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广东徐闻县锦和镇的城内村,留存一座古代的城堡遗址——锦囊所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虽说是遗址,但村中仍有诸多的古迹,像四合院式的民居、祠堂、古庙、古井、石狗、碑刻等。据清宣统《徐闻县志》记载:锦囊所城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安陆候吴杰创建,城周围四百八十余丈,高一丈八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台大地震,城崩,指挥冯万春重修。古城堡原有东、西、南、北四大城门,城东南面向大海。城堡是一座用长方形条石垒砌而成,城墙高6.5米,厚5.3米,周围长1743米。城池长2318米,宽20米,各城门建有城楼,城墙外有壕沟。城垣四角还建有瞭望台,方便对敌侦察、射击和守御。从规模和功能上,可见锦囊所城是明代南海前哨的海防要塞。然而,因清末民初时期遭受匪乱、战乱、文革的洗劫与火烧,导致城楼、城墙和大多建筑物被毁。现残存大部分是墙基,北门仅遗存一段城墙。城内仍存留很多条石、青砖、灰瓦、粗瓷器残片等明代遗物,依然展示着古城堡建造规模的雄伟和巧夺天工及古人的聪明智慧!</h3><h3></h3> <h3> 锦囊所城,也称锦囊千户防御所城。遗址地势较高,处于一片土丘之上。据明《广东通志》和明万历年间《雷州府志》中的记载:“明雷州府属三县共设海安所、乐民所、海康所和锦囊所四个千户所城”。当时雷州半岛的军事建置是实行“卫所制”军事防御体系,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雷州半岛各地就形成了“一卫”和“四所”的战略格局,“一卫”即“雷州卫”,下辖包括“海安所”、“锦囊所”、“海康所”和“乐民所”等4个千户防御所,分别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府的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境内。其中海安所位于雷州半岛南部,海康所和乐民所都位于西部,只有锦囊所是全雷州半岛的防卫所城中唯一位于东部面临南海浩瀚之滨的。而明《雷州府志》上的对锦囊所的地理位置和机构设置,也有详细记载:锦囊所城在“本府徐闻县境之东一百二十里,为雷州半岛东部畔南海海域唯一的千户防御所城,当时锦囊所城内设有守御所公署、社学等”。</h3><h3></h3> <h3> 关于“锦囊所”名称由来,要追溯其修建的历史和背景:元明清时期,广东南部濒临大海,其海域面积达164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绵长,全省海岸线居全国之首。这些无数水道纵横交错、可以藏身其中的海岸线和大大小小的优良港湾,也为倭寇海盗生存提供了最适宜的地理环境,常为倭盗匪聚集的场所。明末清初时期,科举文人出身的将官、国防学者程含章(先后担任过当时广东雷州府海防同知兼锦囊所千总、锦囊水师参将和海安营水师副将)曾多次急件上书朝廷中央的奏折里说:“顾不讲乎守之道,濒海四千余里,可胜守乎?择地而守之,则顾此失彼;逐段而守之,则备多力兮,兵家所忌,恐非万全之计。”再加上历代从浙江、福建而来的倭寇及安南海寇的影响,广东当时不得不加强其东路的海防建设。而锦囊所城一带在中国大陆地区靠近南海东南部,左控高、雷、广府,右扼钦、琼、廉和安南,其海湾深广,环郡大洋风涛千里,皆盗匪渊薮。其既要防止冲破东路而来的倭寇,又要预防由西路而来的外国势力,其哨探和兵防难免要特别加强,所以锦囊城从明初始就修筑防御工事。在明《嘉靖东南平倭通录》上也有记载:明朝廷为加强海防“量地远近,置卫筑城,水陆设防”。另外,锦囊城名字由来也流传着传奇色彩:相传,吴杰建城之时,无石筑墙,心内异常焦灼,一夜刚好人梦,梦见一老人拄杖而来,献上锦囊一个,打开一看,上有文书“城西一隅,土下有石,揭土取石,石可砌城”。翌日吴杰命人查勘,果应此言,以后建城成功,安陆侯吴杰遂取城名为“锦囊”。</h3><h3></h3> <h3> 锦囊所城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曾一度是比较繁荣的墟集。据《粤闽视纪略》所记:“锦囊所城,东有港,小舟行十里出大洋,有新寮岛,此港又可通通明白鸽寨。”可以说锦囊所城为当时雷州半岛东部的交通要冲,由于商船从海南、北海等地经锦囊到西营及广州等地,这里曾一时商贸繁荣,人来人往。从军事角度来讲,从明朝廷开始就对锦囊所城的建设十分重视。明《徐闻县志》提到:“明守御所千户赵兴琳置锦囊水师参将府,调千户一员,拨各所军三百名守御,置有屯田”。清朝高宗乾隆年间敕撰的《清皇朝通典》的卷七十二中记载当时驻扎锦囊所的兵力为“千总二人,把总五人,兵员六百五十一名至七百参十名左右……”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到,锦囊守御所的设立和不断加强标志着其在雷州半岛东岸一线军事指挥地位的确立。作为一个“千户所”,这里还驻有六七百多官兵,加上锦囊所城本地和流动人口,可见其热闹繁荣景象,并不比今天的锦和镇墟逊色。</h3> <h3> 锦囊所城从明初开始存在,其间几经兴衰荣辱,其中最为清晰和震撼人心的是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所城遭受的那场史无前例的雷州半岛匪乱浩劫。据《徐闻县志》中的“匪乱”一章记:“民国7年(1918年)7月,雷州著名匪首李福隆等五股盗匪盘锯徐闻锦囊所城,由于锦囊墟是明清时期朝廷千户所城遗址的所在地,也是当时徐闻县内的大墟集,匪徒放火烧毁了这个大墟集,据说烧了足足数天数夜大火仍未熄灭,整个锦囊墟和锦囊千户所城变成了一片残垣断瓦……”尽管历经磨难,但不可否认的就是,明清时期,朝廷在锦囊所城的大军所设立社学教育却极大带动了雷州半岛和徐闻当地教育的发展。据有关史料所记载,明代官方学校自上而下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和“社学”,军方的学校叫“卫学”,民办的有“义学”,在叫法上除了“义学”外,还有“精舍”、“义斋”、“书屋”、“书舍”等。锦囊千户所城的社学的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社学的塾师一般都是防御所城官兵的家属或外聘的,而教育经费有来自“学田”的收入和墟市的租税作为保障,这为当时南荒之地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当时四乡八里的学子都齐聚来到锦囊所城的社学就读,使当地的学子也可在这远离朝廷的南蛮之地学习到朗朗上口的中州正音和正宗的礼节。</h3> <h3> 雷州半岛由于地处中国南疆边陲沿海,所以自元代开始,凡是有屯兵的地方一般都有屯田。清《雷州府志》和清乾隆《徐闻县志》中记载:锦囊所城,明洪武年间设千户所于此地,所城建成驻军后,采取了“以农养兵”的办法,命军三分守城,七分屯军食粮,屯田数量达87.13公顷。正所谓“以兵卫农,以农养兵,不坐食于农而农不困”。守城将士,屯田之兵,来自四面八方,或带家眷,或与当地妇女结婚融合。而防御千户所城的官兵,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在远离朝廷中心的荒凉之地搞屯田,必然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种粗、细粮和其它作物种子及先进生产技术,这又带动了当地农业技术的发展。</h3><h3> 总而言之,明清时期的军屯,对锦囊所城一带的开发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这对于研究边卫所屯田城堡文化以及雷州半岛地区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