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幸福在希望的乡村小路上

潇湘湘女.徐银秋

<h3>岁月流金:幸福在希望的乡村小路上</h3><h3> ————家门前的那条小路</h3><h3> 文/徐银秋 2019.09.16 天气/晴</h3><h3> (一)</h3><h3> 秋天的夜晚终于凉了,夜空里中秋过后明月悬挂在城市的上空,一丝晚风吹过,卷起了我的裙摆,窗前的黄叶轻轻地落在我的手臂上,脚底下一地残红。于是觉得秋终于来了,那一地的落叶像极了一地相思。我相思谁?总觉得眼前的城市并不属于我,尽管我已在这座城市蜗居十年有余,心还是属于家乡。这对于异地他乡的游子来说,家永远是家,家门前的那条路永远是归来的方向。这是任何一个未曾离开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感情。我从未曾感情泛滥,矫揉造作。这些年来,我只身闯荡江湖,那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谁又能理解?也许只有跟我一样背井离乡的人才会感同身受。</h3><h3> 我并不思念家中的土味,而是想着家门前的那条马路,每每思念时,家门前的那条马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万千的思绪,魂牵梦萦,从这里踏上归途………家门前的那条路在印象里无限延伸…………</h3><h3> 我家住在大山深处,但并不偏僻,大山里辽阔的土地上住着熟悉的父老乡亲们,在马路的两旁,小洋楼威武地矗立在大山脚下。马路很宽,足以两辆大货车并排穿过,一点都不觉得拥挤。一路走进去,山如眉黛,群峰环绕,峰峦如聚。蔚蓝的天空下,脐橙树精神抖擞地生长在道路两旁。脐橙树地里干干净净,毫无杂草丛生。这时你便觉得村庄里都是勤劳致富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你不难想象,这里的人们给你一种克勤克俭,勤劳人家的形象。脐橙树是村子里的支柱产业,而躺在脐橙树中央的马路,不记得何时为它们而诞生了。</h3><h3> 犹记得很多年前,我现在走在脚底下的这条马路,曾经是一条泥泞的泥巴路。“晴天一尺灰,下雨三尺泥”,这是我对家门前这条路最深的印象了。我家还好,不需要爬到半山腰上,就在马路边上。以前就在稍微宽点的大路边,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h3><h3> 那时候没有马路,就连一条宽点的石沙路都没有。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山路十八弯通向村口,每逢下雨的时候,我穿着靴子,打着雨伞,翻山越岭去新渡村老子山村里的学校读书。学校很远,我需要爬过两座大山,或是穿过一片又一片的田野,才能到新渡小学。那时候教我们的书的老师都是村里的文化人,他们一边务农一边给我们上课。印象最深的是徐景合老师,他严谨治学,十分苛严,从不允许学生迟到,不然又要一顿臭骂。我们惧怕他,从不敢迟到一分钟。因此,下雨天或者冰天雪地里,我们闻鸡起舞,早早地吃了早饭紧赶慢赶冲进教室,教室里书声琅琅,只见他早已坐在讲台上眼神十分凌厉的看着进去的学生。大雨天或是大雪天路不好走,我们却从不敢有什么理由跟他解释。因为他也一样,十一路车穿过了窄窄的田间小路来到学校。若是碰到他心情不好,还需要回家干农活,往往欠了作业的我们就需要“留学”了。等到他想起教室里还关着学生,我们很有可能披星戴月走在家门前的那条你泥巴路上。听着夜晚田野里的虫子和青蛙唱着曲儿。</h3><h3> 田垄里的路很窄,一不小心一个趔趄,四脚朝天,人仰马翻。夜晚的星光灿烂,月亮挂在了枝头。你别觉得浪漫,这时候,我们肚子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可没心情欣赏这田园月色。年龄幼小,哪知道什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约会。双脚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巴路上,偶尔路边一根恶毒的枝条划在脸庞,心中的恨意油然而生。却无可奈何,明天还是一个明日复明日。贪玩的孩子的心作业照样欠,书一如既往没能背诵。一路走一路停,几个小伙伴们终于走到了家门前,家里的大黄狗迎了出来,老屋的电灯泡已经亮了起来。母亲一手提着猪食一边拿着棍子,劈头盖脸问我:“又被老师留到了!你这个不听话的…………”</h3><h3> 父亲也在一边火上浇油:“总是被徐景合留到,还有哪个?我晓得,不要猜”</h3><h3> “老祖宗都被徐景合骂了十八代了………”祖母也在一旁煽风点火。记忆里唯一被家长处罚最狠的一次。一边打一边骂一边站在家门前的小路上。老黄狗忠心耿耿的陪着我看天上的星星。时隔多年,记忆犹新。</h3><h3> 是啊,怪不得父母下狠手。大山里的孩子,从小都是立志出山,脱离农村,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风里来雨里去,所有的汗水不就是为了我们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不再守着祖宗的基业。</h3><h3> 家中几亩薄田,几分薄地,父母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在家门前的路上来来往往。</h3><h3> 夜晚时分,双抢秋收时节,父亲打着手电筒从家门前的小路上走在田野里放水,灌溉水稻田。家门前的这条路很长很长,父亲打着手电筒,在夏天的夜色下,显得星光点点,直到消失在夜色里。母亲也陪在我身边,打开门,我一边安静的做作业,一边偷偷地看着家门前的小路,心里想着,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我不是盼望着父亲回来睡觉,而是惧怕着父亲的威严。</h3><h3> 在农村的夏季,只听见田垄里青蛙的叫声。那时候,父亲一边田垄里看水,一边稻田里抓青蛙。小时候的农村,那个时代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抽空抓青蛙为的是我们补充营养,打牙祭。因此,夏天的晚上我既惧怕父亲回来教训我又盼望着父亲抓来青蛙,一顿美食。心中五味杂陈的心情想着父亲从家门前的小路上回家。