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5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 , 在行影天下郑总的组织和第一摄影网杨老师、杭师大林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飞赴柬埔寨暹粒市游览了著名的吴哥古迹。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古迹是由公元9—15世纪统治高棉的真腊人(据传说最早多数源自中国,两千多年前开始建国)所建。 公元 12到13世纪是吴哥王朝的鼎盛时期,其势力远远超出今柬埔寨领土, 是当之无愧的中南半岛大帝国。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古迹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 12 01 年前后历时400余年。公元1431 年,暹罗军队入侵后, 吴哥遭到严重破坏, 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废弃,埋没了400多年。直到1861 年, 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才在原始森林中无意间发现了它,并著书推介,才使世人关注起这个神秘的地方。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古迹现存600多处,分布在面积 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小吴哥、女王宫、奔密列等是其主要部分。 1992 年, 联合国将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 是我们此行下塌的当地四星级酒店—太平洋酒店 。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大吴哥。大吴哥通王城是高棉王国最古老的都城 ,占地近10平方公里。它的建筑布局遵循了须弥山被海洋包围的惯例, 外层环绕着100米宽的护城河,周围有8 米高,12公里长的城墙 , 并有5 座高 20米,以象鼻作为装饰,顶端有 4个巨大的观音菩萨头像(四面佛),面对着东南西北4个主要方向的城门。 每扇门前都排列着 54个天神像和54 个恶魔像,这一设计借鉴了印度教中毗湿奴搅乳海的主题。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座 城门,分别是南门、东门、西门北门(这四门通巴戎寺)、胜利门(通王城) 。图中的是南门,它是目前维护最好的一座城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戎寺位于吴哥通王城的中心位置,它距各个城门都是1·5公里的距离。巴戎寺是按照印度教和佛教理论中的“须弥山”的概念建造的, 它代表宇宙的中心,四周的护城河代表海洋, 巴戎寺建筑在三个平台之上,一层层向上拔高,每一层平台的四周均有廊,廊内刻有精美的浮雕,廊道转角及居中的位置,都建有高出廊道的塔楼。上到第二层平台的廊道墙上刻有许多佛经故事里的人物,有猴子脸型的、猪脸型等等。走上第三层平台 ,这时第二层平台佛塔上的四面佛与我们齐平,仿佛置身佛塔的包围之中 。此时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一下子感到佛与我们分外亲近。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戎寺是由一组共49座小宝塔围绕中央尖塔构成的建筑群。三层建筑中包括圣殿、修道院和藏经阁大大小小的庭院共有300多间。神奇的是不论游客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塔尖上被誉为“高棉微笑”的四面佛,而要想进一步亲近佛陀,你就得下定决心,不辞辛苦一步步征服陡梯,登上最高层。 </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棉微笑: 巴戎寺本身49座佛塔,加上 5座城门上的5座佛塔,一共是54座佛塔。每个塔顶都刻有高近3 米的四面佛像(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了慈悲喜舍四种无量之心,其中喜悲皆不形于色,表情安详,却又各不相同)总共是216个佛像,每个佛像头顶是盛开的莲花。 这 54座佛塔,代表当时吴哥王朝54个下辖省的诸侯。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4座佛塔上的四面佛中,那尊最高、 最具神秘色彩, 面带被人们称为典型“高棉微笑”的佛像,据说是修建巴戎寺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又译为加亚华尔曼七世)的面貌,以此代表他是佛陀在人世间的代表。之所以其微笑与其他佛像不同, 是因为这位国王在一次接受臣民的亲吻后染上了麻风病, 终生为这种当时的不治之症所困, 所以脸上浮现的是苦涩的微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戎寺内雕塑着许许多多的仙女, 她们的神态、面容各不相同,有的安详,有的雀跃, 有的矜持,有的奔放 ;而且她们的衣着、头饰、面部表情与小吴哥窟的相比也不同,尤其仙女的乳房比小吴哥窟的仙女要小许多 ,这说明吴哥王朝早期的君王与后期的君王在审美观上,有很大的差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宝贝,我们到佛爷的圣体中去合个影。这图中的一家三口, 显得兴奋、愉悦,但愿佛菩萨的保佑能灵验。