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辈的美篇

马三辈

<h3> 传统社火闹中秋 教子务农庆丰收</h3> <h3> 金秋八月,秋叶飘落,果实挂满了树技,大自然变的绚丽多彩,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h3> <h3>  坐落在民和县古鄯镇南部的菜子湾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每逢到这一天,不管是远在外地的打工者,还是在外工作,上班的国家公职人员都要返回到村里和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亲人在一起欢度中秋佳节。这两天村民们身穿新衣,脸上带着喜悦的心情,锣鼓喧天,欢声笑语连成一片,热闹非凡。</h3> <h3>  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与其它地方庆丰收有不同之处。人们以“馍头会"的形式喜庆一年的好收成。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还有过年时才能看到的充满视觉盛宴的社火表演。说起中秋节社火表演,人们都感觉到了很新鲜,可是菜子湾村的社火就是这么新奇,唯独在农历八月十五至八月十六日两天上演。以前村里条件很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一块象样的场地。从2015年起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到来,国家对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这给菜子湾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国家扶贫政策和青海省红十字会对菜子湾村的定点帮扶下村里完善了村基础设施建设,还给村修建了两个宽敞的文化活动广场,今年的社火盛会就在广场上举行。</h3> <h3>  今年也不例外跟往年一样,村民们排练了一段时间的社火节目就在这两天演出。根据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村里组织了两个社火队。在张家湾和羊羔圈两个社分别各上演一天。在这两天里对菜子湾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敲锣打鼓庆丰收,欢天喜地过中秋,将这个往日很宁静的村庄闹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h3> <h3>  农历八月十五一大早,人们不约而同的来到广场上,场的四周站满了观看的观众。场的一角社火队的组织者们一边为社火队的表演者更换服装,一边还好象在对队员们交待着什么。学校放假了的好多孩子也都融入到了社火的队伍中,他们天真活泼,可爱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节日的好奇与喜悦。</h3> <h3>  就在社火队伍一切准备就绪后等待着另一支社火队的到来。不一会从村口的远处传来了锣鼓声,慢慢的两支社火交会在一起,接待方队伍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装盼的五彩缤纷的队伍挥动着手中的旗帜,唱着迎接时的颂歌,此时此刻的现场一片热闹沸腾的景象。</h3> <h3> 经过短暂的接待后,在前方旗帜和锣鼓队的带领下社火队渐渐的进入主会场。开始了正式表演,首先上演的是当地最普遍的“四门阵法”,按照传统的阵法规则:分成两个纵队分别从西门进东门出、南门进北门出..…。队伍整齐有序,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变化万千。时儿形成方圆形, 时儿形成交叉形。 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不时的发出阵阵的欢呼声。从远处看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战场两军交战时的激烈场景。</h3> <h3>  “四门阵法”结束后,紧接着上演的是独特的喜剧表演“庄稼戏”。剧中呈现的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种植的过程。俗话说一年的庄稼两年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据村里一些八旬老人说这处喜剧称之为“教子务农庆丰收”。旁边一些社火队队员们还在有序的唱着青海小调“孟姜女"的曲调,剧中展现的人物忠厚朴实,唱着“种一升、收一斗;种一斗、收一石。粮食收的千千万,老百姓吃的肚儿圆,娃娃们盼着能考个大状元……”。从这处传授农耕文化的戏剧中不难看出生活在菜籽湾村这一带的先民们在早期对农业生产的何等重视。</h3> <h3> 在广场的东侧搭着一顶雪白的大帐篷显的十分耀眼。广场的另一侧整齐的摆放着村民们蒸来的大馒头,依照本村习俗每到这一天每家不论家庭大小,人口多少都要用当年丰收的粮食礳成的面蒸一个5公斤左右的大馒头。这标志着当年的庄稼喜贺丰收,粮食归仓,村民们为了感激老天爷的佑护和恩赐下农业丰收,更期盼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因此,村民们习惯地把这次盛会称之为“馒头会"。</h3> <h3> 民以食为天,老一辈人们懂得没有粮食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他们从自身的经历中知道了粮食的可贵,用他们勤劳,奋斗了一生的经历教育着下一代要爱惜粮食,保护耕地的良好风尚,要求我们这一代要跟随老一辈留下来的这种精神,我们要学习先辈珍爱粮食的优良传统,我们从老一辈人的身上学到我们这一代在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不能忘记祖先的农耕历史。</h3> <h3> 这场别具特色的盛会渐渐的随着“庄稼戏"的结束拉上了帷幕,从这场盛会中不得不说生活在我们这片热土上的先民们有着早期的农耕文化。无论是传统的农耕丰收的民间文化,还是带有浓厚色彩的宗教祭祀活动,它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的文化根脉。它有着数百年甚至于千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表达着这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h3> <h3> 随着如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大力支持。在古鄯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菜子湾村的领导班子和广大村民一道,共同齐心协力,努为挖掘和寻找历史踪迹。沿着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不断的加强探索,研究和壮大盛会的举办水平和质量,将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下去,不断的发扬广大,永了熄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