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感想

明睿

<p class="ql-block"> 《临江仙·人道与天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星斗移,</p><p class="ql-block"> 更变代代朝朝。</p><p class="ql-block"> 社稷盛衰多兴消?</p><p class="ql-block"> 为民政以德,</p><p class="ql-block"> 国太民安保。</p><p class="ql-block"> 礼崩混乱人道灭,</p><p class="ql-block"> 污腐邪奸乐孬。</p><p class="ql-block"> 世道沦丧天道蹈。</p><p class="ql-block"> 天道揽古今,</p><p class="ql-block"> 水可载復艞。</p>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写词《临江仙·人道与天道》感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小编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之后,最感兴趣的是第七十七章节,说的是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延伸到一个国家政权的因果轮回,正所谓“人不道天行道”而感发写了这首词。</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恪守“天道”,和自然的规律互生同长,便是走向圣人之道。而在现实世界某些穷途未路的时期之中,往往是“人治”占了主导地位。这里的“人治”,乃是逆天而行,其行为是“损不足,奉有余”。这样就打破了自然的平衡,必然被不可抵挡的自然反作用力所推回。老子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他认为“天道”才是根本大道,是永恒之道。唯有恪守“天道”,才能走得远,走得久,并最终达到圆满的目的。只看到眼前的一些小利益,而以“人治”去实现,在短期内,或许有所收获。但这终于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化为乌有,并且将受到“天道”的惩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个国家的政权也是这个道理,&nbsp;&nbsp; 考察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国家在其昌盛时期必然充满了种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君主礼贤下士,明辨是非;地方官员廉洁清明,刚正不阿;人民也恪守法令,安分守己。&nbsp;而人民 对贤明君主的歌颂和赞美实际上体现的正是人道得以拨乱反正,沿着它的合理轨道运行,人道得以重视和维护,国家和人民就会和谐,民不刁,贼难生,一切事物都向着合理的一面发展。如在文景之治时期,两任君主都采取减徭薄税和与民生息的法令,君主勤俭节约、贤明公正,重视农业生产,关心下层百姓的疾苦,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国家岂有不昌盛的道理?所以,人道盛行,国家就不生乱象,奸佞小人也不敢胡作非为。观察任何一个政权建国之初,都会发现这样相似的一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而在任何一个政权的多事之秋,历史惊人的出现了一致,到了末期几乎都是君主昏庸、奸臣当道、贪官弄权把整个国家都变成自己的腰包,是以天下而奉一人,法律纲常混乱,中央到地方贪污腐败盛行,贫富差距巨大乃致民不聊生;世道江河日下,道德日渐沦丧,所谓国之不国,整个社会都胡乱不堪,什么妖魔鬼怪都涌现出来兴风作浪,致使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和争斗之中,人道岂有不毁灭之理?人道毁灭的结果就是国家从此一落千丈,歪理邪说日嚣月盛,忠言之语反被视为忤逆之说。《道德经》中有一段话或许能带来某种启发“天之道,损有余而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道毁灭了,天道就要出来干预了,怎么干预呢?肯定是让更有贤能的人出来拨乱反正,让国家重新进入正轨,使人道再次恢复清明。《道德经》这些道理放在当今的时代大对国家小对个人都是非常有借鉴作用的。</h3><h3><br></h3><h3> </h3><h3> ——明韵</h3><h3> 2019.9.1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