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中 秋 夜 话</b></h1> <h1><b>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这是一个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日子。尤其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一家老小欢聚一堂,以“月”为题,各有所说。那真是既雅又乐,心里也充满了无来由的想象。</b></h1><h1><b> 我首先想起苏东坡老先生的隽咏诗句:“……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b></h1><h1><b> 由此又想到,那个亘古不老的嫦娥是否还寂寞?那个木讷的吴刚是否还在酿桂花酒?那个给月宫增添乐趣的玉兔是否还那样乖萌?………?</b></h1><h1><b> 待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突然看到已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孙子,正把两胳膊肘支在桌上,双手捧着腮在奇怪的瞅着我。那神情分明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似乎要从我脸上找到什么答案。</b></h1><h3><b> </b></h3><h3><b> </b></h3><h1><b> </b></h1> <h1><b> “爷爷,你在想什么”?小孙子问。我望了望他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竟然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了掩饰这一不易察觉的尴尬,我下意识的端起眼前的酒杯,将满杯的“梦之蓝”一饮而尽。顿时有些醉意朦胧。</b></h1><h1><b> “嘿嘿,我在盼月亮”。稍顷,我随口找了个理由,想把刚才分神乱想的囧态搪塞过去。可是谁知,这反倒更加引起小孙子的兴趣。他接着问:“为什么中秋节晚上,大家都喜欢看月亮”?其实从内心讲,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回答说是传统风俗?似乎太简单、太敷衍。但要解释的深一些、全面一些?我也不知所然。可不回答吧?又觉有失爷爷的形象。所以只得借着酒劲,硬着头皮,信口开河的讲起来。丨,</b></h1> <h1><b> “因为中秋节这天,一般天气很好。月亮大又圆,非常漂亮。大家都喜欢看”。</b></h1><h1><b> “我听同学说,月亮上面有嫦娥,还有兔子”。</b></h1><h1><b> “那是神话。是古代的人通过想象编出来的”。</b></h1><h1><b> “既然是神话,人们怎么都相信”?</b></h1><h1><b> “人们相信、是因为这个神话很美丽。它寄托着人们的向往和梦想”。</b></h1><h1><b> “这不是在欺骗自己吗”?</b></h1><h1><b> “不!这与欺骗是两码事。你长大后就懂了。人的生活需要想象和梦想。它看似虚无,但是可以产生出追求美好的精神力量。缺少想象和梦想的生活,乏味、平淡,犹如一滩无波澜的死水”。</b></h1><h1><b> 小孙子可能对我的话不懂也不理解。有些索然无趣的把头歪向一边。</b></h1><h1><b> 我也沉默了。但脑子仍在思考着想象和梦想,与现实和将来的似有若无的脉接关系。</b></h1><h3><b> </b></h3><h3><b> </b></h3> <h1><b> 我总感觉人和社会不能轻视想象和梦想。“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的谋划和发展,没有梦想就没有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善梦者杰出、杰出者善梦”。这些话很有道理。至于具体能否实现,何时实现、能实现多少,那是另一回事。但是缺失想象和梦想的人和社会,不会有生气和活力!</b></h1><h1><b> 今晚島城的夜空阴沉沉的,还间歇下着小雨。沒有出现人们所期盼的那种风清月明的景象。有些扫兴。一段时间过后,小孙子和家人都起身去看电视去了。只剩下守着酒杯、菜肴的我,和低头在玩手机的儿子。虽有些清冷,但小孙子提出的话题,仍在我脑中萦绕。手里的酒杯,也迟迟没有放下。嘴里不断嘟哝着“想象和梦想应该是每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精气神!而尽管它除了激励的作用外,也有些许“麻醉”的负效应”!</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