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读书分享第五十期:西湖邀月(2019.9.15)

木叶清香

<h1>“三人行”读书分享第五十期:西湖邀月(2019.9.15)</h1><h1>主持人:窗外的人、木叶清香</h1> <h1>“三人行”读书分享第五十期:西湖邀月(2019.9.15)</h1><h1>知性优雅的全程拍照美女:月影</h1> <h1>“三人行”读书分享第五十期:西湖邀月(2019.9.15)</h1><h1>美丽大方的全程录像美女:紫藤</h1> <h1>木叶清香分享(元·白朴)《念奴娇·中秋效李敬》<br>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br>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br>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br>深沉月殿,月蛾谁念消瘦。<br>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br>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br>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br>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h1><h3></h3> <h1>蕙兰分享普鲁斯特《恍如月光》<br>  夜幕早已降临,我朝我的房间走去。此刻,我沉浸在黑暗中,再也看不见天空、田野,看不见大海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我感到不安。然而,当我推开门,却发现室内一片光亮,仿佛沐浴着落日余晖。透过窗子,我看到了房舍、田野和大海,更确切地说,我好像“在梦里看见了”它们。与其说温柔的明月向我展示了这些景物,不如说是它把这一切在我心中唤醒。微白的月光泻在这些景物上,并未驱散越来越浓像是随意蒙在它们轮廓上的夜色。我久久伫立,在庭院里寻觅纷纭诸事的沉默、模糊、欣喜和愁惨的回忆。白天,这纷纭的诸事用它们的呼叫给我以快乐或痛苦。<br>&nbsp;&nbsp;爱情已经泯灭,开始忘却之际,我感到恐惧;但一平静,只略微有些忧伤。我所有逝去了的幸福和业已愈合的悲伤宛如这月光一般,近在咫尺而遥远模糊,它们凝视着我,沉默不语。它们的缄默激起了我的柔情,而它们的远离和微芒的淡影又使我沉醉于凄愁和诗意中。我无法停止凝望这内心里渗出的月光。</h1><h3></h3> <h1>彩云追月分享《中国的月亮》<br>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的爱着你,中国的月亮 <br>你传说美丽的嫦娥,你讲述勤劳的吴刚 <br>你那母亲的微笑,撒给炎黄儿女多少慈祥. <br>啊月亮,中国的月亮,啊月亮,自己的月亮. <br>自古月是故乡明. <br>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闪烁在我心上. <br>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我却深深的爱着你,中国的月亮 <br>你亲吻生我的土地,你抚爱养我的家乡 <br>你那迷人的神采,凝聚炎黄儿女多少向往 <br>啊月亮,中国的月亮,啊月亮,自己的月亮. <br>自古月是故乡明. <br>你深深的爱你甜甜的情,总珍藏在我心上</h1><h3></h3> <h1>月影、盖亚分享《寄情月亮,追问大地》<br>月影&nbsp;:诗歌,是毛泽东的语言故乡,也是她别具一格的生存方式。<br>盖亚:1973年,刚刚大病后的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一遍。<br>月影:抄完以后,他一一核对,之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完后又再次核对。<br>盖亚: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或许是在用诗人的目光,审视自己一生的行程,重温那遥远起伏、百折千回的心路。<br>月影:1910年,毛泽东外出求学前抄写了一首诗,悄悄的加在父亲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br>盖亚:1927年春,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骤变,国民大革命风雨欲来。<br>月影:毛泽东登上武汉黄鹤楼,心情凝重的写下。<br>盖亚: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br>月影: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br>盖亚: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是青春时代的青春诗。其主题分为歌咏爱情和感怀时事。<br>月影:其中歌咏爱情的代表作是写给爱妻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br>盖亚:这首词写于1921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这两位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互相倾慕,心有灵犀。<br>月影:因为一次短暂的别离,毛泽东为杨开慧写下这首深情的表白诗,诉尽相思苦,落尽相思泪。<br>盖亚:这首词加上1923年的《贺新郎》和1957年的《蝶恋花》,构成了毛泽东爱情之歌的最长音符。<br>月影:这三首词都是写给杨开慧的作品。且都寄情于月亮,都抛洒了眼泪。<br>盖亚:一钩残月向西流,照横塘半天残月。<br>月影: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br>盖亚: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br>月影:这爱情明镜如天上月,炙热如英雄泪。《虞美人·枕上》<br>堆来枕上愁何状,<br>江海翻波浪。<br>夜长天色怎难明,<br>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br>盖亚:晓来百念皆灰烬,<br>倦极身无凭。<br>一勾残月向西流,<br>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br>月影:这一时期,毛泽东感怀时事的代表作是写于1925年的《沁园春·长沙》<br>盖亚:32岁的毛泽东,在大革命洪流中回到家乡韶山,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同地主民团进行斗争。<br>月影:不久,毛泽东遭到反动军阀的追捕,只得离开韶山,来到长沙。