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线路 <h3>城区—滨海路—高家—姜牙店—芦洼—官庄—季姜堂—吕望庄—翰文高级中学(原职业中专)—泊头街—费家—马家—孙家桥—小张家—城区</h3> <p><br></p><p>郁达夫先生曾这样说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p><p><br></p><p>进入秋天,一扫盛夏酷暑的潮湿闷热,再不用担心户外骑行会被烈日灼伤。路上的行人,无论是走着的,还是骑车的,闲适得很,不急不躁的。</p> <p>这一次骑行的目的地,是芦洼和官庄两个村子。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到那里,嗅一嗅秋天的馨香。</p><p><br></p> <p><br></p><p>芦洼村头的狗尾巴草儿和曲曲菜的黄花孕育着灵秀,大片的庄稼和树林被盎然的秋意渲染。蹲下身子安安静静地听一听,草棵里昆虫的叫声像是在演奏一曲秋天的交响。</p><p><br></p> <p><br></p><p>芦洼这个村名由来,会不会与这芦苇有关呢?村子地处泊头镇东部(也是沾化与利津接壤处)的洼地,生长在村子周围的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的芦苇随处可见。</p><p><br></p><p>眼前的这片芦苇葱葱茏茏,婀娜着身姿,舒展着穗缨。微风吹来,密集的芦苇群落如细浪碧波,迎风摇曳,起伏奔涌。</p><p><br></p><p>芦苇属禾草科植物,根匍匐于水中或地下,自由、任意地向周围伸展,向四下延伸。它对待生长的态度“泼辣凶悍”,不与俗世争奇斗艳,也不怕雨涝干旱,努力地活着,霸道地爱着它扎根的土地。</p><p><br></p><p>芦洼村和官庄村,是泊头镇较为偏僻的两个村子。从前交通不方便,出入困难。这里的土地虽然不算少,却大都是沙质土壤,并不肥沃。可是,这里的人们却像那芦苇一样,倔强而坚强地生存着。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家乡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画卷。</p> <p>我曾经来过芦洼村一次,想来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昆仑草」的父亲刘大爷是芦洼村的,退休后一直在学校传达室工作,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老人,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刘大爷爱做饭,每次看他切菜做饭,就像是一位艺术家在展示自己的技艺。屋子总是收拾得干净利落,有条不紊。后来因病去世,同事们一起来这里吊唁,送了刘大爷最后一程。</p> <p>过了芦洼,就是官庄村。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官庄,可很早就在沾化党史上知道这个村子。</p><p><br></p> <p><br></p><p>史料记载:李臣(1904~1946),女,今山东省沾化区泊头镇官庄村人。原籍河北省盐山县,与丈夫烧窑为生。1938年家乡沦陷,李臣夫妇为维持生计,忍疼将七个子女留下三个,拉着四个幼儿背井离乡四处流浪。1943年,定居在了泊头的官庄村。当时官庄村属沾利滨三边县沾南区,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县妇救会会长陈震、区妇救会会长赵光等在官庄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常住李臣家中。李臣在他们的教育下,政治觉悟迅速提高,担任了官庄村的妇救会会长。从此走村串户宣传抗日救国,动员群众支援抗战,日夜奔忙不息。李臣一家在草洼中挖了多处地窖,作为隐蔽革命同志之所。她与儿子轮流警戒,送水送饭。陈震的小儿子和李臣的小女儿同龄,安放在李臣家中。俩小孩都需吃奶,李臣总是先给陈震的孩子喂奶。遇有危险情况,也总是先去救护陈震的孩子。1944年10月,沾南区解放,李臣和其他村干部们一起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反奸诉苦运动,带领妇女斗地主,斗恶霸,并组织妇女做军鞋,帮助抗日军人家属开荒种地。1945年,李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代理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组织支前,深得群众拥护,成为了全区的模范。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解放区,并派遣特务、还乡团潜入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暗杀革命干部。还乡团头目乔殿臣和耿希胜,合伙集结一百多名匪徒,出没于官庄一带。7月14日夜,李臣被乔殿臣等匪徒绑架,施以多种酷刑逼供,李臣坚贞不屈。匪徒们气急败坏,将李臣的乳房割掉,枪杀后抛尸水井。官庄人民深切怀念革命烈士,1967年在李臣牺牲的地点立碑,把李臣殉难的那口井定为“阶级教育纪念井”。</p> <p>询问村里的一位大婶,她说:前两年还经常有人到“阶级教育纪念井”召开追悼会举行祭奠活动。</p><p><br></p><p>然而遗憾的是,大婶对井的位置描述比较笼统模糊。据她说,井已经掩埋了。我又不好意思让她带路,因此没能找到阶级教育纪念井。按理说,即便是把井掩埋了,也应该在原来的遗址上立碑纪念的啊?这个疑惑,留待下次再去解开。</p><p><br></p> <p><br></p><p>出官庄村后,向着西北的季姜堂村方向骑行。路上经过一个灌溉干渠,水渠的渠坝挨着道路。</p><p><br></p><p>灌溉系统按承载水流量的大小,分为干、支、斗、渠四级。由下到上,渠连着斗,斗连着支,支连着干,干连着引水闸。</p><p><br></p><p>今天经过这里,上游正在搞建设,斗渠遭到截断。所以,平时那水流荡起欢快水波的景象没有看到。</p><p><br></p><p>现在,很多地方的沟渠都已经废弃了。不只是地头的小水渠被毁,就连身形高大的支渠也报废,夷为了平地。</p><p><br></p><p>过去的芦洼、官庄和季姜堂这些村子,土地虽然充足,但灌溉条件并不是很好。像这种靠天吃饭,粮食产量很低,并且不稳定。故而干渠在那些年,可谓是居功至伟。当土地干旱的时候,滚滚的河水就会顺渠而来。土壤因这干渠湿润起来,田野也因此变得生机无限。</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季姜堂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职专东面的铁路线</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设中的「翰文高级中学」</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闹的泊头大集</h3></font></h3> <p>当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逛超市和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乡村却依然保留着一六、三八、四九、五十的赶集习俗。</p><p><br></p><p>泊头是每逢农历一、六赶集。过去的集市交易主要是在大路两旁和泊头街里。现在,镇上建了农贸市场,商贩都统一集中到农贸市场摆摊。可别小看了这个改变,作为小市场大民生的集市,有了这个农贸市场后,管理模式更新,卫生条件好了,促进了小城镇的商业集聚。</p><p><br></p><p>赶集的人群,络绎不绝。小商小贩在喇叭里的吆喝声,以及买家讨价还价的声音扑面而来。喧嚣伴随着淳朴而又浓郁的乡土气息,仿佛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律动出欢快的节奏,在阡陌上清新美妙地流淌。</p><p><br></p><p>回首我上次赶泊头大集的时间,已是十九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的集市与今天的集市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微信扫码和手机支付,让小镇的集市有了更多的现代气息。</p><p><br></p><p>集市商贸交易的热闹氛围,是囿于有限空间的购物超市所无法相比的。走进这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泊头大集,已不单纯是为了购物,更是为了一种乐趣和一种情怀,以及对过去在这里工作、居住的那段生活的回忆。</p><p><br></p><p>集市上的蔬菜和水果都非常新鲜,买了韭菜、板栗薯、阳信的鸭梨。逛累了,在餐馆里点上一份大饼,吃一碗热呼呼的豆腐脑,返程。</p><p><br></p> 相关链接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gb4nurb?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匆匆那年</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