这种记忆我不曾淡忘。</h3><h3> (二)</h3><h3> 山里的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村里也一样,农民的淳朴敦厚,勤劳老实,总是用收回来的粮食瓜果换来经济。犹记得,那些年,父亲秋收时候,肩挑背扛去县城卖米,卖脐橙。那时候,脐橙还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农田里以水稻为主。小时候,种田的农民需要向粮食局交粮。我记得曾经跟父亲去了县城几次排队交粮。父亲挑着一担谷子从家门前的小路上走去村口。村子里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只能到汤家亭路口才能坐到进城的三轮车,若是碰上四轮车就得恭喜自己好运。</h3><h3> 村里还处于温饱年代,父亲总是叹息地自言自语道:“要是以后通马路多好!”我们还小,压根儿没想过有一天村里通了宽阔的乡村公路。是啊,饱暖思淫欲,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村里的老人从没想过有一天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环绕在屋前屋后的山坡上。如琴弦一般在村子里的这架古琴台上。</h3><h3> 90年后,我不记得哪一年,村子里来了施工队,在村子里丈量尺寸,规划马路。只记得很多年前,我读书回来的时候,看到一群群挥舞着锄头,用石灰划分路线。最初的马路都是村里集资集工,没有机械,父老乡亲们肩挑背扛,一锄头一斧头地硬是挖出来一条还能通车的马路。说是马路,不过是比小路宽点的大路罢了。路面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鹅卵石。每逢下雨,被山水冲出来的泥土掩盖了这条马路显得山高路滑。哪儿还有马路的影子?晴天一到,一两三轮车或者小货车开过,马路上尘土飞扬,顿时马路边的行人灰头土脸。莫说这了,住在马路边的人家,整座屋子被灰尘蒙盖。于是有人家幸灾乐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住在马路边有什么好,吃灰!”!</h3><h3> 时代在变,人心向上,乡里人家追求富足的生活,脐橙树已然慢慢地成为了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脐橙的产量出来了,马路似乎也随之变化。</h3><h3> 要想富先修路。村民们达成共识,开始思考着把村里的脐橙树送到全国。我也不知道何时,家门前的那条马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公路。去年回家,母亲告诉我,村里还在拓宽公路。家家户户马路直通家门前。是的,政策没有食言,今年母亲告诉我,新建的马路比原来宽了很多,村里也正在修建水渠。父老乡亲们的积极性很高,时代带来的富足感一直在召唤着村里人努力建设的欲望。他们已然把时代的号角吹响,互联网走向了每家每户。如今脐橙运输全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村里人的理想把脐橙走向世界。从而更多慕名而来的商人便会来到村里。</h3><h3> 我大胆的去想,过去连接村里村外的信息靠着最原始的人工传信,走出村口,是那一条几百年不变的乡村小路,家门前的那条古老的小路摇身一变,仿佛巨蛇蜕皮成龙一般,成为了乡村里腾飞的巨龙。路焕然一新,村里村外连起来的它不仅仅是一条马路,而是山里人家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致富之路。人们敢想敢做,泥巴路变成了马路,马路成了水泥公路,信息时代的四化建设新农村,人们建设的又岂止是马路,还有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公路,相信不久的一天,全面实现信息化时代即将到来,乡村信息化都将成为了现实,这需要一批互联网信息人才。它像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一样,照亮了家家户户村里的世界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h3><h3> 我们从过去走来,走了这样一条路,走过了不同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在祖辈们的建设下,走出了大山,但还不够,世界永远在变,需要我们年轻人用知识和文化把村子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曾经的老师老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们是我们人生的指明灯,他们是村子建设的功臣,是他们把我们送出了大山。</h3><h3> 家门前的路变了,但人心不能变,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从大山里走出,也将从外面走回去。踩在曾经的道路上,欣赏着祖辈们用汗水换来的绿水青山!或是听着叶佳修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h3><h3>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h3><h3>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h3><h3>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h3><h3>荷把锄头在肩上</h3><h3>牧童的歌声在荡漾</h3><h3>也或是聆听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岁月流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告别了过去,眼前的青山绿水之间,是一条蜿蜒盘旋,绵延不绝,充满希望的幸福的阳关大道,太平盛世,国泰民安!</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