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光隧道穿越回到一九七六年未,也就是我插队近三年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捡漏式的喜讯(原部队子第的招工名额,他当兵去了):公社通知我有一个铁路招工名额。同时我也得知曾经在村里打篮球时认识的老乡青年,他哥是此次招工负责人之一,所以就请他哥帮忙咨询有关招聘方面的工作事宜,也就有了我被安排分配到太原铁路分局原平电务段工作……</h3><h3> 人常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们段管辖的北蒲线由原平站到凤凰站,是由蒸气机车牵引的客、货列车运行。</h3> <h3> 我们段管辖的京原线(一条由很多隧道组成的战备线)是由原平站到灵丘站(晋冀两省交界地带),是由内燃机车为牵引动力的客、货运列车运行。</h3> <h3> 我们到电务段报到后先进行了入职培训,其中首要的就是铁路半军事化的组织管理要求,电务段主要由通信(管辖范围内的指挥通信联络系统)系统、信号(管内的铁路运行电气信号控制系统)系统两大工种组成,因此对每个人的基础知识进行摸底考试,要求入职人员认真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克苦专研本职岗位技术,尽快掌握学徒期间的各项工作能力。</h3> <h3> 接下来我被分配到了北同蒲线轩岗站的信号工区进行三年的学徒(第一年学徒的工资为18元/每月,那会的粮食供应为28斤/每月,细粮比例为15%)。我们电务两个工区(通信、信号)所在的工作、生活住宿区域是原来的老车站,听说始建于一九三六年,可能是由日本建筑师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比现在的三七墙还厚,抗震能力极强……</h3> <h3> 老车站从站台看好像是很高的单层尖顶房(其实为二层楼房),我们的工作间值班室及器材库房在这层,住宿和食堂在地下一层(从站前广场看为楼房的第一层)。</h3> <h3> 我学徒的师傅是我们的班组长,他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以及各方面对我的关心、帮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像电务人员的基本功:拿克丝钳用巧劲切断5#铁线或钢线(直径4mm),经手把手教练和我的克苦努力,很快就掌握了要领手法。</h3><h3> 回想学徒时间过得很快,不久就迎来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消息,班组长因各种原因不主张我分心学徒而复习高考,我只能偷偷摸摸的大概预习,待考试时借顾请假参加……</h3> <h3> 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电务段按照分局的指示要成立中修队,因此从段内各工区选拨年轻、上进、责任感强的人加入,按照段内信号设备的运行周期进行逐站的更新维修。</h3> <h3> 三、四等小站的设备更换施工计划大约为一个月,所以是时间紧、任务重,如果遇到各种原因延误其中分项工作都得加班完成,经常是在施工现场吃午饭,当结束手头的工作时,手也顾不上洗,感觉饭菜也不热了,但照样吃得狼吞虎咽。在设备更换接近尾声时,都已经将各分部的检查、调试要精确测量,确保无误,才能申请分局调度室,经批准后方能进行临时停电切换控制设备,要与车站操作值班人员确认通电后一切恢复正常。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没有正常开通使用,按照制度为“一般事故”扣除当月施工队奖金。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是认真、高效、准时,准确无误的完成……</h3> <h3> 最难忘的一个小站施工,此站的地理位置在著名的平型关附近,处于几个小山岖的风口。当我们将新换的电缆准备接各种线箱、线盒时,西伯利亚的寒流来袭,带手套接线拧螺帽很慢还不保质量,只能背着寒风摘下手套接线拧螺帽,待接好几十条线头的线盒时,手指头都冻的僵硬红肿……</h3> <h3> 在我们施工推进到繁峙站的过程中,又迎来第二年的高考复习期。记得过年时我还到化学老师家拜年,因为我在高中时是化学课的实验小组成员,对化学课的特级老师特别敬佩,他曾告我第一年高考是个机会(应届毕业生相对少,水平也低),再往后考试题越来越难,应届复读生的应试能力越来越强。所以我提前一个月向维修队长(是北京知青)请假复习,队长语重心肠的给我讲维修计划的紧凑时间,最大的限度批准我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复习(到如今我也很感恩队长对我复习的帮助)……当我在复习到三角函数过程中遇见一道特别难推算的试题,就想到借辆单车到县城里的中学求老师指点,经过三次跑路才遇数学老师(带毕业班忙)有空解答,临走时激动的我热泪感谢素不相识的、受人尊敬的老师!</h3> <h3> 虽然我在后来的两次高考中均告无果,但我仍在鼓励自己,考不上大学就在工作中专研本职业务,经常参加段里组织的电气理论考试,以及处理电路故障的实际操作。多次获得了年度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并且由单位选派到齐齐哈尔进修“机车自动停车控制系统”的培训。后来在信号电源工区的工作中运用TQC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改进了电源测试操作台的精度。因此也获取了段里2%的薪水晋级指标。</h3> <h3> 在工作技能提升的同时,还积极热情的参与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比如歌泳比赛、周末舞会等,成为团委的不脱产副书记。也经常被工会组织抽调参加各单位之间的蓝球、羽毛球比赛(工会领导戏称我是单位的双料球队员)。经自己申请、努力,段党委的培育、考查,很快就加入到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h3> <h3> 回顾当时插队后上班这段历史,我们国家的经济生活那叫满目疮孔。