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一、多摸</strong></h3><h3>多摸,即摸清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性格爱好、特长特点、有无特殊体质。全面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尽快融入新班级体。</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知道“是什么”比总问“怎么办”重要。</h3><h3><strong>二、多陪</strong></h3><h3>师生相处的第一个月,如同新婚度蜜月。陪着,是施爱的重要环节,是无痕教育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仪式感,更是心灵沟通的捷径。</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这一个月辛苦点,是为了好几年不辛苦。</h3><h3><strong>三、多磨</strong></h3><h3>多磨并非凡事都要叨叨絮絮地说,而是将功夫用在“带”上。即凡事都要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一起做,然后再与学生讲解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的道理。</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这种“带”属于“行动导向教育法”,既需要反反复复,更要牢记:顺序错不得!</h3><h3><strong>四、多赞</strong></h3><h3>稍加观察便知,每个孩子的每天都有值得我们为之点赞的亮点,如果我们能养成赞孩子的习惯,且能及时赞并赞得恰到好处,那么孩子的优点就会不断增长与扩大,良好的班风学风就会随之形成。</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表扬与鼓励的力量是远远大于惩罚的。</h3><h3><strong>五、多等</strong></h3><h3>等待是一招妙棋。遇到不求上进或不良习惯难改的学生,不要动不动就拿起家规进行惩戒,因为这样易导致学生反抗或虚假接受;更不要动辄就请家长或将之推到领导那里去,因为“请家长”或“找领导”会被学生视作无能。有效的做法是有话好好说,把话说说好,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到他哪怕有一点点转变后再给予肯定。</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要相信:时间老人是最好的教育者。</h3><h3><strong>六、多藏</strong></h3><h3>藏什么?教育锋芒。想训他们时,姑且把念头藏一藏;想揍他们时,且将心气收一收。许多时候火气一藏,智商就上升了。要知道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得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与交友交心相结合的路径才成。</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孩子并不反对我们的教育内容,他反对的是我们的方式。</h3><h3><strong>七、多拔</strong></h3><h3>多拔,是指循序渐进地将带班目标往高处拔。带班是需要有点“野心”的,当这个“野心”一步步实现了就是“雄心”。</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若想班级呈现雄赳赳气昂昂的势头,班主任就要会造势且有雄心壮志。</h3><h3><strong>八、多拨</strong></h3><h3>要知道,中职生自信的火苗并没完全熄灭,只是通常并非明火而已。此时只要我们善于去拨、轻轻一拨就会悄悄燃起的。</h3><h3><strong>关键词:</strong>手中拿根惩戒鞭,不如拿根拨火棍。</h3><h3><strong>九、多给</strong></h3><h3>我们常说,中职生教育要多给学生温暖。此话怎么理解?其实,除了在精神和物质层面要多给孩子关心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给他们说话和表现的机会。因此,当学生正说得起劲时,别轻易去打断;当学生正在显摆时,别去武断地制止。有效的做法是将自己融入到他们的闲聊中,当他们手舞足蹈地显摆时,我们也跟着忘我地大笑或为之拍照[呲牙]</h3>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YzSvhojiwQrPl8ymVq6aw">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