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

<h3>家是一栋房子,一砖一瓦都承载着父母的关爱和兄弟姐妹的呵护。</h3><h3><br></h3><h3>家是一个诱人的字眼,一种温馨的联想,他牵动着无数游子的魂。</h3><h3><br></h3><h3>家,一个当你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地方……</h3><h3><br></h3><h3><br></h3> <h3>这是我的家,多年没有再回来住的家。</h3><h3>忘不了母亲靠在院墙角张望着、微笑着等我们回家吃饭的模样。</h3><h3>忘不了和哥哥姐姐在糊满报纸的墙壁上寻找所认识的字的乐趣。</h3><h3>忘不了寒冷的冬天,母亲抱我坐在灶台上的温暖。</h3><h3>……<br></h3> <h3>这是邻居家也是同学的家,这个院子里有我的同龄人,也有比我大的哥哥姐姐,我们一起玩,一起闹,一起捉迷藏……</h3> <h3>这个是与我家隔了一个门的同学家,院子很长,前后门能通往前后两条街道。</h3><h3>他家东隔壁是我们上一年级的教室,是我们生产队的饲养室,是圈牛的 。</h3><h3>因常村学校扩建我们被派在这里读书,虽然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但是还有牛粪的味道……</h3><h3>“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照我去战斗”,“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抢”这些歌曲就是在这里学会的,至今我还会唱,是我大哥教的。</h3><h3>当时离学校远 ,脚踏风琴没法带来,我哥是清唱的,他的嗓音特别好听。</h3><h3>那年是一九七三年,我七岁。</h3> <h3>这条路可以通往村子的南边,是第生产四队的地方,那时局医院是在四队南边的。</h3> <h3>这是那个比较强势的女生家, 玩快手总要到打败我为止,不过我们还是好朋友</h3> <h3>这是的很爱说笑的那个女生家,他父亲很能干,生产队的磨坊的电机什么的坏了,他一捣鼓就好了,遗憾的是离开的太早了……</h3> <h3>这是我那个比较腼腆的同学家,也是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h3> <h3>  这里以前是村卫生院,当时叫保健室,有点像四合院的院子,前后是两个空院,中间是看病的,相当于现在的诊所,只是简陋了很多。</h3><h3> 后院的房间是给牲畜看病的,因为当时在农村几乎是手工时代,牛和马是农民最主要的劳动力,所以卫生院专门设有这样一个诊室。</h3><h3> 前院里有一个栓马桩似的钢管架子,像现在的双杠是上下左右都有的几何体 ,那是我们儿时的游乐场,我们翻杠子,摸瞎子,直到摔的鼻青脸肿也在所不辞。</h3><h3> 以后成了村委,现在几乎废弃了</h3> <h3>这条路是十字街往东去学校的路,老人们称它为杨家街,可能是姓杨的多的缘故吧</h3> <h3>这是十字街往南去的路,也是通往我第二个家的路</h3> <h3>这是十字街往西的路,我家就在村西头。这条路贯穿了村子的东西两头,是我们村的主干道</h3> <h3>这是十字街往北的路,从这里能到村子的尽北头</h3> <h3>这是条可以通往学校后门的路,也是不安分的我常常绕道走的路,右边第一个门是教我们体育的艾老师家</h3><h3><br></h3><h3><br></h3> <h3>这是那个长得比较帅气的男生家,虽然我们在一个城市也不常见面</h3> <h3>这是未说话先脸红的男生家,上体育课总是转错方向,被老师盖了个大花脸,走路胳膊和腿一顺摆动,被老师拽到队伍外面单独训练,可能是紧张的缘故吧,一顺走路还是纠正不过来。</h3><h3>这次回村走街串巷的,唯一见到他一个熟悉的身影……</h3> <h3>这是很爱发言的那个女生家,上语文课时老师指着逗号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她举手抢答:“蛤蟆格斗号“,全班哄堂大笑。</h3> <h3>这是住学校隔壁的、最要好的两个同学家,出了学校小北门就是她们的家,我经常去串门。</h3> <h3>这是从小长得白白净净的同学家,小时候我们不大说话</h3> <h3>这是从不大声说话的、爱捣鼓电器的同学家</h3> <h3>这条路也能通到学校的小北门</h3> <h3>这条路和上面路相通的,往西,路过好几个同学的家,我可以和她们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放学,不过和大路相比远了不少</h3> <h3>这是最早和我家前后院相通的后院,也有我的玩 伴</h3> <h3>这是那个特顽皮的、老欺负女生的那个男生家,不过,他从来没有欺负过我,为此,班主任特意安排我俩同桌,他坐哪里,老师就会把我也调到那里。