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家乡位于肥东县的中北部,坐落于蔚蓝的众兴水库东侧,距离县城十几公里。在我年幼的记忆中,家乡的路一直伴随着泥泞、崎岖和辛劳。</h3><h3> 记得十来岁的时候,村里还没通上电,家中的米吃完了,父亲便用平板车拉着三四袋稻子去邻村的加工厂加工,一路上大多是上坡,路也是高低不平的土路,每上一个坡,父亲都使足了劲倾斜着身体往前拉,年幼的我也在后面用力推车,车颠簸不稳,我也随着左倾右晃,一个上坡下来,早已是气喘吁吁,心脏怦怦跳,那时的我,幼稚的希望路是平的,没有上下坡。</h3><h3> 过了两年,父母亲决定翻盖房子,托在合肥工作的表伯订购了两万块红砖,一个炎热的夏天,三辆大汽车送来了红砖,却只能停在离家一公里多的马路上,找人帮忙卸了车后,只能用平板车一趟趟的往家里拉。那时的我,希望路能宽点,让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我的家门口,可以省去父母亲多少辛苦。</h3><h3> 小学五年级那年,一场大雨过后,我赤着脚去邻村的小学上学,一不小心大脚趾被碎玻璃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还强忍着去了学校,那时的我,希望有一双胶鞋,希望有一条石子路,不再泥泞。</h3><h3> 上了初中后,学校离家六七里路,平日里都是步走,有时一天跑两个来回。有一天上学路上,前去县城的一个远房的堂哥用自行车载了我一段路,虽然颠簸,却觉得新鲜,觉得畅快,从那以后,我非常希望能有一辆自行车,让我少走些路。</h3> <h3> 转眼间上了高中,父母亲为照顾我上学,举家搬迁至梁园镇务农,离学校约两公里。那时的路还是土路,远在外面打工的哥哥给我买了辆崭新的“金狮”牌自行车,骑起来洋洋洒洒,感觉美极了。一天放学的路上正赶上暴风雨,地面上的泥土已经被雨水打湿,着急赶路的我全速骑行,一不小心,车打了滑,我摔在了地上,扭伤了脚踝,不能走路,我以为脚断了。</h3><h3> 大概1995年那年,门前的路开始修起了石子路,当一车车砂石轰然倾倒在路上,当压路机轰隆隆开来开去镇压路基时,我总会站在一边围观,似乎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的,那确实是一项关乎我以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生活的伟大工程,从那以后,我上学的路不再泥泞。</h3> <h3> 工作以后,梁园至县城的合蚌路是我常年往返的必经之路。那时的我年轻活力,经常骑自行车回家,约一个小时路程。路边的自然村与公里碑都熟记于心,如:新庄小学,塘林桥,刘户,花生场收费站,路口,油坊岗,邓岗,然后到梁园,有时风大,迎着风骑车累了时便数公里碑,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坚持下去,因为家就在前方,家是我坚定不移的目的地,有了家的指引,再远的路也不算漫长。</h3><h3> </h3> <h3> 结婚生子后,我常常带着妻儿坐农班车回老家,混乱的车厢,拥挤的人群是我最深切的感触,有时被挤至车后,甚至担心下不了车,节假日更是坐不上车,于是跟私家车,坐黑头车,再不行就只有打出租车,路虽然不算远,但也挺折腾人的,那时的我,常常希望能有一辆自己的车。</h3> <h3> 近几年来,随着乡村道路的快速建设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梁园老家门前修的那条石子路后来被修成了水泥路,去年的春天再次被修成了两车道的沥青路,连公交车都通到了家门口。当年的土坯路上的人来人往,变成了如今的车来车往了,而我也不甘落后,学了驾照,开上了车,但却时常遭受堵车之苦。</h3><h3> 而今,合蚌(相)路拓宽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条崭新的康庄大道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交通状况将大为改观,届时,家不再远,车不在堵,路不再漫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