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六国之旅(三)

何海龙

<h3>  早餐后,前往布拉格旧城广场,天下着毛毛细雨,路上行人稀少。</h3> <h3>  艺术之都一布拉格,城市雕塑无处不见,材质绝大部分均为青铜,但不用担心人为破坏,反观我们"打电话的少女(国泰电影院对面)铜像,居然整体锯割运送废品收购站换了一点小钱,悲哀啊。无奈之下,作者重塑时,改为玻璃钢材料了。</h3> <h3>  布拉格老城广场是十一至十二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的发生地,老城广场成为了当年热炒的"CBD"商圈,欧洲各地的富商们在老城广场周围修建起精美绝伦的巴洛克式豪宅,虽然同属巴洛克式,但建筑之间绝不相同。</h3> <h3>老城广场</h3> <h3>老城广场</h3> <h3>  广场中央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扬·胡斯(1369一1415·7·6)塑㑰,</h3><h3> 他是布拉格查理大学首任校长,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由于扬·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今德国境内)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成,于1915年7月6日胡斯被焚五百周年纪念日揭幕。</h3> <h3>  捷克艺术家夏隆在1915年用超现实手法来完成如此巨作,可见艺术家表现手法的娴熟与超前意识。</h3><h3> 为了更能表现先驱者临死不屈精神,采用超广角技法突出逝者的高大,不知你的看法如何?</h3> <h3>老城:市政厅</h3> <h3>老城:市政厅(换了个角度,展示了众多景点指示牌,立杆上贴满小广告)。</h3> <h3>  布拉格天文鈡也称"布拉格占星时钟"是一座中世纪天文钟,安装在老城广场的老城市政厅南面墙上,这座大钟至今走时精确,当地人在此驻足校对手表时间。</h3><h3> 天文钟是一座精美别致的自鸣钟,钟楼建于1410年。根据当年的地球中心说原理,上面的钟一天绕行一圈,下面的一年绕一周,每天中午12点,十二尊门徒从钟上方二扇带井字窗口依次现身,6个向左转,6个向右转,随着雄鸡的一声呜叫,窗子关闭,报时时钟响起。</h3><h3><br></h3><h3> </h3><h3><br></h3><h3>。</h3> <h3>  由于报时时间尚早,离开老城广场前往查里大桥的途中。</h3> <h3>  沿街商铺,它那墙面、店门、门脚线的颜色(美学上讲,表现一样物品,色不在多,三色足矣,它做到了,文字小而精,锦上添花也)足見设计者的功力。</h3> <h3>  小小的雨棚,又是一件艺术品,真钦佩捷克人满脑子的艺术细胞。</h3> <h3>"孤独者"</h3> <h3>我们的团队</h3> <h3>  我们的团队</h3> <h3>老外的团队</h3> <h3>看了有什么感想?</h3> <h3>  查理大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布拉格市伏尔塔瓦河,此桥是遵照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大桥,是捷克现存较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要通道,</h3><h3> 查理大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是典型的歌德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有巴洛克式浮雕的歌德式门楼,桥的两侧石栏上有30座雕像,为天主教圣徒的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和兽面人身等。</h3> <h3>  大桥东侧右边,圣·索沃尔教堂前的广场上,矗立着查里四世国王的青铜雕像,他是捷克历史最重要的圣王,也是查理大桥的建造者。</h3> <h3>大桥的铜制铭牌。</h3> <h3>  桥上俯瞰布拉格城,远处尖塔建筑物就是圣维特大教堂。</h3> <h3>  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查里大桥最著名雕塑之一),当年这位主教因为拒绝向国王泄露皇后忏悔的内容,而被愤怒的国王从查理大桥扔进伏尔塔瓦河,在他被河水淹没的上方天空奇迹般的出现五个灿烂的星星,后来圣约翰被被追封为捷克的圣徒。查理大桥上耸立在这个圣灵的雕像。</h3><h3> 人们相信,只要摸一摸桥上的圣约翰的雕像就能带来好运,这座雕像位于大桥右侧的第8座雕像底座,底座有两块铜牌浮雕,左为"王后忏悔图"右为"圣约翰主教被扔下的情景图"都已经被游人摸着非常光亮。</h3> <h3>  人气旺盛的敬慕者。</h3> <h3>  圣约𨌺主教被查里四世扔下桥的遇害处。</h3> <h3>  桥上出售艺术品的艺术家,艺术家的发型也是"艺术品"。