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重要性

新世纪小学科研处

<h3>俗话说:阅读阅读每天都读。那么,阅读到底重不重要呢?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提出“阅读饥饿期”的说法。他认为,孩子对阅读的饥饿感形成于14岁之前,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h3> <h3>因此,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拥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也会更高。缘故原由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动物,语言越清晰,思维就越清晰;而且喜爱阅读的人,在分析问题、陈述问题和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比从不读书的人快得多。丰富的阅读可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h3> <h3>那么最合适的年龄是6-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阅读!能不能养成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则是重中之重。</h3><h3>培养阅读习惯,将从以下一些小事做起:</h3> <h3>1、树立榜样</h3><h3>孩子看到父母都在阅读,他们最善于模仿,相比一次又一次的让他们主动阅读,还不如自己做个示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h3> <h3>2、时间的选择</h3><h3>不要把陪孩子一起读书仅仅局限在睡前时间。早上给孩子读上一点书,同样是一天新生活的好开始。对于小孩子而言,给他读书讲故事,有助于睡个舒服的午觉;对于大孩子而言,在他放学回家后,和他一起读书,也是一种让孩子放松的方式。</h3> <h3>3、肢体动作</h3><h3>给孩子读书的时候,要有一些肢体动作。不要担心自己动作过于夸张,大声读出来,扮演角色、模仿主人公的语调,这些都会让孩子更加喜欢听你读书。</h3> <h3>4、阅读目标</h3><h3>给孩子设计一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时,给孩子奖励。</h3> <h3>5、创造机会</h3><h3>创造机会,就是让孩子给其他人讲故事或者朗读,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可以鼓励大孩子给小孩子讲故事。</h3> <h3>6、讲故事</h3><h3>鼓励孩子自己创作一个故事,鼓励孩子讲给家人听或者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h3> <h3>7、读书之余</h3><h3>除了看书籍以外,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相关的电影,这会让孩子有进一步的直观认知。</h3> <h3>9、随身携带两本书</h3><h3>在孩子书包里塞一两本书,教会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阅读。</h3> <h3>10、书籍的选择</h3><h3>对于书籍,选择一些孩子最喜欢的角色相关的书。他喜欢的书籍,看的时候,很快就会进入状态。</h3> <h3>培养孩子要从一些小事做起,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结。对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不只是一件课余里锦上添花的事儿,而是实打实的学习需求!同时,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对于成人来说,阅读也是至关重要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