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秋佳节品尝月饼,是上千年留下来习俗。一年一度中秋节,品尝各式各样南北风味的月饼习以为常。但使我永远难忘的还是那一年的月饼飘香。</h3><h3> 以前,中秋节,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是要吃月饼的,所以节前一个多月,月饼的销售量是惊人的。像我们坝上各县城以及乡镇的糕点铺,早早的就开始加班加点地加工月饼。那时坝上农村销售月饼及其他像水果之类的物品,基本上都是赊销,就是先拿上货,场户完了用莜麦还帐。实际上比用现金买贵很多,但农民还是愿意,因为没有现钱。所以销量很大。那时月饼也不缺。</h3><h3> 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把私营工商业全部取消。农村加工糕点由供销社统一经营。加上粮食统购统销,月饼供应一年比一年紧张。59年到60年,困难时期开始就没有月饼供应了。60年的中秋节买不到月饼了,妈妈给我们烙几张油酥糖饼代替,味道也满不错。</h3><h3> 快到1961年中秋节了,察北牧场二分场的领导确实是几位很关心群众生活的好领导 ,为了让职工家属特别是孩子们在中秋节能吃上月饼,决定分场自己加工月饼,保证中秋节每人供应半斤月饼。这个消息一传开,全场人员欢欣鼓舞,像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更是高兴的没法说,天天盼望着什么时候给打月饼呀!</h3><h3> 打月饼的原料白面和麻油分场有的是,就是托关系买些白糖就行了。恰好分场食堂有个姓戴的叔叔,外号人称戴麻子,他以前在张家口糕点铺工作过,打月饼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领导给他配了两个助手,就开始准备打月饼了。正好我们孩子们放假,加上好奇及急着吃月饼的心情,所以从始至終都要到现场观看。</h3><h3> 打月饼的地点选在食堂饭厅旁边的一间屋子里,分场食堂有一个很大的饭厅,职工用餐和演电影与文艺节目两用,观看文艺节目可以容纳七八百人,饭厅的东面有一个小舞台,舞台后面有一间演员化妆的屋子。这间屋子平时闲着,这时正好作为打月饼的加工间。加工间的门朝西面舞台开 ,南面就是一个大窗户,正好是我们这些孩子观看打月饼全过程的窗口。</h3><h3> 月饼的制作过程和现在差不许多,分别用麻油和白面合成做月饼皮的面团,用白糖和青红丝白面做成月饼馅 ,然后用皮包好馅,做成一个个一般般大圆圆的球。最后用一个像一个大图章一样的工具,在园球上轻轻一压,因为工具上刻着花纹,所以一个好看的月饼就形成了。那时的月饼是半斤一个,两个一斤。用料白面6两,麻油2两,白糖和其他2两。</h3><h3> 那时没有电,更谈不上有电烤箱了。烤月饼用一种土烤炉。烤炉主要有两块直径七八十公分,厚度在一公分左右园型铸铁平锅。下面的一块砌在用砖垒成的炉子上,炉子有一个灶膛烧煤。上面的那块铁板有三个耳环,耳环用三根铁链子吊着,可以随时将它盖在下面平锅上,也可以随时挪开。为了挪动方便,人们想出一个好办法,用一根像担水扁担一样的一根木棍,在木棍一面三分之一处按一个吊环,用麻绳吊在房梁上,木棍三分之一那头吊上三根铁链,铁链下吊着铁板,人用手压着另一头,由于杠杆的作用,挪动烤炉的上半部就很方便了。</h3><h3> 关键是烤炉上面铁板的加热是很麻烦的,打月饼的师傅们,每天早早的把上面铁板摘下来,放到院里地面上,在铁板上整整齐齐的码上拳头大小的煤块,厚度在30公分左右。在煤上面麽一层泥,麽泥一方面避免煤燃烧的太快,另一方面为了热量尽量往下面走。然后用木材将煤引着,在院子里放一放大烟。两个人将这个很重的燃烧着碳火的大家伙抬到屋里,用那个杠杆就可以盖在炉子上那个平底锅上了,因为炉子早就生好火了,所以这个上下加热的土烤炉就形成了。其他地方的土烤炉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我们那里就是这样的。</h3><h3> 这样的烤炉一次也就是放二十几块月饼,关键是火候不好掌握,因为炉子的温度不能控制。月饼烤好烤不好,全凭师傅的经验了。戴师傅不亏是老匠人,烤出的月饼炉炉是一个颜色,金黄金黄的 。月饼的飘香,飞遍半个村庄。我们挤在窗外的孩子们,看着一摞摞金黄的月饼,闻着月饼的飘香,馋得哈拉子都流了一胸脯。</h3><h3> 上面烤炉的煤燃烧完了,一天烤月饼的任务就结束了,我也记不得一天能烤多少炉。反正全分场一千多人,一千多块月饼,大概得烤十天半个月的。</h3><h3> 中秋节到了,终于尝到了香甜的月饼,那个幸福甜蜜的感觉,是以后几十年品尝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也找不到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