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夜无眠,凌晨近四点起床,窗外,风雨皆停,此时的成都静悄悄;因何不眠,是秘境川西的云,抑或是远在故乡的月,却是说不清的,这个仲秋未能回去,索性随着一群驴友扎入那远山深处体会“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之情吧~</h3> <h3>帐篷,防潮垫,睡袋,枕头,眼罩,登山杖,鞋,冲锋衣,水壶,牙具,茶具/生谱,便携音箱,水果,红牛,途中餐,餐具,纸,拖鞋,浴巾,泳裤,红景天,身份证,行驶证,手机防水袋,刮胡刀,防晒霜,头灯,营地灯,垃圾袋,便携雨衣,指南针,救援哨,绷带,防晒帽,防晒围脖,墨镜,充电器,护膝,充电宝,急救包,速干毛巾,野外防身器械,登山包,腰包。打包行李,打包好远行的心,帐篷委托黑娃帮忙多带一顶,防潮垫麻烦同事晚上下班后去买好。</h3> <h3>五点集合,五点十分出发,一行八人都具有合格户外人的品质,按计划行进。</h3> <h3>雨是没在计划中,刚上车,闪电伴着倾盆大雨,一直下到三小时外的康定,这种级别的暴雨,即便是在雨水丰沛的成都,一年当中也极少遇到的,风雨兼程,方向自在掌握,与黑娃初次相识是14年9月的自驾西藏之行,我们分在一个车上,之后今年一起约了参加5.12地震爱心义跑,今日一同登山,他开车,我副驾,缘分也是有趣的事情。</h3> <h3>19年元旦刚刚通车的雅康高速,极大的方便了出行。这条路当年从洛克徒步时走过,自驾西藏时亦走过,那时是318国道,路况与现在的高速路就差太多了,时代的进步,日新月异的变化,生逢盛世,是幸运的。</h3> <h3>七点半,天色渐亮,远山巍巍,云遮雾罩,美丽着前行者的眼晴。</h3> <h3>曲折二郎山,青山绿水长。二郎山隧道全长13公里,是沿途最长的隧道了,在这崇山峻岭之间修出这么高规格的路,佩服之余,要向修路人致敬的。</h3> <h3>川藏第一桥~~大渡河大桥,全长1411米、跨径1100m、总造价超过10亿元,雄伟壮观。</h3> <h3>网上搜了图,可以相对全面对大桥有个认识。</h3> <h3>康定城坐落在群山层叠的峡谷之中,两岸峰峦夹峙。折多河、雅拉河穿城而过。特殊的地貌,致使城内的公路略显狭窄,部分路段为单行路。过往车辆较多,因此,堵车是一件常见的事儿 。康定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h3> <h3>在折多山前吃了麻哥面,尽管不好吃,但足以果腹,出门在外,不能有太多讲究的。目前海拔2450。</h3> <h3>上午10点40,抵达折多山口,海拔4298米,有了高反的症状,头晕,呼吸略略困难。</h3> <h3>经幡飘扬,福运升腾。</h3> <h3>走过南,闯过北,折多山口压过腿。</h3> <h3>雨过天放晴,远处的康定情歌,气势恢宏,很有赶脚。</h3> <h3>11点30,车达康定市呷巴乡政府,停车小憩,牛群尽情在蓝天白云下悠哉,游哉!</h3> <h3>午餐时间遇上森林防火队的球场,必须要体验一下,只能投篮,小跑三步即高反。</h3> <h3>邦德尽情戏水,全然不顾形象。</h3> <h3>邦德🐶戏藏香🐷</h3> <h3>高山水奔流而下,水流湍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川西人。</h3> <h3>下午三点赶到荷花湖下的海子,水质清沏,安静而迷人。</h3> <h3>迫不及待,跳入水中,三根原木组成的筏子,加上刺骨的湖水,立即让我放弃了泛舟湖中的念头。</h3> <h3>高原生灵与自然融为一体</h3> <h3>上边的驴友发出的照片</h3> <h3>农场附近的山野之中,到处是不知名的蘑菇。</h3> <h3>荷花湖上的美景,我们没有去看,原因是自进入农场就卫生费,停车费,帐篷费,拖拉机费,来之前讲好的价格,等到了以后,坐地起价,手中的佛珠己经盘了多年,晶亮的包浆也包不住信仰,除了毛爷爷,此处谁也不好用。