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影像集-我的父老乡亲篇

桥家影集

<h1>  慈城,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镇,它也是我的故乡-那个小时候天天想离开,而年长了以后又常常想回去的地方。</h1><h1> 想用镜头为我的故乡留点记录,记录那里的人与物、山与水、光与影⋯ </h1><h1> 此辑为父老乡亲篇。图片采集跨了数年,影调有些杂乱,但也恰恰保留了我当时心境下真实的显现。</h1> <h1><br></h1> <h1>阿康师傅,家住慈湖边。每次出现在我镜头里都特别有范。</h1> <h1>摄于阿康师傅草舍前。</h1> <h1>周文海,慈城镇收藏家协会会长。 受镇政府委托,18年9月起管理周信芳纪念馆。图片摄于18年9月27日,试营业的前一日。</h1> <h1>阿海师傅的父亲一生从事"兑糖阿三"的工作,在走街串巷中收集了许多宝贝。19年7月2日这一天,儿媳来取爷爷留给他们的这些宝贝,阿海师傅在帮忙整理。</h1> <h1>  日新路开鞋店的杨召成小伙子来自四川大凉山,17年3月接手师傅的店铺,也把师傅做慈善的传统传承了过来。这一天,有服装店送给他一大袋衣服,小杨说天冷了得赶紧往凉山寄。但他又为运费发愁,寄一袋得百多块钱,求助居委会还没回话。摄于18.9.27。</h1> <h1>在店门口,他设立免费的充电充气以及提供开水冷水的爱心服务。</h1> <h1>郑师傅,65年出生,15岁开始做学徒,23岁从温州来慈城开了一家弹棉花店,至今已30余年。图片摄于14年5月1日。</h1> <h1>有时,郑师傅也会在门口偷个懒。摄于19.7.20。</h1> <h1>修理钟表的唐师傅。退休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他喜爱的修理钟表工作,退休后几乎每天都会来这个小亭子里坐一会儿。</h1> <br><h3><br></h3> <h1>阿姨72岁,云湖人,骑着笨重的电瓶车来唐师傅处修表。拍摄此图片时,阿姨正一遍一遍地跟我叨叨着:唐师傅真是好人,从来没有收过我的钱。图片摄于18年5月20日。</h1> <h1>程金星师傅,64年出生,从永康来慈城开锡器店至今已整整22年。图片摄于16.6.5。18年又遇程师傅时他感叹道:古镇上人越来越少,现在使用这些器具的人也越来越少,生意难做,说不定我哪天就回老家了。</h1> <h1>鞋匠胡师傅,今年75岁。本地人,16岁当学徒做鞋已近60年。手艺已传给46岁的儿子。摄于19.7.20。</h1> <h1>工作中的胡师傅的徒弟。摄于14年5月1日。</h1> <h1>徐师傅,63岁,开小店为生。图为徐师傅在喂母亲吃早饭,摄于14年5月1日。</h1> <h1>19年5月8日,在小店门口看报的徐师傅。场景依旧,但徐妈妈已经不在。</h1> <h1>家住蔷薇巷的母子。陈阿婆时年93岁高龄,育有十个孩子,现由74岁的三子照顾。邻居都夸他的儿子孝顺,每天两次陪母亲到弄堂口坐一会,陪母亲聊天。摄于18年9月26日。</h1> <h1>王伯伯,父亲同事。退休后在家开一小店。我喜欢看王伯伯打算盘,喜欢看他静静地坐在门口看书的样子,图片摄于14年3月2日,那年王伯伯87岁,18年王伯伯走了。</h1> <h1>小箍桶,钱家伯伯,91岁。一生辛劳,用他的一副箍桶担养活了他的一家人(妻子和三个儿子)。伯伯卸下担子10多年,偶尔仍会将珍藏着的锯子等几样工具拿出来仔细晾晒一番。</h1> <h1>宋大姐,64岁,从温州来慈城已29年,摆摊卖菜为生。时隔两年多,那个当年还喜欢在奶奶背上撒娇的孙子已成为奶奶的小帮手。图片分别摄于14年、16年。</h1> <h1><br></h1> <h1>琴师王士恒老师,72岁。