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梵净山的价值,不能用我们平常看待名山大川的方式。梵净山真正出众的不是外形、不是宗教,而是它所孕育的生命,梵净山如同一叶孤岛,助力生灵繁衍存续。</h3><h3> 摘自《梵净山》</h3> <h3> 梵净山得名来源,一是来自于佛家“梵天净土”,是世人的栖心之地,是善众的梵天净土。另一说法是其山形酷似当地民间蒸饭器皿~饭甄,故取其谐音。</h3><h3>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世界自然遗产。</h3> <h3> 我们五老汉是大学同班同学,年龄最小的今年年初最后一个退休啦!志趣相投的几个人,自驾山西、出游东北、行走甘南、相约贵州,在一起“到处看看”好几年了。</h3><h3> 这次为了登上梵净山,我们提前一天,8月23日抵达黔东铜仁,入住闽商大酒店,“恶补”功课,养精蓄锐。</h3><h3> 第二天是星期六,吃过早餐,我们五老汉乘坐“别克"旅行车沿铜大高速、杭瑞高速直奔80公里外的梵净山。</h3> <h3> 网上定票是有时间段的,规定九点半入门的我们,混入九点的人流进场,排队等待乘坐游览车,趁等车时间,老哥几个匆匆跑到山门前请人帮忙拍了张合影。</h3> <h3> 排队实在无聊,老汉们玩起了自拍,自拍效果还真不错。</h3> <h3> 好不容易“刷脸"登上景区游览车,在狭窄盘山道上行驶二十多分钟后下车,继续加入长蛇队,游客仍然需要排队上空中缆车。看来,要识“梵净"真面目还真不容易!</h3><h3> </h3> <h3> 再次刷脸、验身份证,空中缆车在山谷中穿越攀行,好一阵折腾,不过,这还没完,下缆车后,接下来还要登上相当六十层楼高、2000多个台阶的木板楼梯,这可苦坏了两位腿脚疼痛不便的老汉。</h3><h3> 在缓缓上行的缆车上,透过窗子看到从山下拾级而上的一批批攀登者,着实令人敬佩,据说到山顶有8000多级台阶呢。</h3><h3> 登顶梵净山,对人意志和身体都是一次考验。</h3><h3><br></h3><h3> 登梯老汉途中小憩。</h3> <h3> 总的来说,当天是周末,又逢暑期旅游高峰,游人超多,但是景区对游客实施分时段、分地段管理,根据流量,分流游客,使整个景区客流调度得当,进出有序,路险而不堵,人多而不乱,只是景区大门离梵净山的“蘑菇石"、红云金顶"景点实在远了些。</h3><h3><br></h3><h3><br></h3><h3> 老汉们途中需要多次补水、休息。</h3> <h3> 接近中午十二点,我们终于登上山顶,此时,大雾刚好缓缓散去,蘑菇石、万卷书崖、老金顶、红云金顶时隐时现,好像正在众人面前慢慢掀开神秘面纱。</h3><h3> 大美的梵净山!老汉们登山疲惫一扫而光。</h3><h3> 虽然蘑菇石没有想象中那样高大,但那险峻山形、那神秘奇石还是足以令人惊叹,使人震撼。</h3><h3> 这充满梦幻的神秘梵净山,处处显示出空灵的禅意,显示出自然的力量!</h3><h3> 尤其那世人瞩目的“蘑菇石",因外形酷似蘑菇而得名,高约十米,看似一触即倾,其实岿然不动,已经在风霜雨雪中飘摇了10亿年。</h3><h3> 先后登顶的老汉好像忘了疲劳,那两位腿脚不利索的好友也赶上队伍,在山顶上,登上跑下,尽情欣赏拍照。</h3> <h3> 蘑菇石不仅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更是梵净山的精魂、梵净山的象征。</h3><h3><br></h3><h3><br></h3><h3> 侧面拍摄的“蘑菇石"。<br></h3> <h3> 万卷书崖,整座山体都是层层叠叠、堆砌有序的页岩,势如古代典册齐天堆放,气势宏伟。</h3> <h3> 梵净山其独特的地质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与同纬度地区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特征,以孤峰和峡谷最具代表性。</h3><h3> 梵净山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连绵的山势、独特的地貌、险峻的沟谷、多变的天象,都使梵净山形成了重峦叠嶂、雄伟险峻的壮阔景象,给人以“旷观瀛海三千界,直上黔山第一峰”的享受。</h3><h3><br></h3><h3> 远眺“红云金顶”。</h3> <h3> 陌生的,也是新鲜的,五老汉中只有一人曾经来过梵净山,这里的一花一草、一峰一寺都令人驻足、注目。</h3> <h3> 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山形各异、峥嵘奇伟、巧夺天工的山岳地貌景观。<br></h3> <h3> 时间与体力有限,“老金顶”已无力攀爬,“红云金顶”维修封闭,尽管如此,老汉们登上梵净山山顶,站在“蘑菇石"下,已经相当满足,这正是:</h3><h3> 登顶空中梵城,</h3><h3> 身临梦幻仙境。</h3><h3> 不枉千里迢迢,</h3><h3> 心中永驻胜景。</h3><h3><br></h3><h3> 图中远处石阶和白点,即为继续向上攀登“老金顶"的通道和游客。</h3> <h3> 事实很快证明,我们抓紧时间观景、拍照是相当英明的,刚刚还是蓝天白云的山顶再次被大雾笼罩,且雾气浓重,长锁不散。</h3> <h3> 山峰在神雾中纷纷隐藏了起来。</h3> <h3> 我们在“红云金顶”山角下的“承恩寺"旁吃完自带午餐后,随着人流开始向山下移动。</h3><h3> 与上山相同,排队上缆车,排队等游览车。与上山不同的是,因为大批游客还未返程,下山路显得不那么拥挤,人少了许多。</h3><h3> </h3><h3><br></h3><h3> 梵净山 · 承恩寺</h3> <h3> 我们赶到山下时,已经接近下午两点多了,算起来,登山、下山用了将近五个小时,山顶游览看景、拍照不到六十分钟,大部分时间都“扔”道上了。</h3><h3> 虽然还有“老金顶”、“红云金顶"两大高峰尚未征服,但对于初登梵净山的我来说,已经是收获满满了。</h3><h3> 看着山门前仍然排着长队等游览车上山的人群,幸运的、顺利下山的老汉们真替他们担心起来,他们登顶能碰上云开雾散吗?他们能赶上回程空中缆车吗?不远千里赶到梵净山各地的游客们,祝福你们同样顺利登顶!</h3><h3> 回首望望仍在雾中飘渺的梵净山,老汉感慨道“人已过六十,心有紧迫感。有钱走不动,岂不留遗憾”。还有老汉接着说:“世界这么大,还得到处走!"</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浪迹”天涯 “慢走"世界 00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