<br>盖亚:风物依旧的长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可世事却全然大变。<br>月影:当年,英姿勃发的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谱写了回肠荡气的青春之歌。<br>盖亚:如今,诗人独立江边,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br>月影:并于此追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r>盖亚:从此,一心要扭转乾坤的毛泽东,为过去的书生意气划上句号。开启了更为具体的以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为主旋律的创作时代。《沁园春·长沙》毛泽东。<br>月影: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r>盖亚: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r>月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br>盖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r>月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r>盖亚: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r>月影: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r>盖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r>月影:曾记否<br>月影、盖亚合:曾记否<br>月影: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r>月影、盖亚合:浪遏飞舟?浪遏飞舟?浪遏飞舟?(渐渐往高声。)</h1><h3></h3> <h1>紫藤、墨梅分享东方浩《中秋的月亮》<br>&nbsp;——今晚的月<br>她露出最亲切最柔美的脸庞<br>在江南的天空亮着<br>接受我的仰望<br>这无垠的舞台<br>月亮是唯一的演员<br>我知道她淡定的表情下<br>其实有着<br>些些羞涩<br>些些志忑<br>&nbsp;<br>因为今夜的仰望<br>不是我一个人的仰望<br>每一棵树<br>每一丛青草<br>每一所庭院和窗户<br>都仰起了头颅<br>从初一到十五的过程<br>是舞蹈的过程<br>是一朵花渐渐开放<br>枚果子渐渐成熟的过程<br>&nbsp;<br>就在今晚<br>所有的翅膀不再飞翔<br>所有的歌唱<br>都低下了身子<br>仿佛秋风中的芦苇<br>在水边轻轻摇晃<br>&nbsp;<br>这样的夜晚<br>我不再关心自己的心跳和声名<br>不关心脚下的道路<br>我只仰望蔚蓝中<br>这一轮李白的、苏东坡的月亮<br>&nbsp;<br>古老的城市新鲜的满月<br>我诗歌的夜光杯<br>已经盛满了月亮的芳香和吉祥<br>这波光체粼粦粼的琼浆呀<br>请允许我一饮而尽</h1><h3></h3> <h1>绵雪分享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br>我的思念是圆的</h1><h1>八月中秋的月亮<br>也是最亮最圆的<br>无论山多高,海多宽<br>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br>在这样的夜晚<br>会想起什么?<br>我的思念是圆的<br>西瓜,苹果都是圆的</h1><h1>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h1><h1>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br>思念亲人的人<br>望着空中的明月<br>谁能把月饼咽下?</h1><h3></h3> <h1>老冯分享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r>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r><br></h1><h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h1><h3></h3> <h1>春水煎茶分享席慕蓉《那一轮月》<br>因此,在那个晚上,当月亮照进那古老的山林里的时候,我必也曾深深地感动过吧。<br>  当时那样的年轻,总以为这些时刻是本来就会出现的,是我该享有的,心里的感动只是因为它们出奇的美丽而已。却一点也没想到,能有那样的一个晚上,能在初春的季节来到那样高的一座山上,能有那样一大片郁郁苍苍的林木,能有那样一整夜清清朗朗的月光,实在是一种人间稀有的遇合,一场永不会再重现的梦境。<br>  那天晚上,站在那条曲折的山径前的时候,我刚刚二十岁,月亮刚刚从山边升起。<br>  那是怎样的一轮月啊!<br>  在它还没出现的时候,世界一片阴暗,小径显得幽深可怕,我几乎没有勇气举步。而当月亮从山后升起来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之间,所有的事与物都和月亮一样,对我发出一种如水般清明透亮的光泽,我的心也在那刹那之间,变得饱满、快乐和安详。<br>  幸福有时候就只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感觉而且。在那一夜,当我顺着那一条长满了羊齿植物的小径,缓缓地往山上走去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路的迂回,也许是因为心中的快乐,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攀爬的辛苦和费力。<br>  走到一块林木稍微稀疏的空地上,刚好有几块大石头可以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当我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只觉得那些树怎么长得那样直,那样高。月光在那样清朗的天空上如水银般直泻下来,把我整个人都浸在月光里,觉得心也变得透明起来了。青春真如醇酒,似乎都在那夜被我一饮而尽,薰然而又芬芳。<br>  那是怎样的一种青春啊!<br>  而并不是夜夜都能有那样一轮满月的,也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那样的一轮满月的。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就在于它的无邪与无瑕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br>  而今日的我,在怅然回顾时的我,对造物的安排,除了惊讶与赞叹之外,还有—份在年轻的日子里所没能察觉到的,一份深深的信服与感激。