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氏先祖大槐树迁移考

久在长安居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p><p class="ql-block">&nbsp;&nbsp; 我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是著名的红旗渠所在地,是父母的出生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nbsp;据林州著名民间学者王买金收集整理的《林州百家姓探源》记载,林州现住人口的90%以上是在明朝年间从山西迁徙而来。</p><p class="ql-block"> 我族《北小庄村李氏族谱序言》记载:“<span style="font-size: 18px;">林州河顺镇柳泉村有一块石碑,碑文记载我祖于“前明洪武之时,自山西潞城县神头村来迁,一族四门,我祖居二。…… 祖世李仁美……</span>”。族谱上还记载:“<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氏始居柳泉,次迁小券,后迁小庄”及“迁居北小庄的始祖叫李书</span>”等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史书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近50年间,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和江浙一带向中原及其他地区移民。</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上史料引起对我李氏家族及大移民的关注,并关切:先祖是在明洪武朝的哪一年?哪一次从潞州迁移到林州柳泉村的?又是哪一年迁到北小庄村的?大移民是怎样形成和实施的?带着这样问题查找了一些历史资料,竟然有许多新发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从《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等文献中了解到,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从山西向外移民共有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移民10次,而这10次之中迁往林州的有三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第一次在《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有这样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第二次《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一月,命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等迁移山西百姓,到彰德、卫辉、归德、临清、东昌等地栽桑种枣,垦荒种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第三次《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朝廷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徐礼去山西招募移民共598户,分别迁至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上说的潞城县,即现在的潞城市,归长治市所辖;潞州,即现在的长治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彰德,即彰德府,即今河南省安阳市。那时的林州,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为县,改名林县,隶属彰德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上三次移民中,后两次在史料中没有记载迁出之地是否有潞州。只有第一次记载迁出地有潞州,迁入地有彰德,迁移时间是1388年,记载时间地点都与族谱记载相吻合,最有可能我祖迁移就是这一次。这是明初18次大移民中的第四次,以这一次(1388年)迁到林州时间算来,我先祖离开大槐树已有600多年了。如果再确切一些,至今年(2019年)已经631年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为什么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向外移民呢?《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有记载:元末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却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189.1万多人,河北人口是189.3万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万人,比河南、河北的总和还多。再从人口密度来看,同样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27.52人,而河南每平方公里12.85人,河南的人口密度不足山西的一半。这样,山西“地狭人稠生计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时朝中一些要臣提出从山西移民到中原,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于是开始了—场轰轰烈烈移民活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具体是怎样实施的?</p><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明朝徙民条例规定:凡山西移民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各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广济寺设局驻员,发放凭照、迁资。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城北广济寺左有一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今临汾)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据粗略估计,至少在百万以上。</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我李氏先祖从潞州到林州,直线距离相距90公里,是迁徙中比较近的。但有一个问题,从地图上看,潞州处在洪洞县与林州之间,距洪洞县约250公里,中间还要穿越部分太行山脉、长治盆地、太岳山余脉大片丘陵地带和汾河盆地;而潞州距林州只要翻过太行山就到了。若从潞城先到洪洞县大槐树处办理手续后再返回潞州再前往林州,就要多走500公里往返冤枉路。依那时的路况,那时的交通工具,以及其中有拖儿带女的举家搬迁,多走500公里会增加多少艰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是否真的走了这样的冤枉路,现在已不可知。这个谜不知道以后能否解开?</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有学者考证,当时广济寺曾存有移民的档案记录,记载着所有具体情况,可惜这些档案在文革时期被毁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迁徙、再迁徙。</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北小庄村李氏族谱序言》记载:“李氏始居柳泉,次迁小券,后迁小庄”。柳泉、小券、北小庄都是林州的村名。从大槐树迁到林州柳泉村后,何时又迁到小券村?何时再迁到北小庄村?没有记载。但是迁到北小庄村的时间还是可以推算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据2001年族人李海全《重续北小庄村李氏家谱的记载:迁居北小庄的始祖叫李书。1851年制作族谱时的李丕建、李崇是迁到北小庄的第六代人;2001年重续族谱中的我辈是迁到北小庄的第十二代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若从1851年的第六代人到2001年的第十二代人算,历150年,</span>经七代人,平均每代人约21.4年。按此算,从始祖李书一世,到今年(2019年)已经有了第十四代人,应历经300年。以此推算,迁到北小庄的时间应自今向前追溯300年,即为1719年,时为康熙58年。那麼,从离开大槐树的1388年到迁入北小庄的康熙58年(1719年)也经历了331年。当然,这些还只是推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我李氏从山西迁到林州后,为什么又从 “柳泉村”,再迁“小券村”?又迁“北小庄村”这样多次迁移呢?具体原因族谱没有记载,但从地理位置看,每次都向西南方向迁,离山愈来愈近。是否可以说明由于人口大幅增长使得土地不能满足,只得向山区开垦新的土地?这些猜测可以凭籍历史资料印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一是从人口上看,据统计数据,1700年康熙朝人口为1.2亿,比大移民前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的0.6亿已有翻倍,已占据世界人口的18.94%,与印度并居世界第一。其时世界人口为6.336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二是从政策上看,明、清王朝的拓荒政策较为放宽。洪武时期鼓励百姓拓荒种地,多多益善,规定了凡拓荒者皆免租税三年等激励措施。清朝前期继续推行鼓励垦荒政策:宣布垦荒归己,放宽荒地免征年限,政府资助耕牛、种子,以垦荒多寡作为考核官吏的条件等,使向山区垦荒形成发展趋势。</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五)</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回望故乡神头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离开600年的神头村今仍在。位于今山西省长治市所辖潞城市微子镇东北方向15华里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头村的得名由来,是因为战国时期的扁鹊。扁鹊乃一代神医,这里是他的封地。扁鹊入秦,被善妒的太医所害。村民们冒死把扁鹊的头颅偷回安葬,建庙祭祀。从此,太行脚下,始有神头村。</span>据《明天启县志》载,潞城有古八景:神头烟树、葛井寒泉、卢医叠翠、西流晚渡、天冢凤鸣、伏山卧牛、微子清风、无影丘冈。其中,“神头烟树”说的就是神头村。神头村北树木参天,石山烟郁。传说,唐将李靖领兵打仗,曾驻扎于此。唐兵隐蔽埋伏,神出鬼没,屡败敌兵。当地为纪念李靖,修建了李卫公庙。</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时至今日,仍流传这里生活居住着李卫公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近代,这里还发生过一起重大事件—神头岭伏击战。</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1938年3月上旬,八路军129师及386旅(时任旅长陈庚)利用地形,在神头村以西山岭设伏,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1500余人,俘获8人,是我军著名的山地伏击战范例。</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今日神头村有村民240余户,1020人,耕地1530亩。</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后记,久在长安居,他乡作故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1944年,抗战时期,父亲从林州来西安谋生,并在这里繁衍生息。一转眼,我们在西安这座已生活了80年。</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又是一个新的故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应了那句老话:醉里不知身是客,总把他乡作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