再好的美景,到了这般状态,是没有可看之处了,掉转车头,头也不回,后视镜里可以看到其他的车亦是如此!对于深爱自然纯美的人而言,人心纯粹,亦是美景!</h3> <h3>傍晚时分驱车赶到上木居村,住牧民家中。上木居村海拔3600,其实只有5户村民。明天能否成功翻越哑口,心里是忐忑的。</h3> <h3>气喘吁吁的我,遇上气定神闲的牛,这才真叫牛。</h3> <h3>动手做了藏地大餐~煎鸡蛋</h3> <h3>酥油茶,青稞酒,仲秋月。</h3> <h3>微信中盗图,家乡是海上升明月了,身处大山深处的我,便是天涯共此时吧。</h3> <h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初苏东坡写给弟弟的诗词,成为了漂泊在外的人心中最不忍触及的部分;故乡不属于每一个人,它属于离开故乡的人,无论走得多远,要清楚当初为什么出发。<br></h3> <h3>酥油,酥油茶,酥油渣,我们的早餐。</h3> <h3>打包行李,向目标进发。海拔由3600到4600,随着海拔升高,那潺潺流水,鸟鸣山涧己渐行渐远,从4000到哑口的攀升只有四种声音,登山杖落地声,蹒跚的步履声,每一次的喘息声和耳畔呼啸而过的风声,单调,绝望,重复,除了放弃,绝无他路。苏学士的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幸好不是在此山了,嫌,绝对够嫌!</h3> <h3>加了补给,一个达利园,一罐红牛,达利园包装己经受压。</h3> <h3>望山跑死牛,经过四个小时攀爬,终于见到哑口的经蟠在迎风飘起。</h3> <h3>每个第一次来到垭口的人都会被震撼!因为之前几个小时的路途中看到的只有连绵不绝的高山峡谷和走不到尽头的盘山路,当转过一个弯爬上垭口的瞬间,白雪皑皑的贡嘎群峰扑面而来时,雪山近到可以看清每一条冰川和雪崩后的痕迹,仿佛一下子从地狱来到了天堂!</h3> <h3>贡嘎雪山是大雪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山区高峰林立,冰坚雪深,险阻重重,挑战着前行的每一步,吸引着每一个前行的人。</h3> <h3>子梅垭口,海拔4550,位于海拔7556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主峰正西,是距离贡嘎主峰最近的垭口,直线距离不超过5公里。</h3> <h3>黑娃体力好,先到,帮我选了一个绝对一级棒的营地,左右两侧分别可看贡嘎雪山和里索海。体力好到什么程度,参加4000米以上山地定向越野150公里,连续25小时完赛。</h3> <h3>今天的营地,是位于子梅哑口下的里索海,哑口因山下的子梅村而名,这里不是景区,只是强驴们经过多年探索寻找到的离贡嘎山无法再近的观赏点。</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海螺沟、红石滩甚至新都桥,跟子梅垭口相比,那些传统景点太微不足道了!营地海拔4300,这是我此生给自己确定的露营最高海拔了。</h3> <h3>这高山下的一泓,如同山神的眼神,清沏明亮。</h3> <h3>远山的荒芜,碧绿的海子。</h3> <h3>邦德是我们的,美酒是别人的,海子是山神的。</h3> <h3>入住刚刚完成,拍照的人就被外面的倾盆大雨淋了回来,我则因为顾虑高反,而呆在帐内。短短一个多小时,经历狂风,暴雨,浓雾,烈日,这变化之快只有大洋彼岸的那位黄头发能够达到。雨刚小,大家分头准备起来。</h3> <h3>风雨挡不住,一堆吃货的心。</h3> <h3>盼望着,在风中,盼望着,在雨里。</h3> <h3>小米辣,必须要现切,才对的住这高山之巅。</h3> <p>两小时才能煮熟,是高原特色,在等待中,登山鞋,冲锋衣全部打湿,冰冰雨伴刺骨风。</p> <h3>有种美丽叫残酷,此刻我的内心世界与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眼中的美丽世界毫无关系,更无从体会这份美丽,如果有,那一定是呆在期中,浑身发抖。