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中华经典 传承初心担当——乐陵市阜平小学三年级九班“释菜礼”祭孔活动纪实

美友7445122

<h3> 2019年9月14日上午8:00,我们和爸爸妈妈,准时到达乐陵市文庙,参加由乐陵市文化局组织的“释菜礼”祭孔仪式活动。在闫老师的组织下,我们排好队等待着!</h3> <h3> 准备篇</h3><h3> 各位妈妈们为我们准备由芹菜叶编制的头饰,你们看我们戴着是不是很漂亮!说实在的,我们更期待下面将要举行的祭祀礼!</h3> <h3>  看,我们个性的头饰……真漂亮</h3> <h3>  我们戴好头饰,期盼着期盼着……</h3> <h3>  我们翘首以盼,两眼目视前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终于工作人员让我们穿起古代的衣服了,一层又一层……</h3> <h3>  在爸爸妈妈以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穿起小红袄,下面又围起一个像围裙的黑色的布围,听爸爸说:古代人都这么穿衣服的,这是汉服!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个时侯我们中国就是礼仪之国!</h3> <h3>  从服饰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爸爸还说:日本的和服就是仿造中国的汉服制作的!一件衣服,就这么多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意义深远!</h3> <h3> 礼拜篇</h3><h3> 皇帝祭祀(jì sì)</h3><h3> 皇帝祭祀共分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zhuàn)、送神、望燎(liǎo )等。各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清乾隆七年额定地坛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可见当时乐舞队伍之庞大。</h3><h3> 民间祭祀</h3><h3> 从最简单情况说,必须完成:迎神(通过四拜)-献爵(叁献,一献也可)-辞神(四拜)-饮福散胙(zuò )。</h3><h3> 仪式依照古制进行,仪程的执行人员分为献官、通赞、执事、司尊等不同职位,整个仪程分为主献、分献等九步进行,每一个细节都十分考究。</h3> <h3>  “释菜礼”是我国传统入学礼仪。所谓“释菜”,又称“舍菜”或“舍采”,出自《周礼•春官》,按周代传统,学子在开学之际持芬香之菜献给师长。</h3><h3> 乐陵市文庙的“释菜礼”就是要祭孔。“孔”是孔子,孔子( 生于公元前 551年 --- 死于公元前 479年 ),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h3> <h3>  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 xián )良72人。</h3> <h3>文庙“祭祀礼”活动流程:</h3><h3>①斋戒,读古人言行,以思其人。<br></h3><h3><br></h3> <h3>②就位。陈设完毕,献官、执事行四拜礼,盥( guàn )洗,就位。</h3> <h3>  古代奏乐的乐器</h3> <h3>③迎神。奏乐。乐属阳,也是迎神於阳。所以乐奏半时,神其来格,乃行四拜礼迎神。四拜: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h3><h3> 注意:在古代 乐是礼的一部分,所以是在奏乐同时行礼。上下台阶更要聚足:上下台堦先迈外侧脚,上下一级,两脚并拢,还是外侧迈出。但执事不必。</h3> <h3>④奠帛、初献礼。奏乐。引献官诣(yì )盥洗所,然后诣酒樽所,此时司樽( zūn )为所有捧爵者斟酒,捧爵( jué)者及捧帛者立刻到神位前东侧朝北立,配位在神位南,朝北立。<br></h3><h3>初献官诣神位前,跪奠帛,奠爵,俯伏兴,平身。</h3> <h3>洗礼环节</h3> <h3>斟( zhēn )酒的器皿及洗礼的器皿</h3> <h3>⑤亚献,由亚献官献爵如上,但不献帛。</h3> <h3><br></h3><h3>⑥终献,由终献官献爵如上。</h3><h3>⑦辞神。奏乐,四拜。</h3> <h3>⑧ 感谢父母教育之恩。四拜父母之恩,父母回礼!</h3> <h3> ⑨礼成,散胙。凡与祭者,皆受福胙,也是恩礼广博也。</h3><h3> 听妈妈说:古代的家族祭祀一般以宴会告终。所以祭以示敬,宴以尽欢,正是礼之用,和为贵。无论亲疏,依次受福,只有次序之先后,并无礼遇之厚薄,此先人之泛爱众也。<br></h3> <h3>  礼成之后,依次和父母老师,演员合影留念!</h3> <h3>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华礼制分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礼,其中祭拜礼属于吉礼。中国人自古重视祭拜,但祭拜和宗教、迷信无关,而是用一种庄重的仪式,去表达对生命的敬畏,表达感恩先人,追忆先贤、不忘本不忘根的思想,利用反复的祭奠不断提醒后人应该传承和发扬家族乃至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没有先人就没有自己的生命,没有圣贤就没有今天的智慧积累和今天的生活。</h3> <h3>  因而祭拜礼体现了追忆先贤,继承传统、明德修身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华夏民族注重感恩、注重传统教育的特点。</h3> <h3>  今天的祭祀礼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了一定要传承经典,不辱使命,做时代好少年!</h3> <h3>  穿圣贤之服,传中华美德</h3><h3> 读圣贤之书,承传统经典</h3><h3> 走圣贤之路,谢国家安康</h3><h3> 立时代之志,做民之栋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