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 忆家中往事(一)

香巴佬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有人说,家是难舍的一种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充满爱的地方。</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也有人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是一点柔和的荧光,是一把慈爱的花伞,是天边美丽的云彩。</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我说,家是避风港,因为家有父母他们会为你遮风挡雨,在这个港湾里有关爱,有呵护,有幸福,家是人们最牵挂的地方,家是爱的归宿;家是让人魂牵梦绕的巢。</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  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他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参加过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 ",1953年父亲所在部队从朝鲜回国部队驻防在江苏省连云港市,1958年冬天父亲转业了,分配到了东北北大荒,到东北后因为北大荒的天气特别寒冷,父亲他们这些转业军人无法正常在那里工作,吃住都在列车上(列车是父亲他们的临时住所),经上级批准等来年天气转暖后再开始工作,这时青海省建设急需大量人员,所以父亲这批转业军人又被调往青海省,父亲被分配到青海省公安厅劳动改造管理局第七劳改支队(对外称香日德农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我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在农场生产科任副科长,长期驻农场老四站(场直属队)蹲点指导工作。老四站离总场有十七,八公里的路程,半个月父亲才能回家一次,如果回家那天遇到刮风下雨河滩涨水或下雪的天气回家的时间只能推迟了也许是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所以我们这个家大多数时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操持。</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母亲真的很伟大!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她毅然决然的辞去了自己的工作,离开了生她养她的父母和亲人,跟随父亲闯东北,上高原,最后按照组织要求在青海香日德农场安了家。 母亲真的不容易,从大城市来到青海香日德农场,她每天要挑水,卖菜,做饭,洗衣服,抽空还要做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平时穿的衣服和鞋子,为了能多挣些钱让我们生活的好一点,她还要参加农场家属大队的生产劳动,母亲劳动一天很累,晚上还要检查辅导我们兄弟姐妹的学习,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天晚上,母亲让我把语文课本拿出来她要检查一下我的学习情况,我拿起书包,找来找去翻遍了整个书包也没有找到我的语文书,母亲问我书是不是忘在学校没有拿回来呀?经母亲这么一说我马上跑🏃回学校,教室的门是锁🔒着的,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从窗户钻进教室,找遍了整个课桌,也没有发现我的语文书,没办法我只好回家告诉母亲书没有找到,母亲用手☞指着我说学生把书弄丢了,你还学什么学?就好像当官的把大印丢了一样,还怎么做官?说完让我去找同学借一本语文书回来,我跑到贾卫东家把他的语文书借了回来,母亲为了明天我能正常上课,用白纸做了一个本子,点着煤油灯一夜没有睡觉从晚上十到第二天早上四点用钢笔✍帮我抄了八 篇课文,早上我怀着愧疚的心情拿着母亲辛苦抄写的课文去了学校,到校后不久,家住三大队我的同桌女同学余x也进了教室她坐下后从书包拿出了一本书小声对我说,昨天放学走的急,也没有检查就把课桌上的书装进了书包,回家写作业时才发现拿错了你的语文书,真是对不起,看到失而复得的语文书我心里有一种惊喜,还有愤怒,真想对女同学发顿火,但我忍住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家属队劳动是记工分的,出一天工记八到十个工分不等,积肥,浇水,打土坯,站播种机等工作工分能高一些,最好的工作是在托儿所上班,最累的工作是积肥,打土坯,每天早出晚归,这些工作母亲都干过,而且还经常加班加点很晚才能回家,所以大姐很早就学会了做饭和洗衣服并帮母亲照顾我们,家属队的工资是到每年年底或来年年初才能发,每年工分情况也不一样,年景不好的话一个工分才二角钱左右,一年下来也就分几百块钱,碰到好的年景一个工分能分到四,五角钱,记得有一年家属队的收成不错,元月份的一天家属队在我家门前开会核对工分,队长和会计告诉大家今年一个工分值0.53元,听到这个消息母亲和来开会的阿姨们都非常高兴,当时就有好几位阿姨高兴的跳了起来,大家叽叽喳喳的在下面开起了"小会″,散会后我家来了很多阿姨,有小马阿姨,张慧枝的妈妈,狗子的妈妈,王旗的妈妈,采青芳的妈妈,斯书远的妈妈,孙阿毛,还有二滑头的妈妈等等。