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你是我的缘

面面

<h3> 遇上你是我的缘</h3><h3> 亲爱的,我们做朋友有37年了吧。这不奇怪,有人是一辈子的朋友。一辈子,可够长的,能做一辈子的朋友,他们的心得经受多少修为呀?可知这世上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让我感激与感动的是,从1982年的8月起,我们在蒙自南湖边的师专宿舍里成为上下铺开始,至今天的2019年8月,这弯来绕去的、漫漫长长的37年间,我们的联系从未间断过,哪怕是一个月。感谢上苍,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竟然在命途多舛的人生岁月中,你一直如黑夜里的灯塔、山路上的星光、扁舟中的船桨,指引着我、伴随着我,走过了无数的暗流险滩,收获着岁月更迭出的安详和自得其乐。</h3><h3> 我以为,我只是现在才不轻易结交朋友,只是现在才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偶然一日,翻开刚从师专毕业分配至弥勒竹园二中工作时你的几封来信,展读着发黄信笺上你娟秀的字迹、娓娓的话语,不觉陡然一惊,其实那时我就不太爱接触人了,因为你有过多次推心置腹的开导。另外我们的书信来往比较频繁,而信件的内容有时长一点,有时短一些。写信时的话题是散漫的,但更多的是谈工作的无趣乏味、青春蹉跎的怅惘、佳偶难觅的苦恼和无奈,还有读了哪部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体会。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刚走入社会的“无限多的烦恼和惆怅纵然可融进淡淡的春色里,但也还另有途径,多写信。”(你信中的话)写信,成了那时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时,就是三言两语,也足以让我们把对方的信揣在兜里,为了随时拿出来看。</h3><h3> 这让我终于明白:为何我俩的友谊会地久天长?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相同。我们都是在矿山长大、都爱文学、都随性。我们爱书,那时你在个旧新华书店买到什么好书,必得也给我买一份。《安娜·卡列尼娜》《简爱》《飘》《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等。而我每次从弥勒竹园二中回个旧老厂的家,云锡二中你的家是我必到的中转站。从弥勒竹园二中到个旧再到老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段路还是有些难挨的,你的家,让我疲乏的脚步得以歇歇。个旧长途公共汽车站,从百货大楼西边,迁到了七层楼外,后来又迁到八号洞外;你的家,从云锡二中,搬到云锡炼厂车站旁,再搬到工人文化宫旁,现在是蒙自机场附近。这搬来搬去的家,把你我从步履轻盈的姑娘搬成了华发已生的奶奶。蓦然回首,你我相知相交已37年。这足够铺成多少公里的37年,你已然不知,你给了我多少巴心巴肺的关怀和温暖。不知什么时候,你全然成了我最可信赖和亲近的人,但凡一遇难事和烦心事,第一个拨出电话的定然是你,而你,第一时间给出安慰和帮助,哪怕就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你也可以开出药方。记得有段时间更年期严重,多汗和失眠折磨得我几近崩溃,我想我是要死了,那我儿子咋办?和你倾诉时,你笑笑:“你不会死的,再说你死了,你儿子我来养。”虽说是玩笑话,却如春风化雨,沁入心田。有次遇上了个人生大坎,茫然无措之际,尽管已是深夜还是打通了你的电话,你宽慰着、想着办法,让我慌慌的心有了稍息安定,随后比较煎熬的日子里,正是你的鼎力支持,我最终度过了难关。 </h3><h3> 多少次,我在思考,瞬息万变的时代,来来往往的红尘,季节深处的变化,往事终将随风而逝的必然,都未能损耗你我的友谊,因为我们都是本色出场。你在纵谈时局、品鉴人伦、剖析玄理时所表现出的睿智、优雅、善良和一种耐看的漂亮,常让我豁然间胸中清朗,仿佛坐拥了一山苍翠。<br></h3><h3> 生活在两个城市的我们,只要能相聚在一起,心便会这般这般了;而分别的日子,记得便是情义。对于未来,我们从不去展望。</h3><h3> 流年已去,但你我的友谊依然如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