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戎寺等吴哥古迹中,还有个最让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建筑中巨大的石块,在当时没有任何起重机械设备的年代,是如何堆砌上去的?而且妙得是只用石砌的方法,没有任何的胶粘材料,竟能屹立千年,任凭风吹雨打而不倒,有的石块接缝处严密得连纸片也插不进去,不用手摸还真感觉不出,它的工程质量竟比现代的钢筋水泥还牢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佛教信仰和佛经文化深入人心,在官方和民间都有重要地位。同泰国一样,依照传统柬埔寨 的男子不论地位高低,一生至少出家一次,时间最少3个月,以报佛恩,之后方能在社会上立足。柬总人口 85%以上信奉佛教,家长都鼓励子孙削发为僧,一个家庭有人出家当和尚是一件荣耀的事。僧侣在柬拥有特殊地位,在柬只要穿上袈裟,就被视为不可侵犯的人,不可拘捕,不服兵役,也不纳税;经剃度当过和尚的人,还俗后在就业、婚姻等方面都有优越条例的保障。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这几个年轻和尚也玩起了时髦, 有个徒弟正在用手机给师傅拍照, 为师傅留下吴哥美景前的倩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中宫殿:空中宫殿原名金角山 , 虽然名为宫殿,实际上并非王宫,王宫在空中宫殿东北约两百米处,因是木构建筑早已不存。根据我国宋代、 元代的史籍记载:当时的吴哥王宫极为华丽,镶金墙壁,地铺银砖,王宫的大柱都雕刻佛像,国王的五香宝座镶嵌七色宝石。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中宫殿由三层长方形须弥台,重叠成金字塔形,象征须弥山的高大、庄严。各层须弥台的四角,都装饰着狮子和大象,须弥台由红土砖块砌成。 空中宫殿顶层须弥台中央,原有金宝塔一座,传为国王的寝宫。国王每夜必到金塔中去睡眠,金塔中住着高棉人奉为神灵的九头蛇精,夜化女身与国王同寝交媾,虽王后也不敢入内,二鼓国王方才能出来与王后同寝。如蛇精一日不见,国王死期将近,如国王一日不去,必有灾祸降临。金塔虽早已不存,但美丽的传说却口口相传至今。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中宫殿的建筑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真腊(柬埔寨)国人奉蛇神为神灵,高棉语中的“吴哥”,即来自梵文 naga,即蛇。</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斗象台:斗象台并不是让几头大象在这里斗殴打架,而是吴哥国王在这里检阅军队、观礼、以及观赏斗象表演的地方。斗象台坐西朝东,气势惊人,南北长达350米,东西宽14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斗象台前面的广场,有几个足球场大,是斗象、练兵和军事表演的场地 。斗象台的四周,雕刻着无数姿态各异的大象,虽然有的已被毁,但仍处处透出昔日帝国的强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二生肖塔:站在斗象台上,目光越过东侧平台,穿过广阔的斗象场, 能看见掩映在丛林中的12幢红色的塔楼,此即有名的12生肖塔,从南向北排列的名称与顺序,与中国的12 生肖一模一样,也是从鼠开始,到猪为止 ,显然是受了中国汉族文化的影响。 但其生肖塔的用途则与中国迴异,每个塔内都十分奇怪而凶残地养着一群狠毒的蛇、虫,如臣民中有人犯罪, 而又不认罪时,就按人犯的属相关入相应的塔内,几天后才放出来。如犯罪嫌疑人全身而出,就说明他无罪; 轻伤者则罪也轻,死于蛇虫之口的自然是罪恶重大者。如此荒诞残酷的审判方法和刑典,实在是世所罕见。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王朝将斗象场与12生肖塔建在一起,一边是歌舞升平、兴高采烈、热闹狂欢的斗象表演,一边是毒蛇恶虫严惩罪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凄惨哭叫的场面。可见当朝者治国之良苦用心,真是佛法无边,回头是岸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二站是塔普伦寺。 它是阇耶跋摩七世国王(公元 1181 —1220年)为供祀母亲,而于 1186年兴建的佛寺。柬埔寨人,称它为“母庙 ”或“王太后庙”。当年它是一座拥有 18位高僧及3000多僧侣、祭司、 舞女,兼有庙宇和修道院双重功能的神殿。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年代久远,寺庙荒废破败一片狼藉,当法国探险家在幽幽森林中发现塔普伦寺时,整座寺庙已被高大的树木群所盘踞,看上去残垣断壁,阴森可怖, 后来经过考古专家、古建筑师、 园林工人长时间的整理维护,才得以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普伦寺有着许多精美的雕刻, 其中以仙女的造型居多。图中门楼上的花纹、小人儿历经千年沧桑仍栩栩如生。其精雕细琢的工艺,令人叹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普伦寺内的建筑基本上都已被毁坏,是什么力量能够破坏石头建筑的坚韧和耐磨呢?答案是种子和生命力。当鸟类吃了植物的野果后落在寺庙建筑上休息,未被破坏的种子随着带有腐蚀性的粪便排出,恰好落在建筑的石头缝里,依靠着那一点点微薄的营养和时间的耐心,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缠绕着寺庙的梁柱,撑裂了坚固的石头,伴随着风化和雨水冲刷将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消解融入大地。我们今天看到的塔普伦寺中的树与石,已进行了千年静寂无声的战争。