一曲江河水拉得如痴如醉。19年7月摄于他在太阳殿路的琴室。</h1> <h1>画师张慕然,75岁,铁塔厂退休工人,在工厂里负责宣传,对绘画的热爱一直延续至今。摄于19年7月。</h1><h3><br></h3> <h1>李师傅,今年78岁,现在老水泥厂看门,无退休金,靠养鸡鸭种菜为生。这一天,他在门外边卖菜边阅读一本捡来的书籍巜红门风釆》。摄于19年5月。</h1> <h1>这是镇上的电影放映员陈国飞师傅,他定期在镇上的各个社区以及附近的乡村放映露天电影。</h1> <h1>68岁的徐姐和邻居奶奶。桌上的热水瓶是她的嫁妆,徐姐说,那个时候凭结婚证才能去供销社购买。</h1><h3><br></h3> <h1>吕师傅, 66岁,台州人,在镇上开缝纫店已30余年。</h1> <h1>慈城的百岁老人徐信凤外婆,在她百岁生日的这一天与她的三个子女合影。摄于18年6月17日。</h1> <h1>民国时期的女子学校旧址。</h1> <h1>喜欢这些开在里里弄弄的小店。</h1><h1>这是顾家弄口的张师傅小店。我的父母在顾家弄住了数年。摄于18年10月。</h1> <h1>经过梅季后的衣架都长霉了,好好刷一刷。19年7月20日。</h1> <h1>今年60岁的胡师傅和他开了30多年的电机修理店。工作辛苦,一旁的妻子在给他擦汗。摄于14年6月8号。</h1> <h1>小镇上的手艺人</h1> <h1>弟弟家的两位邻居叔叔,年轻时是一个生产队里的农友,现在还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偶尔一起掰掰手腕。摄于13年10月26日。</h1> <h1>彩民。摄于18年10月11日。</h1> <h1>85岁的王阿姨,出门前总喜欢美美地照照镜子,摄于 19年7月20号。</h1> <h1>14年6月8号,试新衣的小女孩一脸得意。</h1> <h1>16年6月5号,这位小姑娘也求妈妈给她买件新衣,却遭妈妈训斥。</h1> <h1>  住光华路方家弄的91岁的郑大伯和他的妻子,摄于16年2月7号。</h1> <h1>和阿太玩牌的男孩。奶奶边织毛衣边看这一老一少斗牌,男孩老是赖皮,阿太老是生气。摄于19年7月。</h1> <h1>16年11月27号,玩滚铁环的爷孙俩。</h1> <h1>“奶奶你也吃一口”。</h1><h1>18年5月20号,解放路路边的一个场景。</h1> <h1>在走街串巷中遇见的百姓生活场景。</h1> <h1>买菜回来后再过个秤。</h1> <h1>18年10月12日,一位阿姨在家中跟电视学健身操。</h1> <h1>"大姐你咋介开心啦!”<br></h1><h1>“50元一只鸡,咋噶戈算啦,一包香烟钿!”</h1><h1>18年9月26号遇见。</h1> <h1>居民仍习惯用井水洗涮。</h1> <h1>16年2月5号。鸡杀了,被子洗了,大阿娘惬意的晒着太阳等过年。</h1> <h1>割菜返家的白发奶奶。摄于14年3月29号。</h1> <h3>搡年糕。</h3> <h1>百姓喜爱百姓的舞台。</h1> <h1>自始至终,这位儿子一直擎着伞为母亲遮挡阳光。摄于16年9月27日。</h1> <h1>老菜场,也会有许多故事发生。</h1> <h1>设在家门口的小摊和流动的摊位也是满满的生活气息。</h1> <h1>这是关于古镇三轮车夫的故事。</h1> <h3>16年2月8号大年初一。</h3> <h1>  19年8月10号,强台风利奇马过后。</h1> <h1>郑叔,我父亲,一位资深集邮爱好者。</h1><h3><br></h3> <h3>  </h3> <h1>云姐,我母亲。17年冬日,妹妹为母亲试新衣。</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