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此前说起过,在肯尼亚、坦桑尼亚旅游途中,往往恍惚觉得这里并非经济欠发达的苦难非洲。然而,当仔细观察或思索之后,便会发现这里的贫困不仅依旧存在而且触目惊心。</h3><h3><br></h3><h3>穷困依旧困扰着这里的人们。以肯尼亚为例,在离开内罗毕去往博格利亚湖的那天早上,我一路上看到郊外路边熙熙攘攘的行人,觉得有些好奇,一问之下才得知这些都是进城上班的人。他们为什么不开车甚至不搭乘公交车呢?地陪告诉我:肯尼亚平均工资大约合1300美元/年,私家车价格昂贵而且养车费用承受不起;公交车一趟就要大约半个美元,每天来回公交,年收入的将近1/4就没了!原来,东非的人们擅长于长跑项目,竟然与他们的生活状况有关!这个国家全国贫困率约45.9%,人均寿命只有54岁。<br></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是以内罗毕为例,我们先后2次进入这个城市,在这里住了2个晚上。第一次是从机场直接进入市区,看到的都是相对光鲜的一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而第二次进入,恰巧经过了城市边缘,在公路上望去,一眼看不到边界的铁皮房骤然冲入眼帘,仔细了解才得知,这里是内罗毕的平民区或者毋宁叫做贫民窟!它叫基贝拉(Kibera),是内罗毕市内最大的贫民窟,也是非洲地区第二大的城市贫民窟。据估计,基贝拉现有居民总人口有120万-150万。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政府宣告若干类型的房屋属于违法,基贝拉成为非法定居点。尽管如此,由于租户们都属于赤贫人群,无法承担合法住房的费用,他们认为基贝拉的租金相对而言尚可负担。因此,即使属于非法定居,但基贝拉的居民人数一直有增无减。现在它虽只占内罗毕市总面积的不到1%,但容纳了该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估计人口密度达每公顷2000人以上。政府对这里不提供公共服务,失业率高达50%以上,很多居民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由于依山而建,又没有下水道,这里每逢雨季都面临洪涝的威胁。而且,由于不断有来自各地的人们涌入,这里犯罪率高发,民族、族群冲突不断。</font></h3> <h3>而拥有1965年中坦最高领导确定、先后耗费10年时间、迄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坦赞铁路的坦桑尼亚,仍然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不发达、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经过坦桑尼亚政府实施“增长和减贫国家战略(MKUKUTA)”的十年努力,目前老百姓收入约1000美元/年,全国贫困率约49.1%。(坦赞铁路现有 30% 的桥上枕木失效,70% 以上的桥上护栏失修,大部分的机车头都已经不能再使用。)</h3><h3><br></h3><h3>在坦桑尼亚,我们走访了一个马赛族村落。马赛人是东非草原上奇异的一群。他们多年来曾是完全的游牧民族,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几乎全部依靠所饲养牲畜的肉、血和奶为生。据介绍他们的饮品非常奇特:成年人喜饮牛血,渴了就用手边的尖头细管扎入牛的血管直接喝;而孩子们则是直接从母羊乳房中吸吮羊奶。</h3> <h3><font color="#010101">山羊是马赛人重要的伙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赛人长期居住在荒原之中,过去一直不怎么与外界交往,更不允许外人给他们拍照,甚至发生过试图拍摄者遭遇不测的事件。而近年来,政府鼓励马赛人转为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把奇异民俗的旅游项目作为重要生活来源。现在,旅游经济已成为马赛人的重要支柱,包括不准拍照在内的一些传统禁忌也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当然,现在拍摄马赛人是有偿的:每车旅游者需付费50美元才能进村参观,而拍照的条件是4车以上(或直接付200美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成战斗队形鱼贯走出寨门的马赛男子不是迎敌是迎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迎宾礼主要是女子歌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男子则表演原地跳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赛人的管乐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传统马赛人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所以屡屡有游客在马赛定居点上错厕所。传统的马赛服饰是一块巨大的披肩,男人披的叫“束卡”,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这种衣着很像一团火,这正是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在野兽遍布的大草原上,这“一团火”能有效地驱赶野兽。马赛人女性穿的叫“坎噶”,传统都是蓝色为主,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当然,随着岁月演进时尚渐入,现在的男女分色已不是那么严格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盛装的马赛妇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赛母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赛男子的标配除了束卡,还有一根长长的木棍,这是由长矛演变而来的(有些部落还坚持着手持长矛),用来驱赶野生动物保护自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随着岁月流逝,马赛人除了男女着装颜色不再严格区分,被改变的习俗还有三项:一是女子不一定剃光头(当然也没有留长发的);二是男孩子不必敲掉一颗下门牙;三是男子成婚的前提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必须养10头牛才能娶一个妻子(在传统习俗中马赛人允许一夫多妻)。上图这位蓝衣男子就缺了一颗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为生活条件所限,马赛人平均寿命较短,老人比较少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迎宾式结束后,我走进了村子。马赛人的村庄用带刺灌木围成一个很大的园形篱笆,里面是一圈泥屋,这些用泥土、牛粪和树枝达成的圆形泥房子,全部出于妇女之手:要嫁人就得先建一座泥房子,手头无房,嫁人休想。这些房子非常低矮,门也很窄(据说是为了安全——屋内人可以轻易杀死入侵者),无水无电,窗户只是排球大小的一个洞,屋内的中心位置是火塘,既用来烧饭也可取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探访马赛人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火塘是家庭的中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访问的是村长助理家。因为他会英语,所以与外界交往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赛人的表演项目之一是钻木取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不仅是表演,也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在没有电的世界里,火的获取十分重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如果不是事先知晓,谁能想到这泥屋子旁的光头是个羞涩的马赛少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开朗的笑与偷着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小淘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倚在自家泥屋门前的幼儿穿着外来的服装</font></h3> <p>马赛人的奇特生活情景,让我们的一位团友在震惊之余提出疑问:这是不是一种纯粹的民俗表演?遗憾的是,这就是很多马赛人今天的实际状态!</p><p><br></p><p>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过去一直说“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的马赛人,在看到了外来人以及他们拥有的世界之后,现在开始重视教育了。很多相对固定的马赛村都开始有了简陋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主要学习英语和算术:前者可以帮助他们与游客交流,后者保证他们会算账。</p> <h3><font color="#010101">村子里的小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不分年级混合上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英语课代表</font></h3> <h3>当然,还是有敢于追梦的马赛人走出了原始的村庄,接受更多的教育。我们的司机中有个叫Taday的37岁小伙子就是马赛人,他当过矿工,也在国家公园做过挑夫,有了一点钱后,他去上了Collge,接受了实用型高等教育。现在他每年旅游旺季会做3个月的Safari司机,每天可挣100美元。他告诉我们:这些钱一是供3个孩子读书(他的大孩子已经在读大二了);二是要积攒起来,为自己打工做花边的妻子买一台提花机,从而开设自己的作坊。由衷地祝愿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h3><h3><br></h3><h3>马赛人的整体贫困是一种原因复杂的极致赤贫。而我所了解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更大范围的民众贫困、始终没有改观甚至还在扩大的贫富差距,却是源于宏观层面阶级的固化、特权阶层的冷漠、政府经济决策的失误、生硬的社会管理模式。 </h3><h3><br>忽然想到古圣曰:安贫乐道。</h3><h3><br></h3><h3>道的事情,自忖没必要也没能力去议论。可如果始终安于现状或不愿意去付出艰苦努力甚至不可避免的牺牲,去追求大的改变,长期停留在半原始社会,如此“安贫”,好,还是不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