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太行山横卧北京西北,距离市区七八十公里,是冷兵器时代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因有许多西北-东南方向的峡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的主要通道。明太宗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后,多位明帝为维护边境安定和保证京都安全,沿太行山在山西、北京之间加建内长城,在历朝修建的外长城之南形成第二道防线。</h3> <h3> 镇边城,就是第二道长城防线上的一座戍边卫所城。</h3> <h3> 很久以前,就有走一次镇边城的欲望了。</h3> <p> 仲秋月圆天高,古城边塞气爽。</p> <h3> 约上老战友,早晨7点从市区出发,走京新高速,上六环,转京礼高速后从西峰山出口出,上南雁路西行至高崖口进山,走高芹路,上山顶有一观景台--北齐岭,这里有北齐老长城,可俯瞰昌平。前行下山到马刨泉村左拐,过杨村后转大镇路、河北415县道,一路车少人稀,风景峻峭秀丽。<br></h3> <h3> 崇山峻岭里一路前行,路边赫然出现一座沧桑古城,城楼高大威严,上书三个大字:镇边城。一派边塞雄风!</h3> <h3> 镇边城,位于河北怀来县, 背临笔架山,面向东山,固守于沟谷盆地之中,东邻北京昌平,西南接北京门头沟。明代时,它与长峪城、白羊城并称北京边关三城,既是与明长城军事防御系统相匹配的重要关口,又是军事指挥、部队训练、兵源补充、粮草供给的大本营。</h3> <h3> 古城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公元1520年,后毁于水患,明永乐年间重建。城坐西向东,迁就地形依山而建,东、南、北三个方向是用石头砌成的城墙,西城墙就是高耸的山,在山脊上南中北又建筑了三个角楼,因势利导,减少了建筑经费,增强了军事防御,足显先人智慧。城开东、南、北三门,沿公路边为东门,目前修善了东墙北段,高3、4米,其余留有残墙基。南北城门原都有瓮城,现已无存,据说毁于抗日战争。</h3><h3><br></h3> <h3> 城墙从东门可上。东墙北段作了修善恢复,北城墙东段坚固的巨石墙体上长满了杂草,但依然不失雄壮。北城墙西段残迹直通山顶,与西城墙和南墙西段相连通,约2公里,可登山步行。我们是从北门下,穿过古城中轴路,到南门开始向西爬的。南门已荡然无存,问老乡带路才找到一人高杂草丛中的南墙西段残迹。山下有三棵两人才能合抱的巨松,与城同栽,矗立500年了,仍然伟岸挺拔,严肃地述说着镇边戍国的自信与雄心。这是我平生见过的最高大的松树了!</h3> <h3> 从这往上的城墙陡峭,满身大汗登上了西南角楼。角楼只剩石基,都是巨石垒成,上插一旗,可鸟瞰整个古城。当年的角楼一定是威严监视,控扼着峡谷通道!</h3> <h3> 城内布局严整,分为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胡同纵横于街巷之间,房屋大都为明清建筑,基本是四合院,在岁月淘洗中,许多已推残坍塌,露出了石头的身心。据说过去城里还有十几座寺庙,现在能看到的有老爷庙主殿和大佛寺,寺已作为村委会办公地,寺里的苍松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仍然郁郁葱葱。寺正对面斜坡往下有一戏台,已经300多年了,现在梁上的彩绘仍依稀可辨。</h3> <h3>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头城,无论街巷胡同,还是城墙,均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就,在城墙的顶面,以及建筑特别显眼的地方或需要修饰的地方才用青砖点缀。走在城里,抬头四望,一派沧桑中,除了个别新建现代红砖屋外,城墙体是石头砌的,房子是石头筑的,街道是石头铺的,长长的条石,不规则的块石,细细的碎石,玲珑的卵石,一应俱全。即使修善的老屋,墙体墙基也隐约显现石头的本质内涵。石头成了这座古城生命的主要元素!</h3> <h3> 城中居民,大都是守边将士的后裔,来自四面八方,经几百年的光阴荏苒,已然亲近如一家,看到外人异常地和善与纯朴。</h3> <p> 镇边城历史上曾书写过辉煌与悲壮。</p><p> 抗日战争时期,镇边城建立了“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也是“昌、宛、怀”联合县政府所在地,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p> <p> 1937年8月,为阻止日寇沿平绥路西进占领山西,进而控制整个华北,国军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由汤恩伯指挥在平绥路方向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战线西起水头村、镇边城,东至德胜口,长达90余公里。此战,自8月8日至26日,血战19天,中方投入兵力6万余人,日军动用兵力约7万,中国军队伤亡29376人,日军伤亡共15000余人。据说80年前那场保卫战,战斗极为惨烈,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战争虽失败,但中国守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载史册。</p> <h3> 这座为抵御外侮而建的500年边塞古城,历经战火硝烟,有过光荣也遭受过屈辱,如今静静地坐落在长城脚下,掩藏于崇山峻岭之中,几无人识,抚今追古,令人感慨,让人敬挽!</h3> <h3> 从镇边城沿415县道北行约十公里,就到了大营盘明长城,中间是横岭城。这三个是长城防御体系中一个单元的防御整体,分工不同,自成一体。大营盘长城北望是一马平川的怀来盆地。翻过大营盘长城,415县道一路盘下山,就直插桑干河套,官厅平原。这是北部进京,除京藏、京新、京礼高速的第四通道,东花园进京堵车时可另辟蹊径。</h3> <h3> 横岭城跨建于两山之间,是进京咽喉,城池两边山上与城相连修巩了长城,成为大营盘内长城到镇边城的第二道防卫线。此城除了残存两个南城门洞和延伸到山顶的残长城,其他已荡然无存</h3> <h3> 说镇边城,就不能不说万里长城。</h3><h3>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并延伸到辽东半岛,是一道沿山形地势建起的高大坚固而绵亘万里的长垣,历经两千多年修筑,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也叫万里长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与大量烽火亭台、关城相结合建成防御体系,用以阻挡限隔敌骑的行动。始修长城可上溯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广修长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现今我们看到的多是此时修筑。长城主要分布在甘、陕、蒙、晋、冀、京、津等10多个省区市。据统计,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长城分内、外两段。晋陕段外长城基本上和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代北疆的国界。明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明军也沿前线修筑长城。</h3> <h3> 明太宗迁都北京后,明帝们从山西偏关到北京四海村,修筑的内长城1600多公里。</h3> <h3> 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于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长城的存在,对古人来说既是一个防御入侵的军事,也是精神防线!</h3> <p>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从大营盘下山,过瑞云观乡政府,直奔官厅湖畔。聚福源灶台鱼:香喷喷!</p> <p> 太阳西下,官厅湖在夕照中,静待欣赏。随着眼,近看远眺,美不胜收!</p> <p> 2019年9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