</h1><h3></h3> <h1>暖分享徐志摩《两个月亮》<br>我望见有两个月亮:<br>一般的样,不同的相。<br>一个这时正在天上<br>披敝著雀的衣裳;<br>她不吝惜她的恩情,<br>满地全是她的金银。<br>她不忘故宫的琉璃,<br>三海间有她的清丽。<br>她跳出云头,跳上树,<br>又躲进新绿的藤萝。<br>她那样玲珑,那样美,<br>水底的鱼儿也得醉!<br>但她有一点子不好,<br>她老爱向瘦小里耗;<br>有时满天只见星点,<br>没了那迷人的圆脸,<br>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br>但这分相思有些难挨!<br>还有那个你看不见,<br>虽则不提有多么艳!<br>她也有她醉涡的笑,<br>还有转动时的灵妙;<br>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br>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br>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br>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br>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br>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br>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br>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br>一轮完美的明月,<br>又况是永不残缺!<br>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br>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h1><h3></h3> <h1>海蓝蓝、三叶草分享倪慧娟《团圆是乡愁》<br>1、2合: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佳节月高悬;<br>桂花飘香蟹儿黄,焉得几家共团圆?<br>&nbsp;<br>1、在老一辈的记忆中,中秋之夜就应该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地一起过节。皓月当空,一家人坐在月色下吃着香甜的月饼,喝着醉人的桂花蜜酒,欣赏天际那一轮明月,时光在这里做了短暂的停留,家在此刻是温馨的小站,温馨与甜蜜充满了每一个家人的胸口。<br>&nbsp;<br>2、在我的小时候,还不曾出远门求学,中秋节便是这样一个团圆的节日。那时的月光,每次想起似乎都是无比的温柔,就和母亲的目光一样,盛满了岁月的柔情。在一泻如水的月光里,父母、爷爷奶奶、哥哥姐姐,放下了一天的农活,一大家子人难得地把农活和学业放在一边,安静地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桌子上摆放着平时很难吃到的水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守着美好的夜晚。<br>&nbsp;<br>1、长大了,离开了家乡,有了自己的小家,如此团圆安宁的时光,便成了奢侈。每年的中秋,都盼望着一家团圆,如小时候那般承欢父母膝下,兄姐和睦,一家乐融。但每年的中秋,总会为红尘琐事之扰,身在北方想念南方的父母,也想念故乡的中秋。原来,不知不觉之间,团圆已经是一种乡愁,涩在心里,泪在梦里。<br>&nbsp;<br>2、团圆是一种乡愁,飘飞在故乡的路口。故乡的中秋,并没有特别的仪式,特别的是心中的那一份圆月下的圆满。听着爷爷奶奶讲儿时的故事,抬头望着高空皓月,想象着天宫里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生活尽管清贫却在这团圆的夜晚充满了欢乐。<br>&nbsp;<br>1、团圆是一种乡愁,飞跃在故乡的高空。儿时,也曾在城郊的朋友家参加过祭月拜月的仪式。香炉里点上三根烟,桌子上摆上几碟点心和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月饼,充满了诱人的香味。把桌子抬到楼顶的阳台上,对着高空的明月祭拜,许下孩子健康、诸事顺利的心愿。祭拜仪式完成之后,大家围坐在客厅,一边吃月饼和水果一边聊天。<br>&nbsp;<br>2、团圆是一种乡愁,飘荡在故乡的山野。故乡的桂花又到了飘香的季节,似乎不用深呼吸,便已可闻见那一份浓郁的芬芳。父亲在家门口种了一棵桂花树,每年的金秋季节,便能欣赏一树桂花的次第开放。桂花和中秋,总会令人想起因生活忙碌而被遗忘了的故乡,想起老家还有七十岁的父母,想起我们在外奔波无法团圆的遗憾。离开家乡以后的中秋,再无那种温馨、圆满的感觉。<br>&nbsp;<br>1、2合:团圆是一种乡愁,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再次涌现在胸口。</h1><h3></h3> <h1>朝霞分享《中秋节》<br>八月中秋的月亮<br>是最亮最圆的<br>月亮升起<br>撒下一片银灰<br>竹梢上<br>归巢鸟儿安睡<br>池塘里<br>鱼儿跃出碧光<br>水里一个月亮<br>天上一个月亮<br>天上的月亮在水里<br>水里的月亮在天上<br>人们聚在桌前<br>分享着圆圆的月饼<br>柚子长得是那么可爱<br>八月的桂花开始飘香<br>为团圆增加了一份愉悦<br>琴声悠悠<br>唱出家家团圆</h1><h3></h3> <h1>东方龙、木叶清香分享欧震《月光下的中国》     <br>男: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br>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 <br>在夜色里她银装素裹,仿佛无数雪花的绽放,<br>散发着  梅的清香  <br>女:在我的故乡,在江南的古镇,我曾经生活的那个老街  <br>就像一片茶叶,浸泡在如水的岁月里,即使到了子夜 <br>在银色的月光下,青石板上依然有异乡的游客<br>用稀疏的脚步独自品尝   <br>男:明月当空,其实无需举头仰望,只要透过柳树的发丝 看一看小桥下的流水,月亮就会与你脉脉对视 <br>让你感到怦然心动,让你情不自禁、流连忘返   <br>女:近处的长亭,远方的古道 <br>那些美丽的传说,真挚的友情、纯贞的爱情<br>那些倾国倾城的美人,那些临别折柳,相逢一笑<br>就像一首无谱的音乐,在月光下随风起伏。