</h3> <h3>  查里大桥入口处的一家子</h3> <h3>  排列整齐道路砖(花岗岩) 远处哥德式门楼的查里大桥进、出口。</h3> <h3>  壮观的查里大桥桥面</h3> <h3>  圣·索沃教堂广场街景</h3> <h3>  " 牛皮癣"小广告看来不是我国首創,所见之处都是贴在车站杆、路灯杆、交通标志杆公共设施上,民居、公共建筑至今没发现,看来他们很懂规矩。</h3> <h3>  造型新颖、色彩亮丽的有轨电车(德国柯斯达品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捷克汽车工业也不亚于德国,当时我国引进一批公交车投入到49路使用,上海人算是开眼了,无论外型、色彩、空间及舒适度用现在的话说,一个字"酷"。</h3> <h3>  与建筑物混为一体的古典造型路灯(不少小广告有点煞风景)。</h3> <h3>  貌似艺术馆的政府机关</h3> <h3>  重新返回老城广场的途中</h3> <h3>  天文钟楼全貌</h3> <h3>  即将正时报呜</h3> <h3>  右下方入鏡一盏路灯,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同时也活泼了构图。</h3> <h3>  钟楼对面水晶玻璃专卖店,游客凭他们发放的购物劵(9折优惠),可以免费用厕一次。</h3><h3> 这几天下来,发现欧洲用厕(不管大、小便)都需要付钱,毎次0.5一1欧元(一欧元约等于7一8元人民币),真正免费的寥寥无几,反观我们星罗棋布的厕所,干凈、明亮、无味,且分文不收,厕所革命我们走在他们前面了。</h3> <h3>  广场上艺人表演(付费),这只诞生于1957年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的卡通形象。</h3><h3> 五十五集里没有一句台词(如同哑剧)就此风糜了全世界,相信我们都曾观看过。</h3> <h3>  跟他们讨价还价</h3> <h3>看来"分赃不均"</h3> <h3>  这造型到底是她们,还是我们大妈发明?</h3> <h3>聆听导游"游说"</h3> <h3>他们都不理我</h3> <h3>广场周边的街景</h3> <h3>享受一下老外美女的服务</h3> <h3>生意还真不错</h3> <h3>兜售纪念品的小贩,1欧元五枚明信片。</h3> <h3>广场周边的街景</h3> <h3>驶向老市政厅广场的游览车</h3> <h3>布拉格一伏尔塔瓦河里的游船</h3> <h3>布拉格市中心的街景</h3> <h3>前住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途中就餐区</h3> <h3>无处不在的肯德基</h3> <h3>小憩</h3> <h3>  奥斯维辛集中营休息处。</h3><h3> 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波兰第三大城市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处。是纳粹德国于1940年建的一所监狱。用以关押和屠杀犹太人,粗略统计约150万人,在此遭屠杀,90%为犹太人,1945年苏联红军抵达时,仅有7650名幸存者,纳粹在此一共建立三座集中营:奥斯威辛,比克瑙和莫诺维茨,又称为1号、2号丶3号集中营。</h3><h3> 收容关押犹太人,波兰知识分子、苏军战俘、同性恋者、罪犯等,迫使他们进行高强度劳动,进行生化实验和大规模屠杀,实施惨无人道的种族大清洗。</h3> <h3>  冰冷的铁轨装载着成千上万无辜的受害者,驶向人间地𤠒比克瑙集中营,(奥斯维辛最大的,面积40平方千米)。</h3> <h3>  进入地狱之门,外面尉蓝的天空是多么灿烂,而生活门內无辜者,却是一部悲惨的血泪史。</h3> <h3>世界各地的参观者</h3> <h3>  远处的红皮车厢曾运耒了一批又一批犹太人来到这里,在无窗的闷罐车厢黑暗空间里,很多人都没有活着从里面走出来。</h3><h3> 看过了你会更加珍惜自由的可贵,活着就是一种美好。</h3> <h3>  单轨进入地狱之门,立马变为三条铁轨,印征了当时纳粹从佔领国源源不断运耒"犯人"的铁证。</h3> <h3>  入口处(南门)沿着铁轨望北,一望无际,想想它的规模之大。</h3> <h3>岗亭林立</h3> <h3>  双层带电铁丝网,下密上疏,出逃概率为0。</h3> <h3>  "犯人"宿舍的外景。</h3> <h3>  这是"犯人"的宿舍,狭小的空间让人喘不过气来。</h3> <h3>  阳光真好,但是心情却是如此的沉重,当再一次翻看这些照片时心情还是难以平静,纠结是不是用黑白照片配图,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用彩色原图,因为这种反差更能说明阳光下的罪恶更恐怖更可怕。</h3><h3> 美丽世界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人人友爱的基础上,祝愿世界永远和平而美丽。</h3> <h3>    连接三个集中营的免费班车,</h3><h3> 下一站前往波兰第三大城市一克拉科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