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27届“国展”之路,有我!

崔建玲

<h3>以下为本人投稿27届“国展”的专题组照《乡村理发师》</h3> <h3> 《乡村理发师》</h3><h3> 我的摄影我的情</h3><h3> 一拍摄乡村理发师有感</h3><h3> </h3><h3> 用心记录人文历史</h3><h3> 用情赞美工匠精神</h3><h3> 用爱体现责任担当</h3><h3><br></h3><h3>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轮的转换,我担心这些上了年纪乡村理发师会逐渐减少或消失,为此,我用手中的相机把他们了逐个记录下来,给后代留下读本,留下乡村流动理发师的历史印迹。</h3><h3> 主要拍摄地在淮河两岸皖北地区,乡村集市,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到处都会留下他们常年默默劳作的足迹,我跟随这些乡村流动着的理发师的脚步,用一年多时间,行程2万多公里,拍摄100多个乡村流动理发师。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三轮车、或一个扁担一付挑子,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饱经风霜风里雨里,没有固定场所,经常与老天抗争,他们甘愿奉献安于本职,留守家庭,养育子女,慻顾老人,早出晚归,热爱故土,不离不弃。</h3><h3> 我采用摄影“类型学方式”,用环境人像拍摄方法,选择了仰拍的角度,利用光线刻画人物性格,把一张张再普遍不过的肖像进行定格。还记录下了每一位理发师的个人信息,及家人情况,不定期去回访他们,送去照片和孩子们的学习物品,与他们有了不解之缘。</h3><h3> 我的初衷是留下老一代乡村理发师肖像,通过图片传播发表,让社会重视平凡的劳动者,彰显平凡劳动的意义,赞美工匠精神,让乡村理发师如同雕塑,成为大地上永恒不朽的标志,同时成全我心中的平民英雄,以及我对家乡流动理发师的崇敬之情。</h3><h3> </h3><h3><br></h3> <h3>1.闫学敏,男,63岁,安徽省蒙城县辛集人,现在蚌埠解放路大桥下淮河边理发。</h3> <h3>2.王树琴,女,62岁,安徽省怀远县荆山西苑,现在怀远县山西路与健康路交叉口理发。</h3> <h3>3.戴府凤,男,87岁,老家安徽泗县草沟镇,现在怀远山西路理发。</h3> <h3>4.周玉华,男,72岁,蚌埠市怀远县白莲坡镇人。</h3> <h3>5.陈在源,男,82岁,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人。</h3> <h3>6.温国洋,男,56岁,安徽省怀远县人。</h3> <h3>7.黄保友,男,77岁,安徽怀远古城镇人。</h3> <h3>8.孙本钢,男,70岁,安徽怀远古城镇草寺村人。</h3> <h3>9.孙敦云,男,62岁,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人。</h3> <h3>10.赵东胜,男,70岁,安徽省怀远县古城镇人。</h3> <h3>11.张开润,男,71岁,安徽省怀远县水海村人。</h3> <h3>12.张玉山,男,74岁,安徽省固镇县城关镇张桥村人。</h3> <h3>  记录当下,为历史留存,艺术来源于生活,摄影服务于百姓,我的家乡滋养了我,同样也给了我创作的源泉,通过拍摄乡村理发师,使我更贴近百姓,真正体会摄影创作不必东奔西走,养育我们的家乡是我创作的源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