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h3><h3>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h3><h3>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的传承最基本、最根本的来自于教育,而教育中最活跃最本真的就是语文教育,语文课堂更是承担了任重道远的使命。语文教学既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又要注重挖掘传统内涵,传承经典文脉。</h3><h3> 9月9日上午,烟台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在录播教室观摩了姜玉莉老师和张宝珠老师两位名师的示范课,开展了以“聆听名师课堂,探究文脉流长”为主题的听评课研讨活动</h3> <h3>姜玉莉老师授课《与朱元思书》,以时代背景为基,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字里行间,在比较阅读中,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h3> <h3>在骈文、散文的区分赏析中,学生对古文的章法有了深切认知;在对偶、用典的修辞方法中,学生对古文的行文有了明确体会。</h3> <h3>姜玉莉老师授课《与朱元思书》,以时代背景为基,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字里行间,在比较阅读中,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h3> <h3>姜老师的古文教学深入浅出、博古通今,在娓娓动人的语言中以情感作铺垫,用方法作导向,真可谓别具匠心!</h3> <h3>张宝珠老师展示《诗歌专题探究》课,宝珠老师的课堂活泼灵动、趣味横生,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意象的过程中,明确“柳”“雁”“梧桐”等意象的情感象征,启发学生主动挖掘古典文学的智慧。</h3> <h3>学生在课堂上的诗歌朗读赏析,有竞争有动力,给予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平台,学生在欣赏中有所体悟,诗韵在比赛中化入人心。</h3> <h3> 听课结束,语文组全体老师分析赏评。在此起彼伏的探讨声中,年轻教师经典传承之路也略显清晰,有名师为引,传承的路将会别具风采。<br></h3> <h3>宋美静:姜老师此次讲授的《与朱元思书》一课,难度颇高。对教师对文本的研读能力,对学生平日里对文体知识扎实的积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课上,姜老师打破以往文言文复习课的僵化复习套路,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提炼。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带领学生对《三峡》《与朱元思书》进行比较阅读,其中穿插着赏析方法知识点的介绍。整堂课内容充实,让学生和听课老师受益匪浅。</h3><h3> 宝珠老师讲授的《诗歌专题研究》既包含诗歌知识点的讲解,也包含学生积累诗歌的展示。整堂课内容充实,扎实有效。尤其是课堂上即兴开展的诗歌接龙——飞花令,以及小组间的诗歌推荐比赛,让整堂课诗意盎然,让人乐在其中,陶醉其中。</h3> <h3>俊梅:每次听姜老师的课都受益匪浅,清新的语言、淡雅的音容,姜老师身上散发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听了两位名师的课,我对今后的古文教学有了明确的方向,挖掘文字背后的经典、品读具有文化气息的古文,古典传承,行之将远。</h3> <h3>阎妮:姜老师的课堂既有扎实而又效率的复习检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同时加入了比较阅读,从描写特点和语言特点异同的比较中深刻印象,知识技能充分掌握,文学知识和素养全面提高。张老师的课程内容顺应诗词教学的潮流,多次复现已学内容,意象解读深刻,艺术手法全面,课堂氛围轻松高效,为诗词教学作出亲身示范。</h3> <h3>诗言志,文传典。古典文学能传承至今而熠熠生辉,其本质是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每一位炎黄子孙中扎根已深,由内而外,油然升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