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备车间 王国亮<br></h1> <h3> 我和师傅相识于2002年,那时候的他35岁,已是全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作为焊接实验室老师给我们培训气体保护焊接技能提升课程。之前不认识他本人,但对这个名字已早有耳闻,他是每一位电焊工渴望成为的旗帜。</h3> <h3> 公司组建“传、帮、带”师带徒活动,我被推荐与他签署师徒合同,正式成为他徒弟,在好长一段时间内激动和自豪感让我兴奋不已,从此对干好焊接这个工种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师傅是一个帅气洒脱、年轻有为,敢说敢做的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性格比较直率,能吃苦,相处不久我们边觉得很有契合度,他说“学技术首先要学做人,做好自己,帮助别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是做人做事的充要条件。”,这句话让我受益终身。</h3> <h3> 工作中师傅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他既能讲解焊接理论技术又能指导实作。他善于创新、写专利、总结经验和技巧,在传授技能时用通俗的语言代替专业术语,明白易懂,能根据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因人施教。</h3> <h3> 还记得在一次气体保护焊打底易穿丝、层间易产生未熔合的焊接中,我怎么也焊不好,他就用手指头蘸水在桌面上画了一条直线,说“我的手指就如电弧,水就是铁水,只要手指匀速带着铁水前进,水不流到手指的前面,问题就解决了。”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大道至简就是这个意思。</h3> <h3> 师傅是公司学工艺讲工艺活动的发起人和推广人。各种新造车种资的获得,随之新产品品种增加,生产节拍较快,而班组操作的技能人员识图能力较差,现场工艺不完善,跟不上快速开工和批量生产的节奏。</h3> <h3> 师傅率先提出《学工艺、讲工艺》活动,我们班组作为示范点首先开展,将新造车的工艺进行熟知掌握、消化吸收,做到图纸尺寸数值了然于心,讲起工艺头头是道。</h3> <h3> 活动在我们班组开展效果非常好,与此同时也促进生产现场岗位培训新模式的诞生,该项活动迅速在全公司进行推广,员工的技能水平和过程质量控制得到了快速提高,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和赞誉。</h3> <h3> 工作中他常说,作为高技能员工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优秀操作法、绝招绝技并不神秘,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把每一件事按照工艺,严肃认真的把活干好、干精、干出感觉来,就能形成自己的操作法。如果能把一个重复一千次的动作,提出无数个为什么,总结分解可以省时、省力、省材料的技巧,就能提炼出自己的绝招绝技。</h3> <h3> 经过2015、2016两年的时间,7000多扇下侧门的专机自动焊焊接验证,完美实现旧折页与门的自动焊,焊缝成型达到了新制的水平,检修自动化达到货车下侧门检修同行业先进水平,操作方法已经纳入公司下侧门组焊作业指导书。</h3> <h3> 下侧门生产是制备车间主要的生产线之一,但经常出现因设备异常导致的生产停滞现象,或因焊接工艺不良引起的批量质量问题。为此,师傅带领我们班组建了攻关小组,首先针对原来敞车下侧门旧折页用于自动焊专机焊接缺陷较多、不能自动焊接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摸索制定解决措施,总结得出组焊五步操作方法。</h3> <h3> 站得高而看得远,改善永无止境。2017年NX70A新造车生产,单片梁抽鱼腹、鱼腹成型是生产中的主要瓶颈工序,师傅着眼于现状,将工艺布局进行重新规划,配合车间工艺技术人员,成功研究制作了双面埋弧焊焊接工装、翻转焊接,实现了中、侧梁正反面同时自动埋弧焊接,解决了中、侧梁空中翻转的瓶颈问题。</h3> <h3> 大浪淘沙始见金。在成长路上,我汲取师傅的优良品质,努力学习,顺利考上了焊接技师,当上了制备车间铆焊班长,也有了自己操作法和绝招绝技,并且带出的徒弟还获得公司比赛前两名。</h3> <h3> 他就是我的师傅刘志彬。他是焊接高级技师,为货车修造工艺的改进和新方法的探索开疆扩土。他是“高铁工匠”、首席技能专家,为铁路事业的发展、为金属焊接水平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是“河北大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精于焊接理论知识讲解、专于操作技能的提升、善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他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品质去勉励、引导下一代新学员,将精湛的技能传承致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