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性——我们一起学经典之《中庸》第一章之二

🌴🌴碧海蓝天

<h3><font color="#010101"><h3>爸爸:“天命之谓性”,人性是在天人关系中形成的,有客观性、确定性的东西。人不是和与他对立的客观性直接同一的,人要有所作为才能和与其对立的客观性相统一。</h3><h3>这就是说,我,个人,自我,要提高自身修养,要有所作为,成就自己。这样的过程就是主观自我的客观化。你的行为要是对现实有所影响,在现实中起作用,那么你就是实现了自己。自我在起初,只是主观性的自我,没有现实性的自我,也可以说是抽象的自我,而实现,取得现实性的自我,才真正体现了人的本性,这又是人的主观性自我转化为现实性的自我的过程。</h3><h3>峰同学:爸爸,你这个太抽象了,我不大懂。</h3><h3>爸爸:人实现自己的具体内容,我可以给你举两个类型的例子,一种更侧重于精神方面,另一种更侧重于实践方面。在精神上,中国的孔子、老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的学说、思想。在现实上,秦始皇统一中国,毛主席带领人民解放了全中国,这是实践上对社会历史有重大影响的。</h3><h3>峰同学:在实践上,桀、纣残暴统治,</h3><h3>爸爸:桀、纣是奴隶社会的统治者,他们的残暴统治分别被商汤、周武王所结束。奴隶社会发展到末期,由于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在各诸侯国比如秦、晋、齐、楚等等的强大上,造成了国家分裂,最后形成七国争雄的局面。</h3><h3>峰同学:七国之前,有多少诸侯国呢?</h3><h3>爸爸:孩子,你又问了个不可考的问题。你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爸爸学习,更偏重于理论方面,历史方面差一点,考古更差!史料记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春秋初期还有一百多个诸侯国,说法有很大差异。战国时期只剩下七个。这说明有很多大国兼并了周边的弱小诸侯国。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奴隶社会、诸侯争霸局面,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直到孙中山、毛主席,他们这一代革命家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新中国。</h3><h3>社会历史,或者说客观现实,就是这样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这些就是历史发展的实践方面,也经常......怎么说呢......有迹可循。而理论方面、思想学说的发展线索,探索起来更加困难。所以后文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是隐藏在背后的,微,是精微奥妙的——理论探索,是探索精微奥妙、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有关人的本质的学问。</h3></font></h3> <h3>“率性之谓道”一切行为都顺从人的本性之谓道。道,按朱熹,犹路也。也就是我们走的路。哲学也使用日常生活的用语,但是,用来表现更深刻的内涵。在我看来,所谓道,就是人性的实现过程。日常用语一经引入哲学,就超越了普通观念所表达的,获得了独特的意义。道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br>峰同学: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本活动园里有这样一个案例。杜某某,是家里的独苗,在家长的娇惯纵容下,成了一个喜欢打架、骂人、欺负同学的人。15周岁那年,杜某某因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送进了少年管教所,那一刻,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br>爸爸:这说明了什么?<br>峰同学:说明他“道”走错了。<br>爸爸:桀、纣无道,所以被社会所淘汰,商汤、周武有道所以能建功立业。这就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h3><h3>既然道不可离,那么又为什么有走错道的,又有无道的呢?这来源于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自身和其所创造的客观性的对立性质。人和社会现实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人被他所创造的社会关系支配,另一方面人也是自由独立的个体。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在发展中,社会关系越发展,社会关系支配个人的强度越大。人越是被他创造的社会关系所支配,人的自由的发展程度越高、越具有更充分意义。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就为个人行为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然而,当人脱离了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时,他的那种可能性或者成为无意义的,或者被社会所淘汰,像那个走错路的孩子、像夏桀殷纣。</h3><h3>峰同学:感觉好像人只剩一条路的感觉......</h3><h3>爸爸:人性是最复杂的东西,怎么会只有一条路呢?人的实现各有不同,有的人成为领袖,有的人成为商业精英,有的人成为淳朴的农民,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那里过的很好、很幸福。发展带来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也使人生更丰富多彩。</h3><h3><br></h3><h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前面解释过了,那么,为什么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为什么“慎其独也”?道是客观的,自我、单个人,是主观的。天下国家,是人的群体性、社会性。道所体现的就是这些客观的东西、人的本性——这甚至是和我们个人对立的。一个人,脱离别人或者只顾自己的自私的人,一个孤独的人,不能实现什么功绩,对吧?甚至做学问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也需要别人帮助,起码学习的开端,认字等等,是需要别人教的。即使获得了自己研究的能力以后,也是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对不对?所以,独自一人不和他人发生关系是不行的。是故“君子慎其独也”。<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 <h3>“喜怒哀乐之未发”,是说喜怒哀乐尚在我心中存在,这可以称为潜在存在,凡是潜在的,就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发出来,就可能过度或不及。“发而皆中节”,发出来没有过度或不及,就谓之“和”、和谐。这里所体现的也是人自身和他们所共同创造的客观现实、社会历史的分离和对立,所以人性发展到如此复杂的地步,他的潜在和实现都有了充分的意义,人相比较动物式的和自然的直接同一截然对立,以至于我们个人只有努力成就自己,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h3><h3><br>“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按朱熹,“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圣人修道设教,必致天地各循其位,万物各遂其生,人物各得其所。古代哲学思想往往夸大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武王、周公曾经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了古代社会的小康图景。像武王、周公那样治理天下,是孔子心中的理想。而古代社会事物发展的真实情况是:天下分裂,经过春秋、战国的激烈战争,最后秦始皇以暴力统一了中国。可见,社会历史进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