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日,拳友相聚,除了寒喧,总是离不开“太极"二字,话语中透着对太极的无比崇敬与热爱,看似在交流练拳心得,但每个人内心涌动着对太极的那份情感,真真切切。看似一个简单的话题,凸现了一帮喜欢与太极朝夕相伴的习拳者的共同心声:我爱太极。</h3><h3>太极拳是中华传统辩证哲学思想与武术、吐纳术、导引术的完美结合,是一项集社会性、和谐性、艺术审美性等于一身的综合性项目,越来越让更多的人喜欢。</h3><h3>它所具有的对称协调、刚柔相济、华美飘逸的运动形式,淡定自若、和谐中正、仁义儒雅的修为,以及自强不息和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让更多的人作为人生修养的目标。这种理念的延伸,体现了太极的博大精深,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都有了统一的答案:太极让我健康,充满活力。</h3><h3> 选择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项目,以习太极促养生,这是拳友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其实,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项目,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h3><h3>当然,太极拳是一项最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运动项目,受到世人推崇,便是最好的诠释。说到太极拳,拳友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太极拳,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谁早一天接触太极拳,谁就早一天收益。</h3><h3>这是因为,从生理效果上讲,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提高心肺功能,改进身体的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能治疗慢性消化道疾病。</h3><h3>从精神层面来讲,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h3><h3>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对于每个爱太极的人来说,太极拳的那种感觉与功用发挥,只有长期坚持习练的人才会体悟,才会明白。</h3><h3>那种在静中让身体运化的感觉,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在拳的世界里,那每一刻让拳所赋予不同身体的触动,完全可以让习练者体会着内心气韵的各种变化。</h3><h3>难怪许多练拳人都会有“用心学拳,用心练习,用心去悟”的感慨。看似“三个简单的用心",其实是每个深爱太极之人对太极拳的一种尊重,是对太极精神的一种弘扬。</h3><h3>我无异于想表达什么,作为一个习拳人,深知一个习拳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拳艺、修为。正如大家共同感受的那样:练拳,追求太极的真谛则是一种缘分。拳是贴着心的,离开了心,拳也就没有了生命。</h3><h3>拳是用身体思考的武学,拳在一阴一阳择中而行,一开一合择中而运,一收一放由中而发,一虚一实居中而换,一动一静从中而变。而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用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练好太极拳,我心中的秋天或许就是这样的场景,是令我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h3><h3>有道是,新雁来,暖风满,雁鸣欢;归雁去,悲鸣雁,空度阔。秋灯吟雨,晓叶题霜后,忙忙碌碌、惜春叹秋便又是一年。今日寒露,拳友相聚,似在告诉秋,露水盈盈,多了一份凉意,过完了这个节气,就进入到深秋。天气渐渐的变凉,四季的轮回就是这么奇妙,叶绿叶落,周而复始。愿众拳友,天寒露重,望君保重。</h3> <p>自由职业资深摄影家袁新民,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博学会士,AIPA中国区环球摄影学院客座教授,山东青州市艺术摄影家学会主席,中国摄影高端艺术论坛群主,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青州站站长,2000年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特授予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聘任中国摄影优秀人体摄影师称号,中国摄影报十佳摄影师称号,大众摄影优秀摄影师称号,广州【摄影之友】全国六十城市摄影巡回赛年冠军称号。 足迹踏遍了30个省市自治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展中,上千次入选国家级摄影大赛。多幅作品入选国际十三.十四奥地利摄影大赛。多幅摄影作品被世界摄影博物馆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