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运河,千古向东流

高山流水

<h3><br></h3><h3> 安徽省泗县,古称泗州、虹乡。</h3><h3> 令世人惊叹的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在皖北江南泗县段有28公里水道,被称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活运河"。这段风景秀丽的运河古道,穿过历史烟尘,顽强地流传下来,基本保持了隋唐大运河的原始风貌,宛如一条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廊。</h3><h3> 花红五月,我们走进皖北江南泗县,徜徉"活态运河",追寻历史文脉,感受风物变迁。</h3> <h3>  中国运河有两个系统:一个是隋唐大运河;另一个是京杭大运河。它们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河,时间不同,地理不同。</h3><h3> 隋唐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流经8个省、直辖市,全长2700公里,是世界十大运河之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及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隋唐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还具有政治、军事功能,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留存至今的隋唐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在现实水利资源开发、运河旅游、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h3> <h3>  最早知道隋唐大运河,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中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统一,隋朝是其中之一。教科书里说隋炀帝是个暴君,但他开凿的大运河却造福千秋。</h3><h3> 大业元年,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同年,隋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大业四年,隋炀帝"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县"。大业六年,隋炀帝疏通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h3><h3> </h3> <h3>(图中左者宿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唐副主任、右者宿州市原司法局、交通局卞局长、中者笔者)</h3><h3> 隋朝大运河开凿,耗时六年,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以洛阳为中心连接北京和杭州,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h3><h3> 隋唐大运河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功莫大焉:保障了漕运的发展和兴盛;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带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繁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治、军事的统治。随后,元、明、清三朝代均定都北京,并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开凿了从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把汉族与北方和东北方及其他各地的少数民族融合在一起,使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全面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h3> <h3>  隋唐大运河在安徽境内有150多公里,除个别段落被改造使用至今,其余段落已淤塞。目前,唯一"存活"的隋唐大运河遗址处在泗县境内,西起唐河交叉点,横穿泗城,后向东北至濉河,全长约28公里,基本保持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原貌,虽功能已经发生改变,但仍可发挥灌溉、分洪的水利作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卡塔尔多哈会议》,把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泗县段"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h3> <h3>  唐主任(曾任两届泗县县委书记)深情地说,在保护和挖掘文化内涵过程中,泗县着力激活历史文脉,实现申遗保护与民生文化和谐统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立"运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运河文化的载体的理念和"揽河入城、纳山为屏"的拓展思路,打造运河名城。泗县段运河历千年不衰,这条河当地人称汴河,是泗县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h3><h3> 隋唐大运河(泗县)畔,凭栏远眺,揉碎的朝阳,在水中荡漾,远处小山隐映在薄雾朦胧的似淡墨氤氲的图画,遙想千百年前运河畔,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千帆点点……</h3> <h3>  隋唐大运河的历史长河落日,可那首大运河之歌在泗县一一皖北江南的大地回响:"苍茫茫的汴河水,千古向东流,曾经走过的龙舟喲,浩浩慢悠悠。冲天的号子是千古绝唱,千回百转荡在虹乡的古渡口,喲嗬嗬……</h3><h3> 绿葱葱的随堤柳,从春挂到秋,古往今来的故事,说也说不够,撒开的渔网喜获丰收,欢歌笑语陪伴归来的渔舟,喲嗬嗬,澄清了泥沙疏通了河口,汴水上倒映着栋栋高楼,楼船古调喲记忆着辉煌啊,汴水向着日出流不休。苍茫茫的汴河水喲,千古向东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