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40年6月10日,轴心国意大利加入欧战封锁地中海空域,导致英航由香港到英国的航线在地中海这一段中断。6月25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开辟从香港到英国的"两洋航线",即泛美FAM14航班从香港到旧金山,随后转国内航班由西向东飞越美国本土,接上从纽约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泛美FAM18航班,再由荷航载运到英国。</h3><h3> 中航的渝港航线正好发挥衔接作用,中华邮政利用渝港-两洋航线载运航空邮件,并为此制订了专门的航空资费5.65元。</h3> <h3> </h3><h3>封1: 此邮件于1941年2月2日从成都寄往英国,在香港中转后由泛美FAM14航班载运送达美国,再由泛美FAM18航班载运跨越北大西洋寄往英国目的地。邮资为: 0.5元(国际信函)+5.65元(两洋航线航空费)=6.15元。</h3> <h3> "两洋航线"邮件是抗战邮史的重要邮路素材,此条邮路的存在体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自由中国区与国际通邮的艰辛和周折。"两洋航线"邮件的辨别,除了根据寄达地和邮资外,通常外籍人士寄出会指明邮路: Transpacific and Transatlantic, 或 Via Pacific and America; 中文则会写: 经过美国到英国等字样。</h3> <h3>封2: 此邮件于1941年8月13日从贵阳寄往英国,经重庆和香港中转后,由泛美FAM14/FAM18航班载运送达英国目的地。邮资为: 0.5元(国际信函)+5.65元(两洋航线航空费)=6.15元。</h3> <h3>封3: 此邮件于1941年10月28日从东川铜梁寄往英国,10月30日从重庆由渝港航线搭载至香港中转后,由泛美FAM14/FAM18航班载运送达英国目的地。邮资为: 0.5元(国际信函)+5.65元(两洋航线航空费)=6.15元。</h3> <h3> 中航通过渝仰航线与渝港航线的联运,还将印、缅等英属地国家也与"两洋航线"相联接,邮件也可通达英国本土。</h3> <h3>封4: 此邮件于1941年8月7日从印度Ootacamund寄往英国,邮件上标明邮路为: Via Chungking & America。邮件先运送到仰光,在那里搭载中航渝仰返程航班到达重庆,在重庆中转后由中航渝港航线载运送至香港,最后由泛美FAM14/FAM18航班载运送达英国目的地。</h3> <h3> "两洋航线"邮件虽然难觅,但更难得的是其中转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中转戳,因为二战期间葡萄牙是中立国,各交战国之间互寄的邮件大多在里斯本交换转递,邮局通常只履行职责但并不盖戳。就象经沙鱼涌中转的邮件何止几十万件,但沙戳难寻; 经里斯本中转的邮件也是以数十万件计,但从中国寄出的"两洋航线"邮件上要想求得里斯本中转戳也是非常困难,如果觅得,大家可加倍珍惜。</h3> <h3>封5: 此邮件于1941年10月31日从湖南益阳寄往挪威,邮件于11月5日在桂林中转,随后由中航渝港航线载运送至香港,再由泛美FAM14/FAM18航班载运送达欧洲本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进行邮件互换,到达时间为12月2日,此时已临近太平洋战争爆发,"两洋航线"即将中断。因邮件寄达地挪威已是德战区,邮件经拆封检查并贴有带纳粹标志的检查条后放行寄往目的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