塔普伦寺中生命力最强,破坏性最大的, 是图中所见的此种,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普伦寺到处可见盘根错节的大树贯穿寺庙建筑的情景,考古专家为了让游客明白这些大树是如何控制、 摧毁这座寺庙牢固的古建筑,见证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在修建时,故意留下了一些大树凌墙的场景。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6年,好莱坞大片《古墓丽影》中 有一个镜头明星演员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美女劳拉,从这里走出来。因而这个地方成了游人争先恐后拍照留念的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三站是洞里萨湖。 它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 又称金边湖。湖滨平原广阔、平坦, 长500公里,宽110公里,西北到东南横穿整个柬埔寨,在金边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它犹如一块巨大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柬埔寨大地上,是柬国的生命之湖。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旅游景点,洞里萨湖现在已成为越南难民的避难所。据说上世纪越南战争期间,有大约10000余人顺水到了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就在湖里住, 湖里生,越南战争结束了也不回家。 据柬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大约有500 条浮船,4000多人口长期居住在此,他们没有身份,也不与柬埔寨人为群,自己建立了水上超市、学校、 医院、教堂 、警察局……,变成了自成体系的小社会,也成了柬埔寨洞里萨湖的一道独特风景。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难民们见到游客,会划船靠近 , 向你讨要金钱、糖果、食品,得到后,会礼貌地表示谢意即刻离开。 图中即是前来讨要的一家三口,男孩身上缠绕着一条口吐红信子的大蛇, 小小年纪着实令人同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难民居住飘泊在水面的房屋 , 下面全都绑着竹子,想要固定的时候, 就抛下锚;想走了,就拉起锚, 随波而去。所以,在当地所谓的村子,实际上没有任何行政上或宗族上的约束。在任何聚居地,随时有船家加入,也有船家离开,自由来去,村子本来就是漂泊的,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洞里萨湖的水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游览洞里萨湖的主要目标,是观赏这里迷人的落日。我们上船的时候下午五点不到,天空看上去乌云一片,只偶露一点日光,心里不免有点打鼓,会不会运气不好,白跑这一趟 。 时间在忐忑不安中流逝,正当我们翘首期盼之际,忽然柳暗花明,刚才的乌云开始放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约下午6·12时,云层放彩,金黄色的夕阳映红了整个湖面,哇塞, 顿时船上无论男女老少,一片欢腾, 喝彩声、赞美语不绝于耳;照相机、 手机的拍照声 , 犹如机枪扫射,此 起彼伏,交汇成了一首美妙动听的 钢琴协奏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6·30时,原来金黄色的云层开始泛红转暗,水面也是一片暗红色。此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天空云层不断换色,真正是瞬息万变,水天一色。6·50时,洞里萨湖的夕阳之旅结束。大家从兴奋中回归平静,激动之余,皆感不虚此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洞里萨湖返回后,在当地的一家酒店里,我们边吃饭,边欣赏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柬埔寨文艺表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四站是吴哥寺,又称小吴哥,也叫吴哥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因此, “吴哥窟”成为了整个古建筑群的总称 。吴哥窟是献给“梵天”的神殿,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整座建筑占地面积达195万平方米。它的精神源自印度神话中的“宇宙”概念,神庙以5座宝塔做主体,以65公尺高的主殿为中央 , 内部供奉婆罗门教的太阳之神毗湿奴神,当地人视他为地球的守护神。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窟不仅是吴哥王朝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柬埔寨人心系的圣地。因此 ,吴哥窟上的三座塔尖有如柬埔寨的标志,相继出现在国旗上、钱币上等等。 图中呈现的是尚带满天星斗的吴哥窟标志景观。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当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了,5点不到就摸黑打着手电赶往吴哥窟外景地 ,拍摄这里的美丽日出。