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雅布依

初兄

<h3>  九月,到了即将回家的时候,手头还有十八天的假期,请到了六天假,走了趟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漠边缘生活了一年,怎么能没有一次同沙漠的亲密接触呢?在阿克苏和和田中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一个叫达里雅布依的村庄,极可能是整个地球上最难到达的村庄之一。我决定绕道喀什过去。因为从阿克苏直穿过去难度太大,非专业沙漠越野车队不行,而从南边的和田方向北上,可以顺着昆仑山下的河流逐水而行,难度要小很多。而且,绕道喀什,还可以顺便体验一下悠哉咣当的南疆铁路。</h3><h3><br></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7557次列车</b></h1> <h3>  出发时,昨日下午开始的雨还没有停止下来。这在南疆是极少见的。南疆的雨一般只偶尔出现在天气预报中,极少有落到地面上。这次却是来真的了,而且下的时间还不短。但整个阿克苏火车站,也没见到一把雨伞。在南疆,雨伞决对算得上是一件生活奢侈品。<br></h3><h3>&nbsp; &nbsp; 运行在南疆铁路上的7557次列车,极可能是中国最便宜的一趟火车,阿克苏到喀什五百多公里,运行时间11个小时,硬座车票28元。大概是因为我的面孔表露了我能讲普通话,刚一上车时列车员就让我当了安全员。乘坐这趟列车的人很少,三三两两的,坐累了躺,躺累了坐,很是自在。列车员讲只有在寒暑假两头和民族节假日时,才是这趟列车繁忙的时候。我在快坐到阿图什的时候升级了硬卧车厢,一路睡到喀什。紧接着又换了另一列火车睡到和田。</h3> <h3><br></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b></h1> <h3>  即使在今天,即使是在最有利于沙漠中活动的秋冬季节,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达里雅布依乡仍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我是提前预约了当地司机,一大早从和田出发,经过于田县城后不久,开始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先是七十多公里的沙漠公路,到了刚修建的达里雅布依新村过后,是通往达里雅布依老村的近两百公里的无路之路,沿着从昆仑山下来的克里雅河右岸,靠着时有时无的轮胎印痕向北颠簸,时而钻探河岸边上的芦苇荡、时而翻越连绵沙丘,一“路”上,又是生机盎然的绿洲、胡杨林、芦苇滩,又是连绵起伏的天蓝地黄的无垠沙丘,实属体验奇观。</h3><h3> 太阳落下的时候,终于到达这个原始沙漠村庄。</h3> <h3><br></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库麦其”——遥远的沙漠馈赠</b></h1> <h3>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沙漠中人们的生活却也离不开这漫漫黄沙。达里雅布依村家家户户的屋内或屋外,都有一个一米余长、不足一米宽的沙堆,这就是达里雅布依人的锅灶了。因为语言无法沟通交流,我不知道“库麦其”是食物本身的名称还是一种烧制方法,只看见了人们将面粉掺水后揉摊成两张面粉皮,一张放上剁碎了的羊肉和“皮亚子”(洋葱),另一张盖上,掐牢,合成一个面饼,平摊沙子上,撕下一片报纸盖上,再铺盖上一层沙子,就开始隔沙烧烤了。烧的柴火是门口胡杨树皮和枯枝。十分钟的样子过后,拔开炭火和沙子,揭开纸张,取出面饼,抖落、吹去沙子后,香喷喷的“库麦其”就做成了。吃在嘴里的“库麦其”,很香,细细品寻的话有细微沙粒,但不影响咽下去。</h3><h3> 除“库麦其”外,烧水、烤肉,都在这“锅灶”上完成。</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消失中的沙漠村庄</b></h1> <h3>  达里雅布依人的族群来源仍是个迷,有说是西藏古格王朝的人们为逃离战乱翻越昆仑山来的,也有说是楼兰人的后裔。当然还有其他传说。总之是与外界不一样。这给这个村子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h3><h3> 事实上,达里雅布依同中国大多偏僻的特色村子一样,也已经进入了少数游客的视线当中。否则,也不会有我这趟旅行。只不过这里实在太远太偏僻了,除了十月底胡杨金黄成一片外,平常极少有人来。我在达里雅布依的两天一夜里,没遇上其他游客。</h3><h3> 居住在沙漠中的达里雅布依人原本有两千多。这两年,政府为改善人们生活,在靠近于田县城的沙漠边缘为达里雅布依人建起了崭新的集中安居房。现今仍居住在沙漠老村中的已不足三百。就在我们抵达村庄的前一天,有两百村民去了阿克苏剪棉花,剪完棉花后也将搬迁到新村居住生活。</h3><h3> 下面这些照片,几乎是我在村里碰到的所有达里雅布依人了。</h3> <h3><br></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喀什•巴扎</b></h1> <h3> 离开达里雅布依,离开和田,在回阿克苏的火锅上,临近喀什时,忽然意识到这是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年的最后一次旅行了,而这趟列车到达阿克苏的时间是假期最后一天的凌晨,人累不说,还等于要浪费一天的假期时间。那就喀什下车吧。正好,明天周日,喀什的巴扎日。</h3><h3> 离喀什市区不很远的荒地乡牛羊巴扎,是新疆最重要的牛羊交易市场。在喀什醒来后,我毫不犹豫地就过去了。但因为还要赶回喀什市区逛一逛中西亚综合市场,以及赶乘下午回阿克苏的火车,所以尽管人声鼎沸的牛羊巴扎确实很吸引照相机镜头,我还是不敢久留,匆忙逛了半圈后,在市场门口的314国道拦了辆出租车,赶到中西亚综合市场游逛城市巴扎。 比起喀什老城,巴扎市场里的人间烟火味更加浓厚,至少对我这样喜欢人文拍摄的人来说是这样的。</h3><h3> </h3> <h3><br></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到达沙漠腹地。当然也极可能是唯一一次。塔克拉玛干沙漠给我的印象自然极为深刻。尤其是爬沙丘的时候,没有路,也</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看不到终点,甚至</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常常不知道是真前进了还是方向偏离了,</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坚信:路虽难、行必达。</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