<br>男:我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月光下的中国,大河奔流 白浪溅起满天的星星 月光下的中国,长城巍峨  绵延万里的巨龙 砖的鳞甲闪着银光    <br>女:如果你站在城墙上,<br>还依稀可以听得到遥远的回声,那些兵器的撞击 <br>那些战马的嘶鸣,英雄逐鹿,万丈豪情,快意人生 <br>壮士报国,一腔热血化剑为犁 <br>男:五千年,仿佛就是一夜之间 <br>衰草枯杨淹没了多少王朝的背影 <br>明月清风中走来的是家国的兴盛    <br>女:再悠远的历史,折叠起来 <br>不过就是一本线装的古书  不必红袖添香  <br>男:因为在月光下会阅读得更加清晰  <br>因为月亮还是那轮月亮 千年万年她都始终高悬天空<br>女: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br>这个夜晚  我在北京,在一家酒店的房间  凭窗眺望  我感觉到了中国的心跳 <br>男:我看见了车水马龙流光溢彩 <br>我看见了月白风清一扫阴霾 我看见了崛起的城市万家的灯火  在月光下  做着同一个晶莹的梦  <br>我在憧憬着  一个纯净的崭新的黎明  诞生  <br>女:这个夜晚,在北京我为月光下的中国写着一首诗窗外的月亮正在上升,如挂起的云帆 驶入我的心海<br>男:今夜,我这一首诗<br>女:今夜,我这一首诗,献给<br>男:献给<br>男女合:月光下的中国!</h1><h3></h3> <h1>灰丫、木叶清香分享清代: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br>1、(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落谁家。唉·····)<br>&nbsp;<br>2、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br>&nbsp;<br>1、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br>&nbsp;<br>2、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wan)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br>&nbsp;<br>1、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h1><h3></h3> <h1>飞鸿分享季羡林《月是故乡明》<br>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br>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br>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br>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br>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br>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br>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br>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br>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h1><h3></h3> <h1>墨艺分享《中秋月夜心似水》<br>  人,不可能不恋旧。尤其是中秋之夜。<br>  当一轮浑圆的皓月浩然升上天空时;当爬山赏月的人们扶老携幼熙熙嚷嚷从你身边走过时,你会发觉自己其实已经有很多往事也在眼前流过一样,不经意间度过了多少个中秋,那总有几幕难忘的情景涌现在脑海里。具体的时间或许已经不那么明晰,但那场景很难在中秋之夜的喧嚣中抹去。人,其实是奇怪的动物,最狠心的是人,最恋情的还是人,一轮中秋月可以唤醒人们美好的记忆,比如那曾与自已相依的人;比如那曾有过的月光下的切切私语;没有人会怀疑那时情感的真切。以至于今天这中秋月光下的独白时,都觉得那年的明月好美好娇人。<br>  中秋之夜,赏月赏得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情感氛围。而情感的东西有“触类旁通”的联想。看那圆镜似的明月,你或许可以想对空中有些自问:她在那边还好吗?因为曾经有过的美好所以有这些情感的细微变化。很难说,这不是恋旧情结的表露。这种表露不是见异思迁的性情,实在是因为自己是个有血有肉的情感动物。这样一个中秋月夜,在内心世界里充满了情感,以独白的方式问明月问得心静如水透切清明,其实是一种情感上的升华。如果自己平时拍着胸脯说“我拿得起放得下”的话,那么在中秋月夜里还不能勾起你的一丝美好,那么至少能诠释这个世界没什么情感可言。<br>  我喜欢中秋月夜让我心静如水,我喜欢中秋月夜的那份矜持,她让我可以去回忆起某人某事某瞬间。就象自己是一个人世间的过客,中秋月夜时分也能在繁忙旅途上清理一下自己的旧行李也有几分依恋几分回眸。人,是不可能重访以前的情景,但中秋月却年年如此娇好洁白,它分明就是触景生情的信物。年年岁岁人已去,岁岁年年月照明。也难怪从古到今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那明月喻长久比永恒,大概出这份情思意切的坚贞;也难怪那首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得凄美动人娓娓而述情人的心声了。它如诗的意境或许只有在这中秋之夜的恋旧情结方更能透析人世间的真情流露。<br>  我喜欢中秋月夜里如水的思绪万千。人的性情在自然中的变迁与明媚月亮的永恒,那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写意画,秋风萧瑟,情随心动。自有意境绕心头。吃月饼讲月宫嫦娥吴刚的故事其实只是一种借题发挥的措辞。而真实的故事都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藏匿着,此时借中秋月夜的宁静释放出来别有那份柔情美感。<br>  我只想说,中秋月夜很美,真的很美。</h1><h3></h3> <h1>婉美、水刷石分享《我骄傲我是中国人》<br>男: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br>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br>我骄傲,我是中国人!<br>女: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br>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br>我骄傲,我是中国人!<br>男:我是中国人!<br>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br>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br>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br>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br>女:我是中国人!