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吾出生在兰溪古城,也算的上是老兰溪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老了。</p><p> 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听说兰溪南门要拆,吾忽然想起要去南门看看,转转那些儿时的老房子和众多的小街古巷…那个曾留下吾童年到老年记忆的地方。</p><p><br></p><p> 印象中家乡的古城小巷是美丽古朴无比的。</p> <p>兰溪大云山很美,城市靠山临水,上山四通八达。</p> <p> 兰溪南门云山脚下,有数不清的古巷,走进纵横交错复杂的古巷,不觉常会使人迷路…</p><p> 当吾迷路在那些古巷时,巷子中的住户常用异样的眼光审视吾。</p> <p> 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p> <p> 巷子是安静的,就是在夏天的正午,也有一种自然的清凉和宜人的静谧,三两老人,在巷中摆出躺椅,有一搭没一搭的摇着蒲扇,用兰溪乡音拉着长长的家常,或讲着如小巷一样曲折的故事。</p><p>言谈中,有着历尽世事沧桑后的宁静与淡远。</p><p>有心灵手巧的女人,即便中午也不肯歇息,扯一把竹凳坐在门口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织毛衣,脸上总挂着温和的笑靥,针线的穿梭里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p> <p> 南门许多巷子它四通八达,幽深曲折。</p><p> 傍晚,当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时,小巷会奏出一首锅碗瓢盆交响曲,主妇们在做菜,巷子内不时飘着肉香、蛋香,令人垂诞欲滴。</p><p> 孩子们在巷里追逐打闹、乱窜,嬉笑,一时间为平静的古巷注入了活力。</p><p> 饭后老头们仰面躺在太师椅上,悠然地听着收音机,不时地哼上几句……</p><p><br></p><p> 此时,古巷多像一张风情画。</p> <p>从此上山可以看见桃花坞。</p> <p> 兰溪那些老屋记载着家乡老一辈的童年,记载着他们的梦幻。</p><p> 岁月无情,无论是曾经的富爷老屋,还是百姓人家那些老房子,在各城市中多数已不见了。</p><p> 兰溪那些经过近百年千载的老房子,不该被时光遗忘。</p> <p> </p><p> 历经风雨沧桑,老房子已成残垣断壁,往日充满欢声笑语的老房子,如今已人去房空,冷冷清清,满院荒草萋萋,只有兰江水和那些四五十年代的老人在无声地还知道、传递着老房子的历史。</p> <h3> 兰溪那些老屋,老房子,一座座残垣破壁,却养活过几代生灵,吾仿佛看到几代人的缩影。</h3> <p> 一座城市更迭的背后,曾经拥有它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渐渐丢失、模糊。</p><p> 如不留下记忆真是太可惜了。</p><p><br></p><p><br></p> <h3>荷花塘沿</h3> <h3> 这是一条塔山下路;深深窄窄,每天有许多三轮车匆匆往这儿驶过,车轮碾过高低不平的路面,和各种独轮车的声音、轴承不够润滑的“吱吱”声、远处的叫卖声、孩子独特的叫声和杂杂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各种韵律好像还在回荡!</h3><h3>兰溪每年易发洪水,只有这条塔山下路最拥挤。</h3><h3>——啊,这就是我寻找了很久的“乡音乡情”!</h3> <h3>去南后街必通道,上面曾经有凉亭,凉亭山上东面是同仁塔。</h3> <h3>据载,同仁塔在兰溪城南山上,建于宋代治平年间,清道光十四年,现已不见踪影。</h3><h3>这条路兰溪人叫塔山下路。</h3> <h3>自由路</h3> <h3>南后街85号</h3> <h3>塔山路</h3> <p> 兰溪古城那些曾经代表着奢华的老房子,依然在静静地散发着醉人的魅力。</p><p>希望兰溪前辈们再去走,最后再去看一眼儿时你曾经最熟悉的老房,不防留下合影,让子孙看看。</p> <p> 兰溪古城老叟曾写过“浙江兰溪千年古城(国内外兰溪家乡籍群疯传)”,也曾写过“兰溪天福山古建筑连接成片”,及兰溪桃花坞,兰一中,城皇庙,几十篇文化古城美篇,吾写不完的一抹乡愁,一帘幽梦,一席回忆,一座座老屋,一段段怀念。</p><p><br></p><p>一切为了兰溪千年古城曾经的昌盛繁华……</p> <p><br></p><p>老叟拙作,托家乡好友转发,谢谢恩德!</p><p><br></p><p><br></p><p>以上照片刚拍,版权私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