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公司家属院(一)

风从东方来

<p class="ql-block">  公司,曾经隶属于国家建工部,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公司名称也几经变化。六十年代初,公司从广西柳州搬迁到了山西侯马。之后,归属山西省,简称省建一公司。初到侯马,经历了短暂的租房阶段。不久,各家各户就陆陆续续搬进了公司的家属宿舍。</p><p class="ql-block"> 公司家属宿舍,对于很多50后、60后、甚至70后的公司子弟来说,那可不仅仅是“曾经住过的房子”,那是我们童年的城堡,儿时的乐园,是少男少女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编织梦想的地方。几十年过去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公司家属院”都是我们脑海里最丰富的记忆宝库,打开她的大门,家属院那熟悉的样子,生活在里面的熟悉的人,曾经的一幕幕生活场景,全都会出现在眼前,永远是那样地真切和清晰,像老胶片播放老电影,每一个镜头都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就是我们的“家属院”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司家属宿舍并不集中,分好多处,有的离机关、学校近一些,有的距离还比较远。比较近的有:南西庄,五楼,窑洞,红楼,十六户,十四户,十八户,铁路宿舍,水塔附近平房,一至四楼。这一大片相对集中,分布在机关、学校周围。比较远的有秦村和白房子。</p><p class="ql-block"> 房子的构成,情况比较复杂。有新盖的,也有旧的。比如铁路宿舍,从名称来看,应该是铁路员工的宿舍,并不是一公司的房子,但有不少一公司的人住在那里。那儿的房子,前面是一排一排的平房,往里走,最后面,是独立的一栋房子住一户人家,类似现在的别墅。再比如红楼(人们习惯叫它“破红楼”),是一栋没有完工的楼,没有门窗,好像也没有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盖的,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盖完废弃在那里。最开始的时候,里面并没有住人,我们经常跑进去玩儿捉迷藏。后来,安装了门窗,加盖了顶子,也成了家属宿舍。</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住的地方,叫十六户,是四栋青砖平房,每栋房子住四户人家。前面有一片麦地,隔着麦地,可以看到对面的铁路宿舍。在十六户的西北边,有两排面对面的平房,叫“十八户”。在十八户和十六户之间,还有长长的一排平房,面朝东,叫十四户。十八户和十四户,每家都是一间房子。从房子的状态看,不像新的。十六户这四栋房子,是新盖的。这三个片区,用住户的数量来命名,简单明了。十六户南边,依次是红楼、三排窑洞和五楼。五楼带拐角,呈L型,它的南边,有一条路,东西向,连接南西庄和501商店,现在叫建工路。 十六户东边,水塔下有一片红砖平房。那里,有一个澡堂,是最早职工家属洗澡的地方。再往东,1-2-3号楼从南到北排列,4号楼在最东边,带拐角,呈L型。4号楼的北边是煤厂,东边是501商店。</p><p class="ql-block"> 南西庄宿舍在公司机关大院的西边偏南一点,这里有一条路,下一个比较大的慢坡,向南,通往白房子和秦村宿舍。秦村和白房子距离公司机关、学校比较远,我们往秦村去,大概要走四五里地的样子,中途会路过白房子。秦村,是当地一个村子。在秦村附近盖家属宿舍,是因为公司在这里建了机运站和加工厂,很多人在这儿上班。机运站是公司的卡车车队,负责运输。印象深刻的是,机运站门口,有一个大大的土堆,是小时候眼中的“山”。现在想来,有可能是一个古墓,墓主人身份还比较尊贵。春秋战国时期,曲沃侯马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有座古墓是很正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加工厂是木材加工厂,负责加工土木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木制品。我们曾经去那里拉劈柴,看到过电锯,特别大。有圆的,也有长的。圆的印象深刻,它在一个很大的操作台中间,转动着。工人师傅把长长厚厚的木料推送过去,很轻松就锯开了。锯的时候,伴随着尖锐刺耳的声音,锯末从两边飞溅出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像锯末,刨花,零碎边角料(我们管这些碎木料叫“劈柴”),家属都可以去收,不知道要不要钱。家里用风箱的,收锯末,收刨花。如果刚刚有人收过,没有存货,就等在机器旁边,随时出,随时收。我们家没有风箱,不用锯末,只记得,用平板车去拉过劈柴。</p><p class="ql-block"> 白房子,是我们共同的记忆。但凡从家属区往出走,到城里去,白房子这里是必经之地。所谓白房子,就是几栋小平房,涂了白颜色。现在想来,应该是土坯房。公司后来盖的家属宿舍,无论青砖还是红砖,外面都不涂抹什么。白房子不是紧靠路边,而是远远地在那里。当年,周边都是庄稼地,在庄稼还是绿色的时候,几栋小小的白颜色的房子点缀在其间,构成了一个很美的画面。每次从这里经过,都会不由地朝那边多看几眼。奇怪的是,脑子里总会出现我看过的童话故事,把小山羊,小白兔,小红帽什么的,放进那几栋白色的小房子里。 庄稼长起来以后,感觉就不一样了。麦子比较低,还好;玉米长高的时候,走到这里,心里怕怕的,总担心突然从庄稼地里蹿出个人或者别的什么。附近有一座小拱桥,特别窄小,又特别陡的那种。从开始不敢骑自行车过桥,到后来可以熟练地带着母亲过桥,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遍。