<br>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br>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br>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br>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br>男:在我的民族中,<br>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br>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br>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br>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br>我骄傲,我是中国人!<br>女:我是中国人!<br>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br>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br>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br>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br>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br>当掌声把中国的旗帜送上蓝天,<br>我希望,我是中国人!<br>男:我是中国人!<br>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br>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br>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br>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br>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br>当五大洋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br>我骄傲,我是中国人。<br>女:我是中国人!<br>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br>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住。<br>我就是飞天!<br>飞天就是我们!!<br>合:我骄傲,我是中国人!!!</h1><h3></h3> <h1>含笑分享&nbsp;余光中《思乡》<br>今夜, <br>妈妈的手抖落了 <br>九天的星星,月亮&nbsp;<br>也在妈妈的手里 <br>悠悠晃晃。 <br>今夜的儿时,骑在牛背上的我, <br>听妈妈说: <br>月亮是银色的牧笛, <br>月饼是画在天上的月亮。 <br>映在眼里。 <br>今夜的少年,站在老井旁的我, <br>听妈妈说: <br>月亮是金色的辘轳, <br>月饼是落在井底的月亮。 <br>掬口入心。 <br>青年的我,志得轻狂 <br>离开了故乡, <br>妈妈说: <br>捎上牧笛, <br>想家的时候, <br>吹一曲家乡的月光。 <br>今夜,月色如华, <br>岁月如华的我, <br>接过妈妈手中的星星 <br>和月亮, <br>妈妈说: <br>儿啊,喝吧 <br>家乡来到你的心房。 <br>哦, <br>原来这是一碗那口 <br>老井的水香。</h1><h3></h3> <h1>汤汤分享《中秋的月亮》<br>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每个故乡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月亮。每逢佳节备思亲。在这月圆之夜,我要把所有的思念都拿出来,认真排列,细细丈量。把所有的祝福都托付给温暖的月光,让她把亲人的天空全都照亮。今晚不妨来点白酒,尽量把酒杯碰响,就这朦胧的月光、淡淡的花香。让月光和美酒合在一起一饮而光,顿时心里好像燃烧一样。使我在这陌生的城市里找不到方向。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亮。但是这轮月亮啊始终没有走远,一直 以直在我心上,久久地安放。</h1><h3></h3> <h1>窗外的人分享李白《将进酒》<br>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r>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br>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br>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r>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br>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br>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br>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br>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br>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br>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br>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h1><h5></h5><h3></h3> <h1>“三人行”读书分享第五十期:西湖邀月(2019.9.15)</h1><h1> 九月十五日的西湖分享场地是露天的,查天气预报,有雨,有雨,有雨,怎么办?最初考察的场地有可能用不上,那就再考察吧,九月十四日,窗外、月影、木叶又一次去到西湖边,查看雨中分享的备案现场。好在预案做的好,九月十五日一天的淅淅沥沥的雨声一点没有影响大家分享的心情,坐在亭子里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