不过当天运气不佳,没能拍到日出。</span></p><p><br></p><p><br></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凌晨,我和一部分摄友不甘心千里迢迢赶来,就此与日出失之交臂。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情,再次赶往拍摄点等待日出,奈何左等右等,太阳公公就是不肯赏脸。因当天要赶往女王宫,千等万等等不到结果,只能抱憾撤出。或许老天也为摄影人的虔诚所感动,正当我们撤出走到外围护城河一带,红彤彤的太阳突然升起,满天红霞迎来一片欢呼喝彩声,总算圆了梦,不虚此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的是小吴哥的主要入口处, 190米宽的护城河,紧紧环绕着这座巨大的寺庙,要进入小吴哥必须经过这座天界桥。一条长475米的七头蛇栏杆,从主要入口处一直延伸到中心庙宇。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寺的堂、佛塔、及附属建筑之间均有阶梯、扶栏、柱廊相连。整个石窟有佛像、莲花及其他人物1800余件 ,是东南亚主要的佛教圣地,与中国的长城、印尼的婆罗浮屠、印度的桑吉大塔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吴哥主干道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大藏经阁。图中的是右侧的大藏经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寺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为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 及以主殿中央塔尖为中心的5座尖塔如同一朵有5个花瓣的莲花所构成。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笔直耸立的主殿中央尖塔顶部的殿堂,据说代表宇宙的中心,也即神话传说中众神的居所“天堂”。上天堂的台阶陡而滑,若要攀登需聚精会神, 手脚并用地一步步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有一名法国女游客在攀爬中失足跌落而死 ,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修建了扶手 ,以免悲剧重演。从此,这里的阶梯也被称为“爱情阶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窟,是12世纪中叶吴哥国王苏利耶跋摩时期所建。吴哥窟坐东朝西,西方象征死亡,所以有些专家与研究者认为,当初它并非为佛教建立的殿堂,而是为国王建立的巨大陵墓 ,只是由于国王本人信仰佛教,因而陵墓的建筑风格带有高棉民族的佛教艺术色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中国有的文献记载来看似乎也印证了此类说法。元朝成宗皇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曾派遣周达观出师真腊,驻吴哥一年,归国后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称吴哥窟为“鲁班墓”,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 , 这似乎也证明吴哥寺乃是王陵。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吴哥的外城墙,长 1025米, 宽800米,一共有三层回廊,把中心庙宇围在中央位置。图中的是其中的一段回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古迹,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建造在热带雨林深处的古文明遗迹。 吴哥寺,全部用每块8吨重的石块砌成 , 没有使用任何灰漿或者其他粘合剂,工匠们仅仅依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就将它们叠合起来。不到实地不知道,到了实地真难想象古代真腊人,如何在连平常通行都困难的雨林中,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奇迹。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长期以来专家一直以为建造吴哥古迹的主要材料是石头,就象埃及的古金字塔和玛雅人的太阳神殿一样。然而最新研究却令人大吃一惊,原来建造吴哥的主要材料不是石块而是矾土, 用矾土做永久性建筑材料,迄今为止这还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例,而柬埔寨本地不产这种矾土。那它从何处来的呢?几经查找,则发现这种矾土竟然产自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弥勒县。 这里的矾土刚挖出来时,象泥巴一样柔软,可塑性很强,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的体积、规格和形状, 经过一定时间的磨炼和氧化后 , 就会变得象岩石一样坚硬,用作建材非常理想。至于古代真腊人是如何将大量中国的矾土运至本国,则已许成了个永远的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窟建筑的精美雕刻,是婆罗门艺术对佛教故事的生动表现,从中可见两种宗教文化对柬埔寨的影响至深。