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五的月亮圆吗?

与民为伍

<h3>  中国阴历的八月十五,在美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工作日。今年八月十五这一天,儿子下班吃晚饭后,提议说,有一个好玩地方你们没有去过,也非常适合观赏月亮。</h3><h3> 果然,这个居高临下的小山坡,竟然能将遥远的整个波士顿市的夜景一览无余!</h3><h3> 天文爱好者也早早支好了望远镜,其中也有亚裔人。</h3> <h3>  晚上七点左右,月亮从天边缓缓升起。</h3><h3> 平时,在中国看十五的月亮,是一轮银色的圆盘。而且多是挂在树梢,其码需要仰望,正所谓“举头望明月”。</h3><h3> 而在波士顿看到的月亮,是橘红色的月亮,却是从天边的地平线上升起来了。</h3> <h3>  究其原因,原来,波士顿市在美国东部的海边,我们站的位置又高,所以,月亮从海平面升起,映着夕阳的余辉,变成橘红色了。</h3><h3> 所以我说,十五的月亮就是十五的月亮,月亮就是月亮,只有一个,那有美国与中国圆与不圆之分?</h3><h3><br></h3> <h3> 月亮一样,赏月的人却不一样。为何有的美国人也赏月?因为美国人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种聚集而成,正象一艘游轮里来自天南海北的旅行客一样。美国历史短,移民来源国的历史不会短,所以,才有了有的美国人也赏月的概念。</h3><h3> 你看,多数人是傍晚来此散步。</h3><h3> </h3> <h3>  中国人对十五月亮的情感与思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长期流泊外地,尽管命运多舛,肯定思乡,但也放浪不羁。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思绪万千,最后还是想“千里共婵娟”。</h3><h3>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官僚衙吏都是考取科举后,学有所成,背井离乡,异地任职,为了生存生计,也为了实现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而月亮,成了他们年年度节的陪伴。</h3><h3>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站在科技前沿的人,虽在异国他乡,却对十五吃月饼毫无兴趣。</h3> <h3>  月饼是中国的特色,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小时候喜欢吃。美国也有月饼,都是香港、台湾产的。现在我不喜欢吃月饼,高糖高脂,尝一点,吃不多,只想把香甜留在嘴里。</h3><h3> 在美国,晚餐吃沙拉菜。每人一碗沙拉拌生菜(内有各种水果丁)、煎三文鱼、印度小馕一块。</h3><h3> 晚餐健健康康,肠胃没有负担。餐后,散步带赏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