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每一个,发展这一个”支持差异学习的课程包研制与实践活动在小营小学开展

王炜川

<h3>9月17日上午,“关注每一个,发展这一个”支持差异学习的课程包研制与实践活动在小营小学开展,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杨健老师及南京市各小班化学校的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h3> <h3>本次研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两节基于差异化课程包的课堂实践组成。逸仙小学的卜晓晓老师在录播教室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狐狸分奶酪》,卜老师围绕课前小调查展开差异化教学,引领学生探索如何从长文中快速寻找句子、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自主选择朗读小任务、一个人挑战朗读多个角色,卜老师的识字教学结合课前“生字小研究”,积累学习生字的方法,教学环节中穿插着差异化指导,并在最后提供差异化资料支持后续学习。</h3> <h3>小营小学的王炜川老师在四楼报告厅进行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课程包实践,王老师同样从学生课前小调查中呈现出的疑惑入手开展指向核心知识的关键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探究验证、分享交流中明确图形特征,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经历个性化地发展轨迹,共同实现从模糊经验到准确认识的转变。而后,同学们也在新的任务中自主选择点子图、小棒、长方形纸片等材料进行了制作,在制作中深化感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后,同学们也根据课后测的情况,差异化地选择资源展开后续学习。</h3> <h3>第二环节,小营小学宋洁副校长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课堂实践,为与会教师们带来了小营小学团队对课程包研制与实践策略的探索。宋老师从差异化课程包的学习进程规划、学情前测、核心目标活动设计、课后测查、差异练习、个别支持和学习地图导航等各个要素入手,详细地为大家解读了差异化课程包研制的背景与核心概念,从策略到说明、从建议到展望,宋老师通过解读分享和参会代表们一块儿明确了课程包的整体运行机制。</h3> <h3>最后,杨健老师结合课程包的研究现状,在明晰课程包研制意义的基础上,对课程包研制的未来形态做出展望。他鼓励各参会学校在校内组建学习共同体,引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让研发过程成为青年教师理解差异化、理解课堂新常态的成长平台。同时,他也期待每个学校能够结合优势学科,在卷入更多教师参与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转变观念,实现课程包的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