吴哥艺术与现代艺术竟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而那时欧洲文艺复兴尚未开始。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窟装饰浮雕丰富多彩,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令人目不暇接。最常见的是整墙的仙女,仔细观察这里的仙女与吴哥其他地方的仙女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 ,端庄秀丽;且每尊表情、容貌、 衣着各不相同。以千年前的雕刻技术, 能把仙女刻画得如此活灵活现, 真可谓鬼斧神工,世所罕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哥窟装饰浮雕除了仙女雕刻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题材,既有“乳海翻腾”的传说,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也有“神猴助战”神话,以及高棉人与暹罗入侵者的战斗情景等等。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门楼上方的浮雕,即是表现高棉人反抗入侵者的历史画面。这些精美的浮雕向世人诉说着吴哥当年的辉煌,而那些破损的雕像又昭示着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叹、唏嘘不已。</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五站是圣剑寺。 圣剑寺建于公元12世纪,是阇耶跋摩七世国王为供奉自己的父亲(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二世)而修建的。之所以叫圣剑寺是因传说中,阇耶跋摩二世曾给他的继承人一把 圣剑。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剑寺规模宏大,其长方形围墙长 800米,宽700米,通往寺庙有4条路 ,整个建筑是十字形,中心是中央圣堂,周边是由拱顶、长廊连着的东南西北四扇大门,门外则是漫长的甬道 , 再往里就是中央圣堂。在寺庙门口立着数尊手拿长蛇搅动乳海的修罗与阿修罗,在东西两边有一列长的砂岩石莲花墙,而莲花上曾经有佛像, 后因教派冲突被毁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圣剑寺东边入口处有一座两层建筑物,相传这就是原来存放圣剑的地方。它的圆形支柱,很像欧洲地中海的建筑风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的这位外国女游客,面对寺庙的精美雕像,流连忘返,正在聚精会神地拍摄,并仔细查看影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六站是塔逊寺:塔逊寺建于12世纪末,是阇耶跋摩七世国王为纪念骁勇善战的塔逊将军而建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七站是东梅蓬寺 。东梅蓬寺建于公元953年,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国王修建的一座祭祀祖先的寺庙。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梅蓬寺是金刚宝座塔形式的三层五塔结构,5座石塔代表印度神话故事中须弥山的5座山峰。寺中供奉的除了毗湿奴与梵天之外,还有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国王以其父母肖像为蓝本所雕刻的湿婆和雪山神女。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梅蓬寺是高棉王国的能工巧匠在长 7·5公里, 宽1·83公里的东巴莱湖中兴建的一座岛庙。如今湖水早已干枯 ,故高出地面数丈的东梅蓬寺,给人一种寺庙山的错觉。据说一千多年前,必须乘船才能抵达寺庙,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往日的东巴莱湖早已变成一大片农田。可以想象当年这座宏伟的寺庙,耸立在大湖中的情景是何等的辉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八站是龙蟠水池。 龙蟠水池建于12世纪,意为缠绕的巨蛇,缘于水池中。小岛上依照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上,有一个两条蛇神缠绕在一起的雕像。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蟠水池,原为医治王宫美人的寺庙疗养所。中间大水池的四方各连有一个小型水池,大水池中的水通过四个方面的雕塑喷口流入小水池。这四方是有讲究的,北方为象代表水,东方为人代表土,南方为狮代表火,西方为马代表风。当时在大水池的池底种满了各种有医疗作用的草药,待雨季来临,池内水涨,药水就会流入小水池中,而人们认为这四个小池中的药水疗效不同,所以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将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中。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龙蟠水池,也曾作为王家的疗养院使用,传说在炎热的夏天,国王、王后及后宫妃嫔常来此消暑纳凉。虽然王朝不存,曾经的圣水,如今也不再祛病救人,但它美丽的传说和迷人的风景,仍 然吸引大批游人来此发思古之幽情。