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探求

大老远

<h3> 书道如人道,人生总是要前进的。就如哥德《浮士德》中魔鬼与诗人的打赌,哪一天要停下来不走,他的生命就终结了。几年前,市书协《书道探求》收集了我三十年前写的一篇的论文,《论书法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那是我中文系的毕业论文。那一年,我在安阳的殷墟发现了一个秘密,由此我认为蒙恬造笔是假的,因为在蒙恬前的1000年的商朝,毛笔就存在了,蒙恬造笔,充其量也是一些改良罢了。同在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我看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他把中国文字分为象形,指事,假借,转注,会意,形声等六种结构,2000年了,至今不变,而作为象形文字,大概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就出现了,由此我相信仓颉造字是真的,这个仓颉不是神,而是人民。《书道探求》收集我的那篇论文,试通过文字书写工具,书体,书写载体的演变,说明一个观点,就是中国书法到了唐宋,已经完全成熟了,这是一个高峰,后者无法超越,然而,我忽略了一个人,这是明末清初的王铎,他作品把书法观赏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使书法摆脱了实用的拘束,于是,随着明清间中堂和大条幅的兴起,书法的观赏性慢慢超越了实用性,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书法艺术在某种意义说,这是新的开始。……</h3> <h3>隸书</h3><h3>我在20岁的时候,跟陈作樑先生学隸书,陈老师要我写《礼器碑》,如是两年,他的老师吴子复是岭南书法大家,是岭南隸书的一个里程碑。吴老先生主张学隸书要学汉隸,而且要以《礼器》《张迁》《石门颂》《西峡颂》《辅阁颂》《教官》等六碑为范本,然而,老先生到了后期,着迷于《好大王》碑。这是他如云般的弟子大多没注意和练习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出土于高丽的《好大王》碑,是一种过渡性的碑刻,亦隸亦楷。结体夸张变形,有一种古朴的美。吴老先生人书具老,线条结体在稚拙中透着老练的功力,这是许多行走于汉隶《六碑》的弟子难以达到的。多年前,我参加过曾景充老师举办的市政协夜校书法高级研修班,曾老师建议我研习《褒斜道》碑刻,然而,《褒斜道》那尖利古朴的线条和奇特夸张的结体和布局,没有很好的篆书笔底是写不好的。我常想,能否将《礼器》《張迁》与《好大王》《爨宝子》碑的笔划线条,结体,布局互相融合,再加一点《石门颂》神彩飘逸线条,或许有别于规整的一般隸书。</span></h3> <h3>爨宝子</h3> <h3> 爨宝子碑出土于云南边陲,是个从隶向楷过度性的碑刻,碑文所说的将军,实际是一个部族的酉长。爨宝子碑亦楷亦隸,其结字和写法不规范也不成熟,艺术风格古朴稚趣,天真爛漫,这正是其艺术魅力所在。广东写爨宝子碑,自然离不开秦萼生老先生,他写爨宝子碑影响太大,被人称为<span style="line-height: 1.8;">秦宝子,这是广东乃至全国书写爨宝子的一个里程碑,在广东当今写爨宝的人,大多受其影响。然而秦宝子也会受时代的影响,是时代的产物,尽管它影响深远。我总觉的,秦宝子的贡献是把爨宝子写规整了,写靓了,也更适合人民学习和宣传了,我又想,事情都有两面性的,我还是愿意把爨宝子的古朴稚趣,天真烂漫的风格表现出来。</span><br></h3> <h3>行书</h3><h3>十多年前,陈作樑老师对我说,隸书写到一定样子,就该练练题款字了,这一点,陈永正老师为我的第一本书法集题签时,也有相同的表示。后来,我在广州华南寺纪念书法作品展中又见到陈永正老师,陈老师还特意叮嘱我写好行书的一捺。于是,我开始接近王羲之,然而,因为功力不济,总觉得王羲之不好写,总是过于平淡,冲击力不够。我发现了王铎,书店老板介绍给我一套《王铎》全集,说要给我打个五折。我便全面的领略了王铎的涨墨和枯笔,夸张的布局与牵连。然而有一天,黄在伟老先生告诉我,王铎并非完美可取,要学他的章法,布局,笔法和结体,还是米芾和王羲之的好。于是,我又走向了米芾,我临习米芾《蜀素帖》《苕溪帖》《多景楼帖》《学书帖》及一些手札,然而,我又发现,虽然米芾的书法八面出锋,写得十分气派,然而结字并非好学,因为在米芾的典型碑帖中,大部分的字都是不端正的,笔划是倾斜的,我们很难从那不平衡中找到平衡。于是,我又回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这是写行书难以避开的经典。几年前,我曾经对黄在伟老先生说,作为书法理想,我是希望把王羲之的结字,米芾的用笔,王铎的墨法和章法结合起来,黄老先生听后笑了,我也笑了,因为说时容易做时难啊。……</h3> <h3>草书</h3><h3> 有朋友不主张我学草书的,理由是草书一般人看不懂。然而,作为书者,关键是自己要看懂,于是,我关注了于右任,因为他推崇了标准草书,书店的汤老板介绍我一套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千字文》,四本50元。我在临习中懂得了草书的很多字法与笔法,后来我临习了孙过庭的《书谱》,我发现,这本约900年前的书法理论文章,至今也没过时。至于笔法字法,也是不可多的的范本。然而,对于草书,我还是更欣赏王铎的,我觉得王铎的草书,更胜于行书,有一股荡气回肠之气,而且又不会太草,让人看不懂。至今,我还没碰中国草书之王张旭,怀素的作品,以后能否与这些大师对话,要看缘份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