</h3> <h3>这是很稳重、很认真,不太爱说话的男同学家</h3> <h3>这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家,我们曾一起玩、一起疯、一起上学、一起上山摘果子吃。</h3> <h3>这是腿有点残疾的那个男生家,因他走路不方便,老师让同学们发扬雷锋精神做好人好事,我们班叫杨玉秀的女同学,举手表示有她接送上学,虽然不是顺路,但放学玉秀经常背那个男生回家。直到现在我都很敬佩那个女生……</h3> <h3>最里边的是那个笑起来特好看的同学家,也是教我们数学课的老师家,忘不了她母亲给我们做的油炸小鱼小虾的味道,也忘不了她母亲待我们几个小同学的那种热情……</h3> <h3>这是教我们历史钱老师家,他儿子是我三哥的同学, 现在是我的影友</h3> <h3>这是那个说话面带微笑的男生家,办事热情又认真执着</h3> <h3>这是那个和我坐过两年同桌的、偶尔会欺负我的那个男生家,现在偶尔还会见上一面</h3> <h3>这是我们 村七组的队委会,是 村里最早买得起大电视机的生产队,也是我们急切期待下晚自习课的源头。</h3> <h3>这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杨老师家,也是我女儿的第一个老师。一生兢兢业业 视我们为己出的好老师。</h3> <h3>这是很有文采 的、出版过书籍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同学家。</h3> <h3>这是不起眼的、常常会被忽略的那个男生家</h3> <h3>这是那个会修汽车轮胎的同学家,也是我那口子最好的朋友家</h3> <h3>这是我从一年级入校到高中毕业的同学家,我们是好朋友,都属于小个子的排头兵</h3> <h3>这是学校对面的小路,窄长的路走过去有我好多同学的家</h3> <h3>这是离学校最近的女生家,她家对面有一口甘甜的水井,课间我们渴与不渴都会往她家里跑,因为那里有家的味道……</h3> <h3>这是我不笑不说话的同学家,劳动课、打扫卫生常跑她家去借工具</h3> <h3>这是我那个学习很刻苦的、走路都带风的同学家,她是我的好朋友。</h3> <h3>这是常村基督教教会,我父亲经常在这里传授圣经教义 ,现在村西头又建了新的、能容纳更多人的教会,这里已经废弃了</h3> <h3>这是那个很温柔的、像大姐姐似的坐在教室外的屋檐下,给我掏耳朵的同学家</h3> <h3>这是和我眼睛一样大的女生家,也是我经常串门同学家,我们是好朋友,不是双胞胎</h3> <h3>这是个子很高、敢和老师打架的那个男生家,记得当时气的老师罚他站在我坐的第一排的桌子上,像巨人一样。</h3> <h3>这是那个上课 迟到、兜了一卦子杏跑进教室、被班主任摔了一地、并用脚踩得稀烂的同学家,在那食物匮乏的年代很是心疼!</h3><h3><br></h3><h3><br></h3> <h3>这是和我一样高嗓门的、性子有点急的、爱说爱笑的同学家。</h3> <h3>这是那个很爱学习的女生家,她不像我那样好说好动,我们没能见上最后一面</h3> <h3>这是那个扎着两个辫子说话柔声细语的同学家</h3> <h3>这条路也能通往村子的东尽头,只是有点窄了</h3> <h3>这是个比较捣蛋同学家,小儿麻痹后遗症使他一条腿残废。</h3><h3>四年级我们是同桌,他好逗我玩 ,他拿一张用过的草纸团成团给我表演吃纸的游戏,当时我真信了。</h3><h3>现在已经再也见不到他了。</h3> <h3>这是那个办事大大咧咧的女生家,因为比我们生活条件好 ,经常拿些笔和作业本讨好给她玩的同学。</h3><h3><br></h3> <h3>这是那个非常机灵的、 很好与人像处的男同学家。</h3> <h3>这是那个学习认真努力,劳动积极能干的男生家。是个好学生现在是个好老师</h3> <h3>左手边的是我那个高挑个子、办事认真的好朋友家</h3> <h3>这是通往南地新村的路,那时觉得路很宽</h3> <h3>这是个工人家庭,当时能买起饼干和米花团吃的那个男生家。</h3><h3>那天中午,作业写不完老师不让回家吃饭,他趁老师不在时偷跑出去买东西 回来吃,被老师批评的流下来了委屈的眼泪,当时我觉得老师也没有太毒的言辞</h3> <h3>这是那个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的、淘气的男同学家,有一次,上课的预备钟声敲响了,他 藏到门后面吓唬跑进教室的同学,一个又一个的被他吓到惊叫,老师来了也同样重复着,被激怒的老师疯了似得狂推那扇门,撞疼了的他以为是同学在搞怪开始大骂,我们看着老师涨红的脸偷着乐。