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典诗词经典,探传统文化基因

虫一

<h3><br></h3><h3> 近几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爆屏,成为万家团圆的春节一档文化盛筵。主持人董卿气若幽兰、舌灿莲花,将各种恰到好处的诗词信手拈来,用珠圆玉润的声音娓娓道来,引领我们共赴诗词之约。</h3><h3><br></h3><h3> 这档诗词界的清流引发了无数国人开启对台上诗词达人崇拜模式,一次又一次被古典唯美的诗词折服。其实,《中国诗词大会》与其说是一场诗词高手的较量,还不如说是中华文明的寻根溯源,它让我们在寻找久违的传统文化同时,用竞赛的方式撩拨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h3><h3><br></h3><h3> 陶醉于古诗词的竞赛气氛中的我,有时即兴而起,也会和选手一起答题。喜欢选手答题之后,嘉宾的解读:或巧妙地把每道题目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辅以现场多媒体手段,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精髓。每一句诗词都有一个故事、典籍、意境,让观众感到生活不止眼前的琐碎,更应有诗和远方……</h3><h3><br></h3><h3></h3> <h3><br></h3><h3> 曾几何时,古诗词仿佛成为了一个高远而不可及的事物。它不再是日常交谈间的常客,也不再是酒桌上兴起之时助兴的言辞。它离我们的生活是那样遥远,遥远到只能在教材与试卷上勉强分辨着字间的含义,遥远到我们会在身边人吟诗填词时感到惊奇。</h3><h3><br></h3><h3> 在生活中,且不提对平仄押韵要求甚多的格律诗,就连近代白话诗都很少见。会读诗的不敢写诗,会写诗的不敢评赏,而爱好赏诗的更是凤毛鳞角。千年的诗歌传承到今天仿佛已有断裂之像,而我们眼睁睁地无能为力。</h3><h3><br></h3><h3></h3> <h3><br></h3><h3> 今年中秋节,央视一套与我们湖南卫视等全国地方卫视了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挖掘展示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万家喜庆团圆之际,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邻邦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遗成功时的尖叫与狂欢。</h3><h3><br></h3><h3> 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抢夺攻陷。从“端午祭”申遗到“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我们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该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h3><h3><br></h3><h3> 前些年,刚到12月初,各大商场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广告宣传花样百出。至今很多90后连中国古老的七夕节也毫不知情,却早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明白这些,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一味地怪罪国人的无知,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老祖宗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丢弃了。</h3><h3><br></h3><h3></h3> <h3><br></h3><h3>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墨客多钟情诗词,并常常为之倾注毕生心血,给后人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华彩篇章,推敲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纷呈,大俗中透着大雅。每每品读古诗词,或陶醉,或感染,心中起涟漪,胸臆有抒发,甚至出口惊四座,落笔露才华。</h3><h3><br></h3><h3> 品读着一首首传颂千古的名句,你会感受到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真挚的离别之情;领略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恬适;体味到曹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雄心大略。</h3><h3><br></h3><h3> 阳光灿烂的早春,吟诵“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你会立刻被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百鸟争鸣的热闹生动的景象所感染;</h3><h3><br></h3><h3> 月朗风清的夏夜,看惊鹊别枝,听蝉鸣蛙唱,嗅稻花芳香,是诗人辛弃疾把我们带到如诗如画的田园;</h3><h3><br></h3><h3> 秋风萧瑟的日暮,望断小桥流水,穿越古道西风,一匹老马,一抹夕阳,羁旅归途的游子,该是怎样的思乡情切,柔肠寸断,是马致远把我们带到秋天的悲凉之中;</h3><h3><br></h3><h3> 而银装素裹的严冬,朗读一首《沁园春·雪》,你会惊讶于一代伟人毛泽东“山舞银蛇,原弛蜡象”的奇伟想象,感慨于他“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一代天骄”不过尔尔的豪迈胸襟。</h3><h3><br></h3><h3> 品味古诗词,就像浏览四季的美景,令你心驰神往,流连往返。品味古诗词,你也会领略到古仁人志士兼济苍生、忠心效国的情怀。</h3><h3><br></h3><h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张养浩对黎民百姓痛苦命运的辈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视死如归,铮铮铁骨的誓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情怀。</h3><h3><br></h3><h3> 品味古诗词,就像瞻仰烈士陵园,让你懂得风骨、品格和人生的价值。</h3><h3><br></h3><h3></h3> <h3><br></h3><h3> 人生乐事,莫若读书;读书之乐,莫若读诗。今生有诗相伴,其乐无穷!</h3><h3><br></h3><h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清明中秋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故一到传统节日,或祭奠,或祝福,全国一盘棋,这些都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一份宝贵精神文化遗产。</h3><h3><br></h3><h3></h3> <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诵读这些经典诗句,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诗词太高大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已严重脱节。