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Day7(2019年8月19日)晴天</h3><h3> 波密县-林芝市 230km</h3> <h3> 卓龙沟</h3> <h3></h3><h3></h3><h3> 早上退房后,我们一行四人一早都去了卓龙沟。卓龙沟对我们来说是神秘的,因为神秘,所以才想去探个究竟。“卓龙”在藏语中的意思即“圣地”,由此可见其在波密藏族心目中的地位。
卓龙沟位于波密县城扎木镇南面六公里的一片原始森林里,这里隐藏着珞巴族的树葬区,这个地方因为到处布满了原始森林,充满了神秘和阴森的气息,一般人不敢进去。树葬这一方式,就连熟悉藏区大部分地方的扎西尼玛,之前都从来没有听说过。经过波密县的专家指证,在藏区只有卓龙沟有树葬。</h3><h3></h3><h3></h3> <h3> 我们在卓龙沟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哪里的风光,不到半个钟即从卓龙沟退回到波密县城,走上318国道,向林芝方向前进。</h3> <h3> 古乡湖</h3><h3> </h3> <h3> 从波密县城出发,沿318国道向西行驶30公里就到了古乡湖景区。</h3><h3> 只见白云与山峰相萦,湖面平和安详,湖水混浊,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秀美。翘首古乡湖,乃天地山水养人心, 云雾缭绕洗心灵!可以用“水墨丹青一幅画,人间仙境三世情。”来形容古乡湖的秀美风光。</h3> <h3> 通麦天险</h3> <h3> 通麦天险原指通麦镇(通麦大桥开始)至排龙乡间的14km路段,是川藏南线最险的一段公路,其险类似于百里海通沟、古乡沟,14km平均要走2小时,沿线山体的土质疏松,高山滚石难于预料,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加之路窄导致错车十分困难、空间极小,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故有通麦天险的称号。如今通麦天险只能留在记忆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通麦天险已成往事云烟……</h3> <h3> 易贡错</h3> <h3> 易贡错即易贡湖,位于西藏波密县易贡乡。系1900年章龙弄巴特大泥石流堵堰易贡藏布而形成的堰塞湖,长17公里,平均宽1.3公里,最大水深25米。</h3><h3> 从通麦往东是波密,往西南是去林芝、拉萨的必经之地,往西北就是易贡。通麦大桥就横跨在从西北而来的易贡藏布和从东南而来的帕隆藏布上,扼守着川藏公路318国道。去易贡错的路就在通麦大桥旁边叉路口,易贡湖离通麦大桥24Km远,海拔2100米,处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之北的印度洋水汽通道的当口部位,盆地的环境特别优越,湖的北面系念青唐古拉雪山冰川屏障。由易贡湖上行,经过位于湖尾的易贡乡,转入易贡藏布左岸支流勒曲藏布,便进入了地质公园的巴玉现代冰川景区,这里由南而北依次排列着贡普、卡钦、若果三大冰川。我们在易贡湖西岸远远地跳望巍峨的卡钦冰川,卡钦冰川只露出一块小脸,大部分被云雾笼罩,湖滩平原,水鸟飞翔,牛马漫涉;湖滨台地,果林茂密,茶园垅垅;山麓坡上,松林杉木,挺拔俊秀。</h3><h3><br></h3> <h3> 鲁朗风景区</h3> <h3>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风景像一幅油画,天高云淡,绿色阴湿的草场,颜色鲜亮的野花,一座座木屋散布其中,一派田园的美好。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h3> <h3> 鲁朗林海</h3> <h3> 鲁朗林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鲁朗镇境内,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素有“西藏江南”美称。鲁朗林海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誉,整个景点如诗如画,周边雪山林立,沟内森林葱笼,林间还有整齐如人工修剪般的草甸,许多民居修建在这山环水复的天上森林,周边溪流蜿蜒,有成千上万种野花竞相开放,简直就是人间天堂。</h3> <h3> 游完鲁朗林海,已到下午15时分,我们决定当天住林芝市,早点找到酒店休息。</h3> <h3> Day8 (2019年8月20日)晴天</h3><h3> 林芝-南迦巴瓦峰-拉萨 590Km</h3> <h3>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h3> <h3> 早上起床比较早,早歺后沿林拉高速转米林机场公路,在一个叫嘎车匝口下高速转岗派公路,不久来到立定村雅鲁藏布大峡谷观景台。观景台前,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曲汇合交融,尼洋曲的清水与雅鲁藏布江的浊水界线明显。</h3> <h3> 人们说“黄河水是如何流出天堂的”是用来形容黄河的流水,就像“天河”一样。然而,地球上确实有一条河流叫做“极低的天河”,即雅鲁藏布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仲巴县境内的杰马央宗冰川,是西藏第一大河。它像一条银色蛟龙,从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发源,由西向东奔流于西藏高原南部著名的“藏南谷地”。流到东经95°左右,它横穿喜马拉雅山,突然急转向南,形成有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最后在喜马拉雅东端珞渝地区的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并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h3><h3> 雅鲁藏布江全长2900多千米,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千米。