</h3> <h3>这是那个笑起来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还有酒窝的女生家</h3> <h3>这是经常梳个小辫子学习很好的同学家,现在是个好老师</h3> <h3>这个门楼已经塌掉的是那个圆脸大眼睛的同学家,</h3><h3>中间那家,也是圆脸大眼睛的 ,只是多了些活 波可爱</h3> <h3>这是那个像大哥哥似的、不骄不躁的、笑起来牙齿齐白的男生家</h3> <h3>这是唱歌很好听的我们班的班干部家,她嫂子是我们的班主任任老师,是教我们四年级语文课的。</h3><h3>那年冬天很冷,教室里是用土坯砌成的火炉烧煤取暖的,老师怕我们冷,火烧的很旺。老师讲完课,一只脚踩在炉子上在备下一节课,我们在写作业。</h3><h3>老师脚上 穿的是手工做的、黑色条绒面的棉鞋,那只脚离火太近,备课又太认真,棉鞋被火烧了老师也没发现,我从开始冒烟心里一直替老师着急,想提醒她又担心老师说我上课左顾右盼不认真写作业,直到烧疼了老师才发现棉鞋被烧了个大窟窿,忙跑的外面抓了一把雪捂上……</h3><h3>那节课,我作业一个字也没有写</h3><h3><br></h3> <h3>这是头发经常梳的亮光的那个男生家,是我们的班长,也是我们班的“活宝”,篮球打的特别好,课余时间常带领同学们和外校同学赛球</h3> <h3>这是我们校长的家,记得那次上机电课,我在课桌下玩鸡毛上墙,以为他戴着近视眼镜看不到坐在正下方的我,“站起来”我抬起头只见他右手扶着镜架瞪着双眼在看我,我只好怯生生的站了起来。</h3><h3>长大后成了我的第二个家</h3> <h3>这是有百年历史的学校, 成就了一大批的有用人才的学校,也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的母校。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迁移,再也不是往日的模样了……!</h3> <h3>这颗树的位置原来是学校的小北门,上学期间我几乎全选择在这里出入校门</h3> <h3>这是学校的北楼,一楼是窑洞,是老师的办公室,二楼是教室,不过二楼以不是原来的样子了</h3> <h3>这是一九七九年我们的初中毕业照</h3><h3>模糊的影像记录着</h3><h3>每个同学们彼此清晰的印象</h3> <h3>这是二零一九年九月我们的合影照,距离初中毕业整整40年了</h3><h3>岁月 苍老了我们的容颜,染白了我们的双鬓,却改变不了我们彼此纯真的友谊……</h3> <h3>  已不是无忧无虑的年代,也不再是一呼百应的鲁莽少年。我们都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任,奔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虽然我们没有同在一起,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 为我们曾经是同学而庆幸、而自豪!</h3> <h3>  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家,都曾经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留下了我们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h3><h3> 离家、想家、回家,不管我们离家多远,对家的那份牵挂都会把我们带回去。</h3><h3> 常村----永远是我们的家!</h3><h3> </h3> <h3>我们都是常村学校的学生,常村村的人。我们拥有共同的快乐、共同的青春和共同的歌……</h3> <h3>  每次相遇总有说不完的思念,道不完的情 ,匆匆聚、匆匆别,为了那片刻的欣喜我们都在努力着!……</h3> <h3>当我们慢慢长大,故乡却渐行渐远,但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见过多少美景,都无法抑制住对故乡的想和念。。。</h3> <h3><br></h3><h3>视频:义马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少年老程</h3><h3>图片:知足</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