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

秦人一

<h3>树欲静而风、风、风不止!</h3><h3>时下,人心多浮躁、人人求自保,要想安安静静做些事情,现实生活往往处处设限,令你举步为艰。</h3><h3>月初去办事,其他证件、资质无任何问题,最后说我那经营了十余年,且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的诊所平面图不合格,另外就是没有准备急救病人所需的七种急救药品。</h3><h3>平面图后面再说,先说急救药品。诊所之前中西医结合,有中医师、西医师、护士,并备有必要的抢救过敏反应及其他意外状况的药品,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提倡门诊不输液,尽量不打针,鼓励大部分疾病尽量口服药物治疗,在这种提倡的引导下,我(本人考取的是执业中医师并中级职称)就逐步取消了所有西医治疗范畴,解聘了西医师、护士,全力发展中医。然而,现在的换证要求必须有急救药品,而且是需要输液或直接肌肉注射的急救药品,我就想问一下,中医师(学医时要求学习百分之四十西医课程内容)平常连口服西药都不让开,怎么突然就可以用给人号脉的手拿起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诸如西地兰、尼可刹米、阿托品等一些西医的专业性极高急救药品!平时有关部门给大家专业培训过这些必要的救人的专业知识吗?如果没有,请问这样做到底是要去救人还是要害人!况且,中医医生一旦用注射药品给人做了抢救,这算不算是超范围执业的违法行为!在这样充满了矛盾与打脸的地方规定下让从业者一脸茫然、一头雾水,他们应该何去何从!然而,在你的疑问之下,得到XXX人员一句轻描淡写而又无比威严冷酷的回答:“我们只是按上面的要求办事。”</h3><h3>就因为以上原因,回来重新准备,就有了今天又一次的接受审核。本以为这次应该是没有毛病了,然而“细心”的审核工作者还是发现了问题,诊所平面图布局倒是合理了,然而这个历经十余年的诊所面积又不够了,说按要求是60平米以上,这50多平米的中医诊所面积不够。说实话,不才在此行医十余年,或许是因为经营无方、或许是因为医术太差,病人还真没有多到这50多平的中医诊所容纳不下的盛况。相反,在去掉西医那一部分之后,现在真正实用的空间连一半都用不了,最后,无奈加上我堆放过去病床的储物间面积倒是有余。然而又有疑问在我心中环绕,在当今寸土寸金的时代,一个小小的中医诊所究竟为何要与既安置病床给病人输液、又要有单独配剂室的西医诊所一样大小的配置!真的是诊病需要还是资源浪费,令人费解!每个行业里的人性的、细化的这些要求难道这不应该正是这些规章制度制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吗?</h3><h3>大道至简、无为而治,真羡慕古时医者的宽松而自在的从医环境,不知华佗、扁鹊在世为此规此定栗栗颤抖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