</p><p class="ql-block"> 去秦村也好,进城也好,我们都是往西南方向去。501商店则在我们的东边,那是整个家属区附近唯一的一家商店。在很多很多年里,我们买东西,都是去这家商店。商店位于路口东北角,面朝西南。进去,左手边,拓宽出去一块地方,卖酱油醋之类。朝里走,长长的进深,柜台在左边。走到头,是横过来的一截柜台,卖文体用品。我的新铅笔盒,写字的石板,都是在那儿买的。之前的铅笔盒是旧的,不知道是从哪个哥哥或者姐姐那里传下来的,漆都掉了,黑乎乎、涩巴巴的。我的新铅笔盒特别漂亮,上面画的是风景,左上角有小小的“頤和园”三个字。“頤”字不认识,还查了半天字典。</p><p class="ql-block"> 偶尔,我们也去教干校那边的军人服务社买紧俏的东西,比如糖、肥皂之类。记得还买过一种膏状的洗涤剂,用来洗头发。教干校的位置,在家属宿舍的东北方向,距离不算太远。除了在那边买东西,还去那儿游泳。教干校北边是027,一个航校,有训练使用的飞机场。往教干校飞机场走的那条路,南北向,两边是合欢树,开满了粉红色的合欢花,那一丝一缕的花瓣儿绒绒的,碎碎的,好像特别容易落。树上红绿相间,地上落红一片,长长地一路铺过去——特别好看!那时候,还不懂得黛玉葬花的伤感,就是觉得漂亮。</p><p class="ql-block"> 家属宿舍的北边,是北西庄,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曾经去过那里。路过一片荷塘,我们还摘过荷叶玩儿。用手撩点水在荷叶上面,轻轻转动起来,水珠不粘荷叶,在上面滚过来滚过去,滚过的地方,一点儿水的痕迹都没有,当时觉得特别神奇。北西庄还留下了我们“学农”的记忆。住在老乡家里一个月,跟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公司家属宿舍的分布情况及周边环境的大致轮廓。说是“公司家属院”,其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院”,而是比较松散的一大片。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它都是这个模样。</p><p class="ql-block"> 如今,它变了,很多东西都已不复存在,但在我们的脑海里,依然珍藏着它原来的模样以及当年在那里生活的情景。那模样,那情景,是版画,是群雕,更是在我们心里不断播放的影像和视频,从来不曾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地方,是人人都会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住在楼房的人家,家里有厕所;住在窑洞和平房的人家,用公共厕所。我们这一片儿,有两个公共厕所。一个在十八户和十四户之间;一个在五楼、窑洞旁边。记忆里,这两个厕所都比较破旧,里面黑洞洞的,地面高低不平,下雨天不垫砖的话,是走不进去的。垫上砖,对老人孩子来说,走起来,东倒西歪,难度挺大的。 </p><p class="ql-block">  除了厕所共用,水管也是共用的,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水管。去水管打水,是家属区一大景观,印象非常深。大部分时间,水管是没有水的。供水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段,而且不定时。家家必须在“来水”的时候,抓紧时间打水,否则就会打不上。所以,“打水”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天不冷的时候,水说来就来,不用特别关照水管;冬天还需要用开水去浇,才能把冻住的水管浇开。 </p><p class="ql-block">  “来水”的时候,总能听到有人用最大的声音喊一嗓子:“来水啦!”立刻,家家户户出来打水。打水的时候,无论是用扁担担的,还是两个人抬的,又或者是一个人提一个桶,左右两边来回晃着走的(这种情况往往是人小桶大,没那么大劲儿),都免不了把水洒出来。夏天比较方便,弄湿一地,最多有点泥里水里的意思,不会像冬天那样,结了冰,特别滑。往往,早在“来水”之前,各家的大桶、小桶、水壶之类打水的工具,就在水管边上排起了长龙。其中有一些很小的孩子,比水桶高不了多少,显然打不了水,他们的作用只是排队。大人打了一次水之后,不用从头再排,能快点儿打第二次。</p><p class="ql-block"> 长长的打水队伍,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吵吵嚷嚷,热热闹闹。那时人们在家干活儿的时候多,串门聊天的时候少,排队打水,正好有机会见面说话。说事儿的说事儿,闲聊的闲聊。说话的人,往往顺序并不挨着,可能隔着三五个人,这样,大家说话时就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声音。当然,有时候声音大也不全是聊天,也有可能是因为你挪了我的桶,我占了你的地儿,或者别的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儿,吵嚷起来。闹得不可开交,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的时候也有。</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人人都去的地方是公司机关大院,在那儿看电影。看电影,是最让大人孩子高兴的事情。晚上有电影的话,孩子们“早早”就扛着凳子占地方去了。这个“早早”,不是吃完晚饭,早早去,而是吃完午饭,没过多久就去了,名副其实地“早”。占地方从中心那里最好的位置开始,逐渐向周边扩展。去了以后,直接用凳子占地方的,往往两个凳子占四五个凳子的地方;没拿凳子的,用砖头在地上划圈儿占地方。这样的情况,多是半大小子,比较横。有人敢把凳子往他的圈里放,立刻拉开打架的架势,所以,通常没人敢惹。赤手空拳,也能占地方。