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几天欣赏了王默的《百年窑洞我的家》,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想起了家里的小土窑。</h3><h3> 我家的小土窑没有王老师家里的窑洞历史悠久,也没有他家的宽敞大方。我家的小土窑就坐落在进村的大路下,当年我的祖父就借着大路下的土埝的地势打出了几孔窑洞,大路就是窑背,人来人往、车碾脚踩,因而这些土窑非常坚固。一个大院子分成了两家,我三爷在左边的院子里有个比较大点的窑洞,后来他又打了一个稍小的。右边的三个窑洞就是我的家,院中间的那个大窑洞住着我的曾祖母,另外两个分别住着我的父母弟妹与我和奶奶。我记事的时候,曾祖母已经年近八十了,我的曾祖父去世早,她一辈子操劳过度,双目失明。记忆中她常年坐在炕上,行动不便,时常叫我和弟弟。我既怕她,又爱她。四五岁的孩子看见一个什么都看不到的老人,心里还是多少有点恐惧。她呼唤我的时候吓得跑远,可是因为贪嘴又悄悄地走到她面前。这个时候她就摸索着打开炕头的小木箱,拿出一个金黄的铜勺子,挖出一勺白糖给我和弟弟吃,一勺勺糖甜到了我的心里。后来妈妈发现了这个秘密告诉我那是老姑等亲戚给她送的,不能再吃了,当时白糖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更何况我家四世同堂,仅靠父母的工分养活七八口人,白糖、点心是根本买不起的。后来再给她端饭的时候我就悄悄地走近曾祖母,让她摸摸我,谎称长了虫牙不敢再吃了。记忆中从来没有吃过那么甜的东西,那个小铜勺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h3><h3> 第二个窑洞和第三个都比较小,大概也就是二十多平米,一个土炕,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里边就摆满了。窑洞虽小,但是很温馨,这里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村里的伙伴放学后都聚在我家的院子里,跳皮筋、踢毽子、扔沙包、跳十字格,多少童年的欢笑都洒在这里。煤油灯下,我偷偷看过多少文学书籍(因为奶奶反对我看课外书,认为那是闲书,会影响学习);三斗桌子上,我抄了一本本笔记;热炕上,我吃了一碗碗奶奶妈妈做的饭。在这里,奶奶偷偷给我煮鸡蛋补身体,妈妈灯下给我们做棉鞋,父亲边剥玉米边考问,与弟弟妹妹打闹嬉戏……在这里,我们与三爷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忘不了三奶奶烙的金黄的饼子,忘不了三爷的大烟袋,忘不了西川大大带着我步行去姑姑家拜年。也是在这里,我度过了童年,完成了学业,走过了青春岁月,学会了做人处事,品味了亲情的温暖。</h3><h3> </h3> <h3> 不仅仅只是我对这些土窑有着深深的眷恋,我的那些表叔表姑也很喜欢这些窑洞。我家离王石凹矿近,学校的操场就在村子头顶。表叔表姑上学都会路过我家,祖母与母亲的热情好客,即使是玉米面、小米黑豆,她们也能做出可口的饭,挽留他们吃顿热乎饭。他们小时候也就常常在这里玩,和我们的感情很深。陈叔叔高考前曾经在我家中间那个窑洞里住过,那时我才上三年级。现在还能记起他刻苦学习的样子,每天早上我起来准备上学的时候他从麦场上背书已经回来了,晚上我都睡了一觉了,听见奶奶在催促他早点睡觉。还记得我上四年级学习写书信的时候,就是写给在西工大上学的他,不知道他是怎么挤出时间来回我那些幼稚的信的,只记得是这样的实战演练让我很快学会了写信。也许是受他的影响吧,我一直都喜欢看书。我的琴姑也是那时候来我家陪我玩,教我叠千纸鹤、叠花篮,教我制作漂亮好看的课程表贴在文具盒里,教我织围巾、做小花……我离不开她的陪伴,有时她放学后要回家路过我村,我就缠着她留下,有时都追过了火车路。她耐心地陪我玩,我玩的入迷了就忘了“正事”,她才悄悄离开。现在想想,那时多么傻啊,她肚子肯定都唱空城计了,我还缠着她玩。远在史家河的那个大大也经常来,在王石凹街道卖了蔬菜核桃总要来我家转转,悄悄送给我一本书、一支笔。常叔叔回忆起小时候在这里“偷”小羊,也是满满的幸福与快乐,隔几天就会给我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他们都和小土窑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现在,离得近一点的叔叔姑姑经常都会来这里看看,看看小土窑,看看我的父母。陈叔叔远在美国,也要视频看看曾经住过的窑洞,回味那割不断的亲情乡愁。</h3> <h3> 我家的小土窑有五六十年了,父亲十来岁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在这里送走了中年的爷爷,送走了年迈的曾祖母,送走了多病的奶奶。土窑洞冬暖夏凉,窑洞虽简陋,但是很温馨。父母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了,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因而对这里不离不弃,两个弟弟弟媳多次叫他们一起去住,他们就是不愿意搬到弟弟的新房子。好在离石龙弟弟的家很近,平时有他和弟弟们一起照顾父母,我也放心。继叔叔上大学之后,父母的外孙、孙子孙女相继跨入大学校门,成为父母的骄傲和幸福。村里人戏言,这个土窑是能出状元的风水宝地。五十多年的回忆,五十多年的寄托,五十多年的亲情,是难以割舍的。当然我也是现在才理解了父母的固执坚守,才懂得了父母的土窑洞情结。</h3> <h3> 历尽风雨,洗尽铅华,小土窑转身成为静美。斟一杯记忆的陈酿,温一段清浅的过往,敬小土窑一杯酒,抬盏尽饮,让唇齿留香,让心底留住浓浓的乡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