这是一条国际性水系。雅鲁藏布江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在中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h3> <h3> 藏语中的“雅鲁藏布江”意思是“从最高峰流下来的水”。显而易见,湍急的水流穿过这片高原的土地,滋养着所有的藏族人。每个西藏人都对此心存感激和敬畏。人们崇拜上天赐予的“圣水”,希望圣水能保护他们家人的健康和安全。</h3> <h3> 丹娘佛掌沙丘</h3> <h3> 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丹娘佛掌沙丘。河谷宽阔,农田块块,江中沙洲片片。这里是强风口,秋冬时季是枯水期,沙滩沙洲上的沙被风刮起,常年落在此处,又称飞来的沙漠。丹娘是米林县的一个乡名,佛掌则是想象的产物。</h3> <h3>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h3> <h3> 雅鲁藏布江的第一个大转弯位于派镇中转站和笔直的村庄之间。它最初来自从西向东汹涌澎湃的河流。然而,它在大转弯时被山挡住了。转过180度后,它又向东走了。如此壮观的转折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个地方建了一个观景台,不仅可以看到山谷的美景,还可以看到南家洼峰的美景。人们总结了十个词来描述我面前的所有景象:高、强、深、潮湿、隐蔽、长、危险、低、奇怪和美丽。这确实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描述,但非常全面。</h3> <h3> 吞白古茹寺</h3> <h3> 吞白村古茹寺位于米林县派镇的吞百村,古茹藏语的意思是“上师”,这里曾经是莲花生大士的修行地,据传加拉白垒雪山一带住有魔鬼名为雅克夏,起初莲花生大士并未战胜魔鬼便在古茹修行了三年,三年后降服魔鬼。</h3> <h3> 南迦巴瓦峰</h3> <h3>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 南迦巴瓦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h3><h3> 我和老何2009年来过南迦巴瓦峰,今次是故地重游。不过上次我们是沿着雅江的南岸走,这次南岸修路,道路已经封闭,我们只能沿着雅江北岸向前进。十年前来这不需要门票,今次来需要购买门票及车票。我们自己的车开不到南迦巴瓦峰的最佳观景台,需要乘坐景区的车去观景。十年前,我们很遗憾,没有看到南迦巴瓦峰的全貌,今次也没有看到她的全貌。南迦巴瓦峰号称世界最美丽的山峰。</h3><h3> 以下两张是我十年前用蓝调儍瓜相机拍的照片。</h3> <h3> 以下是今次用手机拍摄的照片。</h3> <h3> 南迦巴瓦峰也称“羞女峰”,真的像羞羞涩涩的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午12时,她撩起面纱,拂袖而去,一点面容也没留给远道而来的游客,老张和刘老板说明年四月再来。 南迦巴瓦峰景点商业意式浓,门票240元景点设施简易,进景区须配好干粮及雨伞,山区天气说变就变,今次我们的运气不好,二进宫南迦巴瓦峰留有遗憾,景区出来已是下午二点,留个遗憾,给自己机会。</h3><h3> 我们一行四人也是很随性,原计划从南迦巴瓦峰景区下来要去郎县,但走郎县到山南市(泽当)的路不好走,从拉林高速下318国道再走302省路也要翻好几座山,我们改主意决定走拉林高速直接到拉萨,第二天再从拉萨去山南地区游玩。我们晚点20时30分赶到了拉萨暖驿客栈,放下行李马不停蹄,打的到布达拉宫广场,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总有新的发现。这次我们登上了药王山照景台,在50元人民币纸币背景前留影纪念。</h3> <h3> 药王山照景台</h3> <h3></h3><h3>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供有药王菩萨,而且山顶的招拉笔笔洞寺为业医喇嘛所居。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红山,原有低矮丘陵相连,修路时挖平小段。
药王山东侧有个洞窟式的小庙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庙,坐落在药王山东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鲁普。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间几经兴衰,这座拉萨地区罕见的石窟寺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石窟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狭窄的转经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66道两边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尺尊两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禄东赞的造像。洞内光线暗淡,全靠酥油供灯照明。</h3><h3></h3> <h3></h3><h3></h3><h3> 回到了布达拉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h3><h3> 我们一直在路上,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