从太阳老高老高地晒着,一直等到傍晚,太阳下山,天黑下来,人家来挂银幕,才算真正有了盼头。这么长时间干什么呢?我们自然带了皮筋,沙包。或者就地画格子,跳房子。家里人吃完饭,来换班儿。 </p><p class="ql-block">  不是说,挂上了银幕,就开始放电影了,还需要等片子。片子什么时候能来,谁也不知道。还有的时候,放映到一半儿,等片子。这种情况多半是放新电影。之所以要那么早占地方,是因为看露天电影,跟电影院里不一样。占了地方的人,基本上是坐着看;后面的人站着看;再后面的人,站在凳子上看;站在凳子上也看不见的时候,就只能坐在银幕的反面去看了。</p><p class="ql-block"> 无论什么电影,看过的,没看过的,都兴致勃勃去看。比较早看过的电影有《昆仑山上一棵草》、《野火春风斗古城》、《李双双》、《舞台姐妹》等等。 这些电影真好看,可惜后来都不演了。有一段时间,反复播放《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这几部电影堪称经典,百看不厌。看了多少遍自己都数不清,里面的情节烂熟于心,看的过程中可以跟着演员一起说台词。比较晚的时候,大约70年代以后?还看过几部外国电影。有越南电影《琛姑娘的松林》,记得其中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很恐怖的形象,不知是巫婆还是神汉,在光线昏暗的屋子里跳大神,嘴里念着“天灵灵地灵灵”。还有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极其悲惨的世界,看电影的时候人们都哭得稀里哗啦。同样是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则轻松快乐,关于“600工分”有一句台词,“好看的脸蛋儿能出大米吗?”非常精彩,广为流传。 </p><p class="ql-block">   公司电影队有三位师傅负责放电影。其中陈师傅和宋阿姨,资历深一些,是老师傅。两人都参加过抗美援朝,令人敬重。还有一位是年轻姑娘,也姓宋,大高个,公司篮球女队的主力,人称“大宋”。很多年以后,电影队又增加了一个新人,是个小伙子,长得很精神,大家都叫他“小钢炮”。他们的工作既令人羡慕,又大受欢迎。尤其是跑片,等片,取来片子的时候,人们欢呼雀跃,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其实,现在想想,这个工作压力也很大。播放过程中,有了什么问题,要马上查找原因,迅速排除故障,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时候哪里懂得这些!只觉得这个工作实在是太好了!还有比放电影,看电影更好的工作吗?</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 照片及说明文字</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找到的最早的一张跟一公司相关的照片。小时候,我参加过公司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是宣传队一次外出表演时的合影,应该是在霍州。这支队伍是几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组建起来的,为此,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带着我们排练演出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周日休息时间。为了排出有新意的节目,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暑假,组织我们到新绛去学习《长征组歌》。带着一群这么小的孩子出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span>他们不怕辛苦,不厌其烦,所有的事情都争取做到最好。永远是精力充沛,兴致勃勃,奋发昂扬的样子。至今我还记得每一位老师的模样和名字。后排左起分别是李永德老师、王帮学老师、姜根武老师、工宣队的段师傅和王俊士老师。后面没戴帽子的女士是卫引爱老师,卫老师在宣传队有外出任务时负责照顾我们的生活。前面第二排右起是董良才老师和刘晓东老师。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宣传队的日子让我们有了一段非常宝贵的人生经历,她就像一道彩虹,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是那样地美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霍州,每人还发了一份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一张“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像,镶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框里,可以挂在胸前。</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去安源”画像背面。这是一段毛主席语录,那时毛主席语录叫“最高指示”。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会张贴或悬挂毛主席语录,不是这段,就是那段。很多毛主席语录都谱了曲,大家不仅会背,而且会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公司学校全体教师的合影。从照片上的字迹来看,是庆祝总校成立拍摄的。在这张照片上,可以找到很多小时候教过我们的老师,非常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