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趣“豆”事儿🤗

-glume

<h3> TOP1👉我的发现</h3> <h3>  在一次科学活动《我认识的豆豆》中,一位宝贝说“老师,你快来看我们的豆豆长得怎么都不一样?”另一位宝贝说:“老师,老师,我发现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接着又有宝贝说了:“我发现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样!”还有的宝贝小声地说:“我不喜欢吃豆豆。”“我喜欢,我喜欢。”马上又有人说道。随着宝贝们激烈的讨论,我把豆豆变成了另一种教育资源,让幼儿在观察中探究、发现中讨论,于是,关于豆豆的课程故事开始啦!</h3> <h3> 👉我身边的豆豆</h3> <h3> 我们身边的豆豆有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芸豆等等。在我们身边,到处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但是,我们从未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过它们。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豆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h3> <h3> 👉我观察的豆豆</h3> <h3>👩:宝贝们,你们瞧!这些豆豆一样吗?</h3><h3>👦👧:这是红豆,黑豆,黄豆,它们都是圆形的。</h3><h3>👧👦:这些豆豆摸起来是硬硬的。</h3><h3>👧👦:我的这个豆豆上面破掉了!</h3><h3>👦👧:老师,它们好像长的一样,又好像长的不一样,为什么呢?</h3> <h3>分析:</h3><h3>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展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观察豆豆的时候,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它们的形状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大小和花纹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幼儿也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他们发现豆豆的不同之处后,能敢于说和提问。</h3><h3>策略:</h3><h3> 我们先通俗地告诉幼儿:豆豆不同的外形,正如我们人类一样,每个人的肤色、身高等都不同。然后告诉幼儿,每种豆豆的品种不一样,正如每个人的妈妈不一样,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豆豆。</h3><h3><br></h3> <h3> TOP2👉美味的豆豆</h3> <h3>  一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一名宝贝惊奇地发现:“老师,今天的饭有点不一样,今天吃得是红豆饭。”</h3><h3>👩‍🏫:“那我们的豆豆还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哪?”</h3><h3>👦:“前几天我在家里吃的点心就是红豆馅的汤圆。”</h3><h3>👦:“我在家里的时候还喝过黑豆浆的。”</h3><h3>👧:我在夏天的时候喝过绿豆汤是甜甜的。</h3><h3>……</h3><h3>分析:</h3><h3> 生活即课堂。豆豆在我们的日常就餐中,出现的比较频繁,可以制作的食物也很多。幼儿在家里、幼儿园等,吃过有关豆豆的食物,所以在回忆时,能够说出很多。</h3> <h3> 👉豆豆从哪来</h3> <h3> 通过玩一玩豆子和吃了很多种豆子饭、豆制品,孩子们对豆子更加感兴趣了,好奇的宝贝们问题又来了:“好吃营养的豆子是哪里来的呢?”</h3><h3>👦:在土里长出来的,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的。”</h3><h3>👧: “那豆子怎么种?”</h3><h3>👧: “直接放到土里可以吗?”</h3><h3>👦:“我听妈妈说豆子放在水里也可以发芽,好吃的豆芽就可以将豆子放在水里培植。”</h3><h3>👦:“用水?怎么种呀?”</h3><h3>👧: “放在水里豆子会不会烂掉呢?”</h3><h3>分析:</h3><h3> 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豆豆既熟悉又陌生。“豆豆又好吃又好玩,那这个豆豆从哪里来的哪?”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个问题,也可见本次活动对孩子们非常感兴趣。</h3><h3>策略:</h3><h3> 当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老师没有当场阻止或者过多干预,而是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讨论空间,让孩子可以独立思考问题。</h3> <h3> 👉我们开始种豆豆啦</h3> <h3>  瞧!我们开始种豆啦,我们还有一句好听的话那:挖个坑,放点豆,埋点土,浇点水,豆豆种好啦!</h3><h3>“那豆豆们会一起发芽吗?”</h3><h3>“豆豆的叶子长得一样吗?”</h3><h3>“这些豆豆最后还会长出小豆豆吗?”</h3><h3>宝贝们睁着眼睛摇摇头说:“我们也不知道。”</h3><h3>“所以们还要去观察这些豆豆,知道它们更多的小秘密。”</h3><h3><br></h3><h3>分析:</h3><h3> 植物在发芽、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植物。人和植物之间与人和人之间一样,需要朝夕相处才能相互了解、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然而同样的,天天见面也可能会变成熟视无睹,需要有一些方法让孩子们对植物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建立彼此间的连接。而这一切首先要求老师本人培养自己对大自然不断发现的童心、好奇心,对造出这个奇妙世界的造物主的崇敬之心。</h3><h3>策略:</h3><h3> 刚开始时,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设计了一份观察记录表,并告诉孩子们哪个图标代表什么意思,等孩子们明白每个图标的意思并且知道如何记录后,再让孩子们自由观察自己的豆豆,看发芽的情况。数一数发了几个芽?它们长什么样,大小,粗细,形状,什么颜色?它们有什么特质?孩子们对观察种子发芽永远都有热情,每次观察都大呼小叫,互相分享。</h3> <h3> TOP3👉我创作的豆豆</h3> <h3>  中午散步时,有一个孩子指着别的班的豆豆粘贴画说:“老师,这些好像就是我们的豆豆啊。”接着一场关于豆豆画的创作开始了。</h3> <h3>分析:</h3><h3> 中班幼儿善于观察,能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孩子们有充分的创作欲望,说明本次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开展得很有意义。</h3><h3>策略:</h3><h3> 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意识。在幼儿自主活动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间接介入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并以此提高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最后创作出一幅幅漂亮的豆贴画,有动物,有小花……</h3><h3> 豆豆,一个小小的生命,随着季节的变化,从发芽到开花、结果,沿着自己的生长路线,与周围的空气、水、泥土时时交融和对话,展示出生命体所拥有的丰富而奇妙的形态,豆子,有着自然和朴素的趣味,其外形以及果肉的质地、色彩、味道都是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h3><h3> 一看到豆豆或谈起豆豆,幼儿的第一反应便是想知道这些豆豆的样子,本主题的活动顺应幼儿的这一自然要求,首先从“观察豆豆”开始,通过看、摸、说等方式,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豆豆,走进豆豆家族。当进入第二阶段“好吃的豆豆”时,幼儿自主发现,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有很多关于豆豆的食物。当进入第三阶段时,我们开展了“豆豆画的创作”,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游戏、探索、想象和创造,进一步发现其中的丰富和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