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四):老虎耷拉

徐庆举

<h3>  说到母亲的手巧,不能不提端午节孩子们带的老虎耷拉。<br></h3><h3> 这是久远的民俗,每到端午节,长辈们就要给幼儿的后背上带上一串老虎耷拉。上面有小老虎、青蛙、葫芦、条笤、小辣椒等,都是用布做的,有红有绿,民间味道极浓,有避邪的含义,好象还有一个说法叫"五毒"。</h3><h3> 母亲手巧,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母亲开始做的老虎耷拉。依稀觉得小时候,每到端午,母亲都会提前做几串,除了给自己家族的孩子带上避邪,还会送给周围的乡亲们,得到的人自然高兴。</h3> <h3>母亲做的老虎耷拉,您能看出都是什么吗?</h3> <h3>  母亲大张旗鼓地做老虎耷拉,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被我接到城里来住。那时,她用不着用缝纫机做大量的活了,除了早上送孙女去幼儿园,空闲的时间很多。当时,父母住在万新村,勤快的父亲趸上些青菜到不远处的市场里卖,母亲打打下手。城市里人多,又有菜市场,估计是母亲看到了商机,平日里就开始大量地做老虎耷拉。她把老虎耷拉上每个品种都单独地做上几百个,然后再串在一起。端午前快到的时候,她就拿到市场上卖。实际上,那个时候我真的没有在意母亲做的老虎耷拉,只觉得她有事做就好。</h3> <h3>母亲和她的作品</h3> <h3>  我开始特别注意母亲做的老虎耷拉还是在我于2004年策划书画展览、创办《画讯》之后。那时,每到端午前,母亲都早早地就做好一大批老虎耷拉,悬挂在一个个凉衣架上,那大红大绿的色彩漂亮极了。我突然意识到母亲做的老虎耷拉不就是艺术品吗?</h3> <h3>  有了这个认识,我开始逐渐关注母亲做的老虎耷拉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赛区组委会向社会征集民间工艺品做为礼物送给外国嘉宾,我给母亲做的老虎耷拉报了名,还真的入选了,还取回了一件证书,母亲很高兴。</h3><h3> 母亲高兴的地方还有,她做的老虎耷拉,每每拿到市场上卖,很受欢迎,甚至供不应求。后来,我二姐和妹妹也开始帮她做。当有一次,听母亲说,一个端午节,她能卖三四千块时,我有点惊了。我记得母亲做的老虎耷拉最初才卖几毛钱一个,后来涨到一块,两块,这得做多少个才能卖到几千块啊!</h3><h3> 有一年,我到西安,看到小店里卖的生肖挂件热销,就联想到了母亲做的老虎耷拉,是否也可以走进旅游市场。回来后,我就从母亲那要了几串到古文街的小店去推销。几家小店的老板都极喜欢,说这里也有卖的,但比起我母亲做的粗糙太多了。老板们说,老虎耷拉的季节性太强,又是纯手工,没有量,做长期的旅游产品不适合。不过,我拿去的几串都被小店老板买下了。</h3> <h3>老虎耷拉陪伴着母亲的晚年生活</h3> <h3>  那次回来我也并没有失望,母亲用它来打发时光,也挺好的。后来我在博客上写文谈起母亲做的老虎耷拉,引起书画圈老师们的极大兴趣,我拿出一些在某些场合送给书画家们,大家都十分喜欢,视为宝物。</h3><h3> 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我刚刚拜的恩师刘荫祥先生,多少年了一直在书架上挂着两串。</h3><h3> 母亲去世这几天,大家纷纷悼念。著名人物画家王大奇留言说,他的画案上挂着一串老虎耷拉,就是我妹妹送的。这串还是妹妹从母亲那学会后自己做的,王先生视为珍宝,一直悬挂,还画入自己的作品中。</h3> <h3>王大奇先生案头挂的老虎耷拉</h3> <h3>老虎耷拉入到王大奇先生的画中</h3> <h3>  这些年,当我告诉母亲哪位书画家又喜欢您做的老虎耷拉了,她的脸上就笑开了花。<br></h3><h3> 母亲的晚年,制作老虎耷拉几乎成了她的全部工作。因为耳朵聋了,眼晴视力也下降了,她感觉很闷的慌。每每缝小老虎,她就能静下心来。直到83岁,她缝不了了,很着急,说自己没用了。</h3><h3> 这些天收拾母亲的遗物,还找到几串老虎耷拉,我赶紧收起来。母亲在的时候,没当回事,现在,这些都是我的宝儿。</h3> <h3>母亲晚年做的小老虎</h3> <h3>我知道,母亲生命的最后一年很孤独。远处暖气片上挂着她做的手工。</h3> <h3>母亲走了,妹妹传承着,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老虎耷拉</h3> <h3>这几串是收拾母亲遗物发现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虎耷拉。晚年的母亲随心所欲做手工,做了很多这样的作品。很多作为车饰被家人和朋友悬挂在车里。</h3> <h3>剩下的这几串手工我会永远珍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