</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龙蟠水池,要穿过一道长长的栈道,栈道两边是一大片荒凉的土地,地上有稀稀疏疏的树木和枯死的树桩及疯长的荒草,雨季后在充沛湖水的淹没下,经蓝天白云的辉映,美的令人窒息,是一个人间难觅的自然生态公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九站是巴肯山。巴肯山是吴哥西北1·5公里处的一座小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巴肯山顶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吴哥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顶的巴肯寺早已破败,它是一座象征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了象征符号,7层平台代表7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它是真腊人将王朝迁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 因此,被称作第一次吴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肯寺,是供奉湿婆的印度教寺庙。巴肯寺原有109座镀金的宝塔, 除顶层中央高塔外,下面6层共有 108座小塔,代表4个月相的108天。 这些宝塔按严格的几何图案对称地布置,顶层的5座宝塔,中央高塔在正中,四角各一个,如5瓣梅花。庙山的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20座,四道五层阶梯的每一道每一层,各1对宝塔伺立左右,共有阶梯宝塔40座;另有44座宝塔环立庙山四周。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 世纪中国元朝航海家汪大渊访问真腊时,曾称巴肯寺为“百塔洲”。沧桑巨变,世事难料,当年轰轰烈烈,气度非凡的“百塔洲”,今日除断垣残壁外,已只能从古代文献和想象中去追忆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巴肯山的目标,除了搜寻巴肯寺的古迹,主要是观看这里的落日。由于游客众多,山上容纳的地方有限,为确保安全,当地每天采取发号排队的方式,限制人数。因此, 我们一行下午4点不到,就早早登上了山,山上已经是人声鼎沸,人山人海 。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山上除了踏看古迹,就是耐心,耐心,再耐心地等待落日。直到6 点多一点,天空才始明显变化, 6·20 时, 云层已斑斓多彩。瞧,图中的云层是否像2辆坦克在运行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巴肯山是红土壤,残阳如血,当落日的余辉照耀山顶的时候,太阳像一个红色的绒球,温柔地散发出橙色的光芒,此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暖色四溢,幸福感油然而生。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各类人群。虽然面对亘古存在却 每日不同的落日,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感受,但相同的是大家都在虔诚地膜拜着万物之源的太阳。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落日的余辉,美丽而短暂。舍不得放不下,留不了也抓不住,然而夕阳无限好,依旧要告别,就像人生一样, 唯有抓住有限的光阴,才能享受无限的欢乐。</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第十站是女皇宫。女皇宫即女人的城堡之意,是一座印度教神庙。始建于公元967年的罗真陀罗跋王朝,竣工于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王朝,是由当时的国师亚那发哈拉和他的弟弟主持兴建的。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又名班迭斯雷寺,柬语的意思是谋求幸福,当地人之所以习惯称这儿为女皇宫,是因为在神庙的中央刻有许多“阿帕萨拉”女神像而得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是柬埔寨的三大圣庙之一(三大圣庙为吴哥寺、塔普伦寺、女皇宫),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 这里供奉着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另二大天神为毗湿奴和大梵天 )。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规模不大,整座神庙共有三层围墙来作区隔,最外围是参道,左右各有两座小庙,走道中央的外侧,是护城河,最里面的一层,则是主要的T 字形庙宇,现有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左右各一座藏经阁。右边说的是“湿婆爱神” —卡玛,化为灰烬后又再度复活的故事;左边则是刻画着 “黑天神” 也就是战神—克里希纳杀死 暴君甘刹的事迹 ;还有“诸神之王”—因陀罗骑着三头大象,降下甘霖,解除民间干旱的情形。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的设计别具一格,顺着一层层墙壁往里走,城门的高度是一层比一层矮,最里面的主庙大门高度也只有 108 公分,这是为了让信徒们前往膜拜时,个个都能卑躬屈膝,弯腰而入,展现了设计者的绝妙构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主庙的刻画,取自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訶婆罗多”的题材,图中的是猴王—苏格发在摩罗王的帮助下,杀死强敌巴林而取得王位的神话。