因为母亲上过学有些文化,她没有城里女人身上的柔弱和娇气。母亲平时为人豪爽大方和左邻右舍的关系相处的特别好,有很多朋友,大家有什么事都喜欢找母亲帮忙,今天她们拿着工分本,想让母亲帮她们算一算去年大概能分多少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父亲身高1.65米左右,留着背头,当时农场大多数干部是不配发警服的,所以父亲经常身穿新旧不一的中山装,有些衣服已被太阳晒的发了白,要是不表明身份,外来人员很难想象到你会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当时劳改单位的大多数一线工作人员都是这种情况,夏天他们头戴着草帽,身穿各种颜色新旧不一褪了色的衣服,挽着裤腿,行走在乡间地头,就好像一个农民,就是这种形象,他们也无怨无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父亲为人正直,但脾气倔强的很,就像电视剧里的</span><u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石光荣,</u><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单位年轻人都有点怕他,记得有一次父亲单位配发警服(一般情况是配发了夏装的就不在配发冬装),有一个年轻干部配发了夏装他还想要冬装,下午上班的时候父亲来到办公室看见这位年轻干部因为警服的事正在和教导员争吵,父亲问了年轻干部三个问题一:按我的职务够不够配发全套警服?年轻干部回答,应该配发,二:我的资格够不够老?该不该配发全套警服?年轻人回答,应该,三:可我为什么没有配发全套警服呢?年轻人听完父亲的问题后,年轻人略有所思,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转身走出了办公宝,过了一会年轻人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父亲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讲道理,讲原则,从不以权谋私,让人感觉很威严,在工作中同事们有事都喜欢找父亲解决,特别是父亲调到二大队任主管生产的大队长后,来家里谈工作的人就更多了,有靳海卫的父亲,有萧德林的父亲,周敏的父亲,还有陆海的父亲,他们都是中队长,经常是他们谈完工作后我们一家人点着油灯或者蜡烛才开始吃晚饭,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我心里就很烦,因当时那个年代生活不好,一个人一个月才供应一斤猪肉,半斤菜子油,肚子里也没什么油水,再说我又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在长身体,每天活动量又大肚子早早的就饿了。我经常会想,你们能不能等我们吃完饭以后再来呀;我想归想,他们该什么时候来还什么时候来。原来父亲上班的时候很少在办公室里待,上班后经常是直接就去了地里,所以他们在办公室找不见父亲,只有下班后来家里找父亲谈工作。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也非常严格,家人在闲暇聊天中父亲很少说他过去的事情。</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记事以来家就住在图片中的这个家属院场老属院,1974年以前住第四排第四家,左右邻居南边住的是秘书科的陈守达,北边住的是张德林家,房子是刚建场那几年修建的,到了上世纪七十年初的时候这类房子都成了危房,一九七四年初农场为了改善干警的住房条件场领导决定在原址拆除旧房建新房,我们原址住户(有张慧枝家,王喜林家,刘成忠家等住户)暂时搬迁到照相馆后面新建的三排房子里,等新房建好后回迁,南边邻居陈守达家被调整到新家属院居住,北边邻居张德林家被调整到老家属院倒数第二排最里面第二家居住,在搬家的那几天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整理各自的东西,我家也不例外也忙着整理和打包要搬的东西,我们在整理一个老式 柳 条箱子时,发现柳条箱子里面有布包,里面放着一套旧军装,一顶大檐帽,箱子里还有一个铁盒子,盒子不大里面有一个大牛皮纸信封,信封里有父亲的军官证是上尉连长,有三.四个很漂亮的铜牌牌,还有很多父亲穿军装时拍的照片,我们问父亲这些照片和这些铜牌牌的事,父亲在我们面前很少说他以前的事情,这次也是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父亲才告诉我们那几块铜牌牌是他获得的军功章,照片是他抗美援朝回国后拍的,也有一些是父亲晋升职务和军衔时拍的,有单人照也有和战友的合影,父亲身着军装的样子很帅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底新房建好了我们在春节前搬进了新家还是第四排但不是第四家了是房南头第五家,新房比老房子大了一些(共两小间和一大间)是砖瓦土坯结构的,雪白的墙面和顶棚,窗户也比老房子大了许多,一年经历了两次搬家,因为自己不懂事,把父亲的大檐帽玩了很多年,大檐帽直到不能再戴了,才被扔弃。