</h3> <h3>今天只拍了两张照片,也只有力气拍两张。下撤前的贡嘎雪山。</h3> <h3>黑娃黑夜里给我的保命毯</h3> <h3>缘之所致,分外神奇。整理登山归来的物品,在睡袋的角落里,安静的出现一小块随我而来的物品,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急救毯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对于一些常年户外旅行的人群来说,这种看似简陋的急救毯却是“救命毯”。</h3><h3>急救毯也叫急救毯、生存毯、防寒毯、保暖毯和防晒毯等等名称。其主要功能为在紧急情况下起到防寒保暖作用。双面分别镀上了银色和金色铝箔,其功能是利用反射原理,利用铝箔将我们身体的热辐射进行反射,减缓人体热量的散发从而达到保暖的作用。其发射率高达90%。除了有防寒保暖作用外,在户外运动中还有非常多的功能。能起到防晒作用,还能当做临时地垫,能够搭在帐篷上防雨水和抵御寒风,能够套在睡袋里增强保暖,还能够将急救毯扎起做水上救生漂浮袋。</h3> <h3>帐篷里无助的我,以及今天下撤后还在高反的我的反思,风景对于能力不够的人而言即是风险。第一天,远足对嫦娥。第二天,一切从暴雨开始,临时买的北山狼睡袋,质量恶劣的确实狼,赠品枕头除却浪费本就稀薄的氧气,再无他用。从雨中滚进帐篷,才发现睡袋进水,山风裹挟着潮湿的雨水,用速干衣等物品排涝;裤子,袜子都是水。失温加重了高反,一次次打着寒颤,徒劳的骗着自己能够入睡,终于在一个小时以后,开始求助,而此时因迷人夜色而欢呼惊叹的声音,彻彻底底掩盖了本就有气无力的求助声,不能等,此时己无力出来帐篷,只有喊。终于听到了回音,在遍寻帮助无果后,他把自己从山下背上来的两条毯子给我一条,拉开外帐的力气也没有了,把毯子蒙在头上,心里想,这一夜他怎么熬,正在此时帐篷再次拉开,黑娃在黑暗里递过来一个小袋子,救命毯,可以防止人体失温………~~没有说谢谢,没有力气说,再美的语言亦不可能表达,太过苍白。天亮了,高反导致自己吃不下一口早饭,帐钉拔了五个,其他都是黑娃打包整理的,出帐篷是一只手撑地,身体斜着,深吸一口气,一只膝盖跪地,深吸一口气,爬出来就立即站力不稳了,下撤,一刻不能停,没有路餐,没有饮用水,只有耳畔的寒风与高反的自己,登山杖也因脑子进水而忘掉,护膝则因昨晚上用来排涝无法使用,于是一米九多的汉子,嘴唇发紫,步履蹒跚,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行走着,后面上来一重装下撤的美女大神,见到异常状态的我除了嘱咐一下让我靠内侧行走之外,从随身包里取出一枚大枣,没问名字,只知道来自成都,只知道是背上了4600又背在身上,累了才舍得吃,甘甜纯美的枣子是一颗至真至纯的心,上山途中自己喝了一个红牛,特意放在显眼位置,等回程时拿下山去,终于找到了,一不知名的驴人用来点上了藏香,也解救了此时绝对没有勇气弯腰,捡起,背上的我。整个途中,有三次呼吸困难,伴轻度意识横糊,有两次滑倒。回到达吉家里,半壶酥油茶喝下而滴汗未出,返程途中一直在迷迷糊糊的昏睡中。一路寻找,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最美的景色绝非贡嘎的白云蓝天,亦不是雨过天晴的玉带飞舞,而是那背包里的一颗枣子,是黑夜里黑娃递过的毯子。</h3> <h3>车至成都,黑娃发来昨晚上他们拍的照片,那时的我正在帐篷里瑟瑟发抖。</h3> <h3>别人眼里的美景,未必适合与你。给自己定下铁律,露营不过4000。</h3> <h3>晚上七点四十,看到这两个字,与平时略有感受不同,久居城市,会忽略了那些近在咫尺的幸福与拥有。</h3> <h3>取下登山包,互道祝福;相忘于江湖,黑娃不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