别说羡慕欧美发达国家的富裕程度,就连亚洲“四小龙”的飞跃进步都刮目相看,而我们的文化革命运动刚结束,人们的生活必须品都非常紧张,需要各种票证来供应维持生活……</h3> <h3> 我们在沿线小站施工,虽然工作強度大,但大家的伙食却不容易搞好,有时买不到新鲜蔬菜,有时遇上小站附近的乡村赶集才能买上肉和鸡蛋,做饭的师傅怕坏了(没有冰箱)将几十斤肉一次就做出来,每人一大碗(调味品少味道欠隹),反而大家吃的不舒服……记得有个车站我们施工完毕,队长放大家一天假休整,我们就到附近的小山村游玩,遇上有个老乡卖鸡(约三斤重),询问价格是五毛/斤(当时在城里是一块/斤),搞定后又问老乡还能帮忙再收购吗?最后将小村里三斤左右的鸡全都购回,约有几十只。那晚用十多只鸡来了个“百鸡宴”……。</h3> <h3> 我学徒的三年薪金每月由18元~20元,但还能攒些零花钱订了《航空知识》杂志,在街边小摊上淘到一本《外国名歌二百首》的旧书(当时唱的都是红歌,我又私下多练些外国经典名曲)。自己有一台二波段六管半导体收音机,是插队时家里帮我买的了解时事新闻和娱乐的电器。</h3> <h3> 当我学徒转正后,有能力购买了当时很时尚的松下“板砖录音机”,托人买到了邓丽君歌曲的卡式磁带,所以从那时起就成为了邓丽君的歌迷,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铁粉……</h3> <h3> 在电务段的学习氛围是很浓厚的,业余时间有的人组装收音机、或电视机。我是从自己订的《无线电》杂志上看到有《计算机原理函授学院》,便报学了函授课程,当时还没有PC机(个人电脑)。同时为了更好学习计算机知识(有很多英文名称单词),也购买了《英语九百句》、巜Follow me〉等书籍来闻习。</h3><h3> 在家休息时,经常去我父母的同事(俩口子都是上海人)那儿欣赏唱片音乐,使我也萌发自已的想法:结合工作的理论学习和个人爱好实践操练,按照杂志里优选的功放电路套装,购买了10吋橡胶边的低音喇叭、5时中音、3吋高音等音响零件,选择一款比较满意的音箱布,组装起心怡的个性化的音箱。又从北京的音响市场购得了中华牌唱机,以及很多黑胶唱片,(再加先买的录音机)组成了我们家特制的音响中心……因此熟悉的听阅了《蓝色多瑙河》、《命运交响曲》、《拉得斯基进行曲》等交响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等民族乐曲……</h3><h3> </h3> <h3> 操作组装电路离不开一个主要的测试工具~万用电表,赶巧《无线电》杂志登出一套散件的组装练习广告(天赐良机),抓住机会也组装了自己的“万用电表”(经电务段母表的准确校验)……</h3> <h3> 在我勤奋工作和丰富生活的第六个年头迎来了我的人生大事~~跨入婚姻,我俩都很乐意进行旅行式的婚礼,单位领导也给予了赞赏和支持(顺便帮单位购些物品,以出差型式开出铁路免票)。促成我们的北京、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的旅行结婚……</h3> <h3>以上的黑白照片就是由家里的海鸥牌120照相机来完成,到后来彩色胶卷普及时,我们家又更新了一款日本产的理光牌30D相机。</h3> <h3> 记得那个年代听说年轻人结婚时有条件的要添置36腿的家俱(各种桌、椅、柜腿的总和)。我是根据自己订的《美化生活》杂志里的图片,设计了个性化的组合家俱。摆放了有欣赏价值的石膏艺术品《维纳斯》雕塑和仿制油画,出差从外地市场上淘来吸水石、微石桥、小亭、船模和紫陶盆,制作山水盆景。再添加上发芽的小米苗、萝卜樱,从远处望去真的像一幅有山有水、有船有桥有植物的立体画……</h3> <p class="ql-block"> 时间进行到了一九八八年,国家改革开放的热潮深入发展(国务院已通过海南建省)。我也想在这个大潮中偿试拚博,就联系忻州的(也能解决两地分居,更好地照顾家庭)合资企业~司达建材企业有限公司。段里的同事还问我:“你出了铁路部门能适应新的单位吗”?</p><p class="ql-block"> 我心里想只要不断的虚心学习,接触更多的新环境,挖掘自身的潜力迎接新挑战……事实上后来几年的经历也让我非常欣慰,由一个维修电器的员工逐步转化为能胜任熟悉进口设备加工石材工艺,并了解掌握了进出口贸易的业务流程,对出口洽谈、报关、商检、银行结汇一条龙业务环节能亲历亲为(合资企业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虽然几年后我在的企业由于市场环境因素倒闭了,我们也因此而下岗了。为了生活,自己也踏上了不断外出打工(上海、东莞、北京)的路……很多我的好友、同事曾经问我离开铁路比较稳定的工作环境(收入有保证)后悔吗?</p><p class="ql-block"> 经过反思:我认为虽然在改革的大潮中(下海)没有想像的那么如易(调出铁路还降调了两级工资),但眼界开阔了许多,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的抗压能力显著增强,所以感恩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经风雨、见世面是难忘的岁月磨砺,也是一生中的无型财富……</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祖国迎来70华诞之际,回顾我的青春奋斗岁月,铁路工作经历对我的职业生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学到了认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感觉这段人生很充实、很丰满、很受益……我们也是不忘初心(为美好生活奋力拼搏),艰辛奋斗,才一起挺进了小康生活的环境,由衷的感觉到国家兴旺的幸福。今后还会一如既往的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余热,享用消费升级带来的品质生活……!😇</h3> <h3>注: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在此表示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