雪山、白云,景色独具,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近几年来,茶卡盐湖因倒影的照片而迅速在旅游圈走红,成为每个到青海的游客的必到之地。</h3><h3> </h3> <h3>  和青海湖一样,当地旅游部门在盐湖的岸边的一个区域建设了景区。盐湖所在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浙江省对口支援地区,为表示感谢,盐湖对浙江人免票,故而,我们刷了身份证就入景区了。</h3><h3> </h3> <h3>  在观景台眺望盐湖。湖面上白茫茫一片,基本不见湖水,犹如大地铺上了白雪。只是天不是特别的蓝,似有雾霾遮着。</h3><h3><br></h3><h3><br></h3> <h3>  景区内的道路都是由盐铺成。我们沿着湖中的盐堤向湖的的深处走去。堤的两边全是一片白色,蔚为壮观。</h3> <h3>  远处是大型盐雕</h3> <h3>  走到堤的尽头,看到很多人下到湖中去拍照拍倒影。</h3> <h3>  我怕麻烦没有下湖。先生说,既然来了就下去呗,说毕下去在湖的边缘站了一站。</h3> <h3>  有人在拍婚纱照,果然很美。</h3> <h3>  堤上有小火车接送来去旅客。据说这里的铁轨原来用于盐运,建设为景区后配上漂亮的小火车用于客运。我们在堤的尽头上了小火车,不一会儿到了出口。</h3> <h3> 沿途美景</h3> <h3>  从宁夏到青海,除了中卫到西宁这一段是乘坐火车外,其他全程都是别克商务车载着我们,沿途美景尽收眼底。</h3> <h3>  在银川看到最多的树,高高的,叶片小小的,深绿色中夹杂着银白色。禁不住问导游是什么树,导游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因为原来这就是白杨树,长成这样,想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吧。</h3> <h3>  银川市中心,有一幢看起来很像天安门的建筑。</h3> <h3>  从塔尔寺到青海湖,别克车载着我们,翻过了海拔3820米的拉脊山口。</h3> <h3>  在青海境内,随处可见的经幡是藏族同胞祈求上苍恩赐、神灵保佑的象征物。经幡上的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各代表着天空、白云、火焰、江河、土地五种和生命相关的元素。经幡上的颜色排列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创新。</h3> <h3>  公路上见到的青海湖。近处是农民在自家地里种的油菜花,以吸引游客进去拍照。</h3> <h3>  从青海湖到共和县的途中,一路上群山起伏,景色堪比瑞士。</h3><h3><br></h3><h3></h3> <h3>  京藏高速笔直、平坦、宽畅。</h3><h3><br></h3><h3></h3> <h3>  车窗外时而一马平川,时而山峦起伏。</h3> <h3>  在京藏高速乌兰县路段,见到了全国最大的风电项目。</h3> <h3>  一头牦牛在我们车前悠悠地过马路</h3> <h3>  草原上的羊群</h3> <h3>  在西宁的最后一个下午,漫步市区,浏览市容。在市中心看到了全国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寺。</h3> <h3>  八天的游程结束,从心底迸出八个字:大美西北,风光无限。这华美的风光,将永存在我的记忆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