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炊烟是母亲制造出来的,母亲就是炊烟,我们欢愉在炊烟中,其实就是欢愉在母亲怀抱里。</h3><h3> 炊烟,怎么就不见炊烟了呢?</h3><h3> 我从工作的城市,回到儿时生活的乡村,住了几日,我心里想品味一下弥漫村庄里的炊烟,可是那与村庄相互缠绕的东西,却没了一丝一缕的踪影,仿佛化入了虚无的梦境,我只有在梦里重温了。</h3><h3> 憧憬无知的童年,在我想起时,便带着无处不在的炊烟,让我感到炊烟的美丽,还有温暖,还有浪漫,还有缠绵,还有……我要说下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的还有。总之,我的童年就那么不可逃避的弥漫在炊烟之中了。</h3><h3> 童年的我,在那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幻想成一个能够腾云驾雾的神仙,犹如挥舞着金箍棒的孙猴子一样,在炊烟里,玩命的嘻戏,扑爬下去,站起来继续扑爬……母亲的声音,往往在这个时候,飘在炊烟上面,柔柔软软地传送进童年忘归的耳朵。是我,还是别的伙伴,就很自然地被母亲唤归的声音,像是一根纤细的绳儿似的,拴住了胳膊腿儿,踢踏着缠绕在脚上的炊烟,不很情愿,但却乖乖地回到母亲的身边,被母亲牵着手,牵回家去。</h3><h3> 光照大地的太阳,仿佛也在我们母亲的唤归声里,落下西山,回家去了。可是炊烟,并不理会我们母亲的唤归,它依然弥漫着村庄,如纱似雾,陪伴在我们母亲的催眠曲里,幸福安逸地进入梦乡。</h3><h3> 炊烟里的我,有许多许多要好的伙伴,夏天的时候,我们赤条着身体,追逐在炊烟中,而到了寒冷的冬季,我们还会在炊烟里追逐,但由于条件限制,我们穿戴得并不暖和,头上没有棉帽子,脚上没有棉袜子,因为正长个儿,棉裤短了一大截,棉背心小了一大圈,到处走风透气,我们却不觉得冷。好像是,炊烟就是我们保暖的温床,我们享受炊烟,更享受炊烟里母亲呼唤我们回家的声音,炊烟是母亲制造出来的,母亲就是炊烟,我们欢愉在炊烟中,其实就是欢愉在母亲怀抱里。</h3><h3> 现在,乡村没有了炊烟,没有了炊烟的乡村,自然也少有母亲的呼唤,少见母亲的身影,母亲踩着父亲的脚后跟,都到大城市打工去了。</h3><h3> 原来喧闹的乡村,如今是那么的沉寂,听不见孩童们的戏耍,也听不见猪狗鸡羊、牛马驴骡的吠叫嘶吼,一些院门上着拳头大的铁锁,终年不开,一些院门开着,能够看见的是沉默的老人,以及寡语的孩童。</h3><h3> 回来吧炊烟,往日母亲的炊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