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处处都以红色的石墙,生动的故事,精美的雕刻,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使人欲步又止,看了还想看,难以割舍。</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整个用赤红色的砂岩建筑而成,色彩艳丽,雕刻精美,在整个吴哥古迹中称得上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建筑。它与大小吴哥精圹、豪放的建筑群相比,更像是小家碧玉,温润、羞媚地独处一隅。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的精致和独具一格,让每个来吴哥的游客印象深刻。图中残存的门框,虽然经千年岁月的无情磨折,仍难掩其精美。</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不同于一般国王兴建的神庙,她以印度教教义为主轴,突出她独有的雕刻技术、建筑样式。神庙中 ,让人不得不驻足凝视的是墙上面露微笑的美女,这是被人们称为东方蒙娜丽莎的缇娃妲女神,又叫做戴维女神。图中两头大象护卫的正是缇娃妲女神。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女皇宫里细致精美的石雕,以她巧夺天工的雕工,细致而传神的刻画,代表了千年前吴哥时期的璀璨文明及艺术 。它超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间,是整整 400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的一家人,除母亲外有大小 7个孩子,是我们在女皇宫游览结束时碰到的,看样子家境贫寒, 来这里是希望能得到游客的帮助。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柬埔寨当地导游介绍:柬国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是东南亚著名的鱼米之乡,原来是很富饶的。之所以现在贫穷,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策动当时的首相朗诺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国家陷入了内战;后又经红色高棉的左倾恐怖统治和越南的入侵,以至成为了印度支那的穷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奔密列。 奔密列建于公元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的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是一座小吴哥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 ”,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不属于常规的吴哥景区范围。它是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但是它又有一些雕塑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奔密列护城河长1·2公里,宽0·9公里和吴哥寺几乎一样大的规模,布局与建筑风格也大体相同。然由于地处荒僻,遭受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特别严重 ,到处是倒塌的断砖残瓦,很多精美的浮雕和塑像都已被偷盗掠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奔密列是一座破败、隐蔽的寺庙,当你随着导游步林道、爬窗户、 踏砖瓦、 走屋脊、穿房屋的时候,你会为它曾经的辉煌和文明所惊叹,所倾倒;也为眼前的景象所悲叹,所惋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奔密列和其他吴哥景点一样,破败中透着原始的自然美,这里所弥漫的神秘感,是世界其他地方绝对罕有的。所以,它深受各地电影、电视剧导演们的喜爱,是拍摄神秘、恐怖片的热门场地。美国好莱坞大片《古墓丽影》 、法国童话大片《虎兄虎弟》 都曾在这里拍摄。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天空之神》,据说其原型就是奔密列。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你深入奔密列景区深处,会发现有一条栈道,这条栈道就是在拍摄《虎兄虎弟》时搭建的。如果你是个爱探险,喜欢刺激的人, 那奔密列也绝对是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图中是一个柬埔寨当地的农民, 赶牛路过的画面。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景象,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也随处可见,但随着机械化、现代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地区已不复再见。况且还有数条白牛,这可是难的见到的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