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澳洲大西北旅游,白蚁丘(termite mound)和瓶子树(boab tree)是最常见的景观,到处都是,以至于到最后见惯不怪,熟视无睹。</p><p><br></p><p>乘坐 The Ghan 过了 Alice Springs 以后车窗外面就不时能看到白蚁丘,越往北走越多。</p> 这种形状的叫做 cathedral(大教堂)白蚁丘,大尖顶让人联想到天主教大教堂。经常能见到三米多高的“大教堂”。<br> 那么这种洋葱头形状的就该叫做东正教大教堂了。<br> 一柱擎天。<br> <p>这是白蚁丘呢,还是牛粪堆?<br></p> 对白蚁有2个误解。第一,白蚁并不是蚂蚁的一种,甚至不是近亲。白蚁是2.5亿年前从类似蟑螂的生物进化而来,而蚂蚁是由蜜蜂和黄蜂等距现在较近的生物演化而来。<br><br>白蚁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澳大利亚居住着300多种不同的白蚁。<br> 第二,白蚁对人类实际上有巨大的益处。2,000多种白蚁中,只有两、三种是对人类有害的。白蚁的主食是木材和含纤维素的物质,通过白蚁的转化,大自然中的循环得以周而复始。这一点对澳大利亚这一块没有多少大型食草动物的大陆更加重要。<br> 这一座白蚁丘应该算是土豪级的,<br> 这里是小户人家,<br> 小家碧玉,<br> 江洋大盗。<br> 顽强地钻出石缝,昂首挺立。<br> 背靠大树好乘凉,哪怕是大树已经被火烧掉。<br> 即便是树已经被烧倒,枯木之上建造工作仍不停息。<br> <p></p><p>淘气地踢了一脚,本意只是要试一试白蚁丘有多结实,并非想把蚁丘踢倒。谁知道蚁丘不结实,砰然倒下,露出了里面的构造,以及细碎的草屑。没有看见白蚁,想必都藏在底下。白蚁不像蚂蚁,是怕光的。<br></p> <br><br>瓶子树是一个古老的物种,澳大利亚的瓶子树和非洲的瓶子树同宗。当冈瓦纳古陆漂移分裂之后,瓶子树在各地继续繁衍,直到今日。<br><br>瓶子树粗大的树干其实只是一层薄薄的外层木质,内部巨大的空间可以存水,蓄水量可高达数吨。<br><br>下图左边是非洲的瓶子树(图片来自网络),右边是典型的澳大利亚瓶子树。澳洲版的瓶子树树冠部分占比要大于非洲的瓶子树。<br> 这一棵树不知已经活了多少年,粗大的树干正好用来刻字做标牌。原来这胡写乱刻的并非只是中国人。<br> 玉树临风,<br> 双姬共舞。<br> 瓶子树最多的地方是 Derby。主街道上两边人工栽植的瓶子树婀娜多姿,别有一番情趣。<br> 瓶子树生命力旺盛。Home Valley 餐厅前的这一棵树被砍成这个样子作为装饰,却仍然活得好好的。<br> 还是在 Home Valley,这一棵只剩半边,依然生机盎然。<br> 瓶子树的种子呈椭圆形,坚硬的外壳,里面是白色的粉末,可以吃,但是味道不佳。澳大利亚没有人以此为食物,土著人通常会用来做绘画的填料。<br> 加工成工艺品的瓶子树果实。<br>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瓶子树是这一棵,树龄1,500年,胸围14.7米。这一棵树在 Derby 附近,早年的移民押送犯人经过这里时,以这棵树作为临时监狱,所以得了“监狱树”之名。现在这棵树的周围以栏杆围上,游客不得入内,树洞里面是什么景象只好自己去想象了。<br> 白蚁丘,瓶子树,流连忘返。 第七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