这不禁令我想起诗歌的源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开始,是中国文学的总源头,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不少诗歌其实就是从民间收录而来的。它们或是农民们劳作的号子,或是祭祀时对天神的祝词,或是百姓日常心声与愿望。</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根植于民众沃壤中,《诗经》有着极为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几千年过去了,它仍在流传,有人统计过出自《诗经》的成语就多达300 多个。由此可见,诗经并不是我们许多人以为的高大上,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美。它将古代生活的日常、大自然里生命百态、人世间的万般情愫都入了诗:</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鸟兽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情感动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季节之美“七月在野,八月在宇,</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span></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些写的都是我们熟悉的:瓜果蔬菜、花木鸟兽鱼虫、男女情感、夫妻相处、农耕生活、军旅情愫……真实、生动、清澈、温暖,质朴得可爱。其中充溢生活中静与美,生命里喜与忧,爱与青春,态度与风骨……正了那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光内容生动,现代人取名更流传“男楚辞,女诗经”。 诗经,是取名必翻的书:琼瑶、屠呦呦、王国维、林徽因……名取字均出于《诗经》。比如一代才女林徽因其名就出自:“大姒嗣徽音 则百斯男”~《诗经·大雅·思齐》</p><p><br></p> <h3><br></h3><h3> 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的组合中,很多是来自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姐妹、外卖小哥、广场舞大妈,他们的语言也许粗糙,他们的词文也许幼稚,但他们将生活凝成了诗歌,让诗歌从文人墨客的挥亳泼墨的华丽辞藻中隐去,回归到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回归到生活的真谛。这才是诗歌真正的传承,而这出正是诗歌的初心。</h3><h3><br></h3><h3> “阳春白雪”也许并不高大上,“下里巴人”也依旧在百姓的心间流传。欣赏诗词大会,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到中国古典文化穿越时间的超人神力:中国诗词是不朽的,更是代代相传的。璀璨辉煌的古典文化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当我们在第四季中看到中国诗词大会陆续有外国友人参与进来时,不禁感受到中国文化复兴的力量。而伟大的古典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爱好者传承与发扬的。</h3><h3><br></h3> <h3><br></h3><h3> 诗歌,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上面所列,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还原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卷。</h3><h3><br></h3><h3> 诗歌,是智的灵感,是才的挥洒,是景的描绘,是态的刻画,是情的释放,是志的高远……诗歌,永远不可能被淘汰,它是中华文化的荟萃,是华夏历史的精华。</h3><h3><br></h3><h3> 时下流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诗就能给亿万国人乃至海外华人带来远方。2015年中秋节前夕,习近平的出席西雅图华人华侨招待会时说了一句家常话“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h3><h3><br></h3><h3> 这植根于博大深厚中华传统文化的诗句,传承着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密码,体现出华人华侨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广大海外游子倍感温暖,带给了他们诗意的远方。</h3><h3><br></h3> <h3><br></h3><h3> 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茶前饭后人们广泛谈论的,GPS导航,房价波动,股票涨跌,都是这些。可是,一千年后,还有谁知道这些?到那时,遍布七洲四洋,什么才是决定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的DNA?是文化,是我们这些中国古诗词。</h3><h3><br></h3><h3> 到那时,放眼世界无论走到哪儿,当发现浪费粮食的时候,会脱口而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漂泊远方的游子,想念家乡的妈妈时能凝神轻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背井离乡外出打拼,抬头望月时念念有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你就是中国人。是诗词,这些炎黄子孙一脉相脉的强大基因,决定你就是生生不息的中国人。</h3><h3><br></h3> <h3><br></h3><h3> 基于此,我想说,传统文化需要回归,中国古诗词更需要世代传承。因为它构筑起了我们最牢靠的集体意识,让所有中华儿女有了精神归宿。它让我们国人有骨气有底气,它是我们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h3><h3><br></h3><h3>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统文化回归的见证,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舞台。她寻的是根,聚的是心,铸的是魂。广大观众对她的热爱与期待,归根结底是因为她点燃了国人心中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沉情感和深深眷恋。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艺界的一股股清流应时而生,它们使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精彩纷呈。</h3><h3><br></h3><h3> 我们相信,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国人心中这份深沉的情感和深深的眷恋,必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中华儿女迈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梦的精神力量!</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