那些照片都在,并放在了家中一本厚厚的书里,可是那几枚父亲的军功章和军官证从此不见了踪影。</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1980年冬天的一天,具体哪一天我实在记不清了,父亲收到了一封江苏省的来信,打开信一看是当年给父亲当通信员的赵xx写来的,信的大概内容是,老连长您好我是您以前的通信员赵ⅹx,我好不容易打听到了您的地址,老连长您现在好吗?我现在已经是某师的师长了,如果当年您能按照团长,政委的意思留在部队,不强烈要求转业,按你的能力在部队上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父亲当年为什么非要转业?我以前曾听母亲说起过,1953年父亲从朝鲜回国后回了趟北京老家,这次回北京探亲是父亲叁军以后第一次也是父亲唯一的一次回北京探亲!从北京回到部队后父亲曾向上级领导提出想转业回家的事,因为当时部队情况特殊,需要父亲这样的骨干留在部队,所以没有批准父亲转业,为了提高父亲的带兵水平团里送父亲去师里学习文化一年,学习回来后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父亲又提出转业要求,这次上级领导依然没有批准父亲转业,团长非常喜欢像父亲这样的基层干部,为了能让父亲这样的带兵骨干留在部队,团长和政委半年后又派父亲到师教导队学习军事,学期一年。为了能让父亲去学习,团政委找父亲谈话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说等学习回来以后再考虑你的转业问题(团领导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学习让父亲打消转业的念头),父亲信了团政委的活,一年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学习回来后先在团里当了一段时间的军事教官,回到连队工作后父亲又找团领导谈转业回北京的事,没想到这次谈话谈的很不愉快,团政委一着急说了一句</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就是批准你转业也不会让你回北京的,</u><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父亲的倔强脾气也上来了,对政委说了句,</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只要能转业去哪里都一样。</u><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事情就这样闹僵了。1958年下半年大批军官开始转业(当时的说法是十万转业大军),这次父亲也写了转业报告,不久被通知转业去东北工作。</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父亲的通信员在信中还说,其实团里根本没有批准父亲转业,是师长给团长和政委出了个主意,让政委对父亲说转业批了,他们又找到东北来部队接人的工作人员,说明来意,让父亲跟这批转业军人一起去东北,不转档案和组织关糸,他们知道这次去的地方天自然条件特别差,冬天非常寒冷,生活也特别艰苦,他们猜父亲到了那种地方一定会后悔,等父亲后悔的时侯他们再把父亲弄回去,这样他们就达到了留人的目的。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父亲性格太倔犟,再一个没有想到的是青海当时建设需要大批人员,父亲这批东北的转业军人被急调青海省,事情弄成这个样子,部队也没有办法只好补办了各种手续′和组织关系转给了青海省。通信员在信上说补办手续的事不至父亲一个人,还有十几个人呢,他们转业后去了不同的省份,八0年前后有些人为这事找过原部队,个别人通过努力找关系都办回部队了,通信员还说只要父亲同意他也想帮父亲跑跑这件事,他让父亲考虑考虑赶紧回 信,父亲想了很久,回复通信员“</span><u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事情过去了,就让他过去吧,谢谢你的关心❤……”。</u></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1985年父亲离休后去了西宁,居住在青海省监狱管理局离退休三号楼,并在三号楼见到了自己老连队的连指员郭叔叔,一个连队的连长和指导员,事隔二十七 年两个老战友离休后又住在了同 一栋楼里,真是巧也是缘。1995年父亲病故后不知什么原因家中存放的各类照片大多数都丢失了。</span></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i> </i></b></h1><h1><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u>回忆录献给已故的父亲秦国瑞,母亲杨洪兰</u></i></h1><h1><b style="color:rgb(1, 1, 1);"><i> </i></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 2019年9月15日 秦海林 西安</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