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r></p><p><br></p><p><br></p><p><br></p><p>主持:铁丁</p><p>嘉宾:栾力、三虫书屋、老桃树</p><p> 辛心、我是童话</p><p>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友情写作:颖</span></p><p>地点:木匠工作室</p><p>主题:锵锵六人行——尾生</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点评:牧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 <b>铁丁出题</b></p><p> <b>不考作文:</b></p><p><br></p><p> 《庄子》写了一个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后来“尾生抱柱”成为一个成语。</p><p> ①请根据这段故事写一篇小文,小说、诗歌、散文(包括杂文和议论文)均可。</p><p> ②字数限定800字。</p><p> ③文后有神秘嘉宾精彩点评。即使观点不同,也要虚心接受。(😂)</p><p><br></p><p> 铁丁</p><p> 2019-9-10</p><p><br></p> <h1><b>愧思尾生</b></h1><h3><b> 栾力</b></h3><h3><b><br></b></h3><h3> 看了铁丁出的题目,心下先是一惊。尾生何人,竟一无所知,始知自己原来如此才疏学浅孤陋寡闻。马上去翻《辞海》,却是老庄笔下一极信之人。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男子,与一女子相约于桥梁下。尾生先到,而女子未到。桥下水涨,女子仍未到,而尾生守约不肯离开。后来水势越甚,尾生竟抱着桥柱而亡。这是古时人守信重诺的一个典范。</h3><h3> 今天来看这个“尾生抱柱”,或许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我不打算评析它,因为尾生的执着还是让我深深受到触动。不禁使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也是关于一位女士——</h3><h3> 我年轻时,想从长白山林区调回来,但是需要具有两地生活的条件才行。于是,家人、亲戚、朋友纷纷帮忙介绍对象。我像一个木偶一样,尽管心里不情愿,也不得不任凭摆布。一日,与我们家特别好的王姨介绍了一个姑娘,是她的外甥女。我心里不甚满意,但碍于王姨的面子,只得应付着出去“压马路”。那姑娘是个很实在的人,虽然模样一般,说话打唠倒给人可信和亲切感。我们出来时天已经黑了,那时的路灯也不很亮;借着一点昏黄的光,偷偷地瞄了她几眼,心里便也有了些舒缓。后来就约定第二日晚上去看电影,就约在那天走过的那个地方会合。谁知就在那盏路灯下,我们要分手告别时,头顶的灯光照见她耳边长着一个肉疙瘩。这一发现,让我的心里也突然长出一个疙瘩来。</h3><h3> 第二天,到了该去赴约的时间,我磨磨蹭蹭拖延着不愿去。可是,又没法说明。家里人都催我快去,我只好走到外面,把小妹喊出来。我让小妹去那个地方见她,说我临时有事不能去了。小妹去了,按我说的做了。小妹回来说,她一直在路灯下等着,告诉她之后,她也没走。小妹走了老远,回头看,她还在那儿站着。</h3><h3> 后来,王姨来了,狠狠地训了我一顿,然后说:我外甥女多好的一个姑娘,你还看不上,以后再也不给你介绍了,让你打一辈子光棍!</h3><h3> 然后,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我早已调了回来,成了家,和老伴和和睦睦地过到现在。前些年,小妹说在街上遇到了当年那个姑娘。她打听我的情况,也说了她的情况,日子还不错。</h3><h3> 小妹说得平平淡淡,我却听得忐忐忑忑。没有听到有什么不好的事,心中稍觉安慰。我把这事讲给老伴听,她说:你真是个傻子!姑娘长那个东西好,那叫拴马桩,是主富贵的。我听了一愣,怔怔地看着老伴,心想:如果你的耳边也长了那么个东西,我该怎么办呢?</h3><h3> 今天又想起这件事,只是觉得和尾生比起来,太感惭愧。</h3> <h1><b> 尾生抱柱</b></h1><p> <b> 三虫书屋</b></p><p><br></p><p> 没有冲动与荒唐过,就没有年青过;没有被流行与圣诞宰过,真的就没有年青过。因为年青,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成了中老人眼中的不规矩。不规矩的除了身上的包装,就是思维言行,好像与他们的观念格格不入,成了不可逾越的代沟。</p><p> 如今那些穿花衬衫大喇叭裤戴蛤蟆镜的,都已经跨过了耄耋之年。忽然间那些“老人变坏了,坏人变老了”的道道,成了一种无法理解的社会现象。是啊,也许这代人真的老去了,很多时代的玩意都不理解了。可能他们这辈子都不知道“夜店”是什么,连进一次“夜店”的机会都没有,而对于“摇滚”时代的疯狂记忆,从来都不会消失。</p><p> 对于上世纪九〇年代的摇滚,就像每个时代的年青人,对于流行的潮流一点也不会有违和之感。在时代剧变的浪潮里,摇滚成了年青人的流行文化,其“反主流意识形态反文化”的形式,契合了青春的叛逆,点燃了内心的冲动与呐喊。</p><p> 当摇滚被描述为一种反传统的工具,其发展自然得不到社会的宽容与支持。作为音乐概念的摇滚,本身是表达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方式,而社会的主流只理解了摇滚的形式,却不理解所谓的摇滚精神,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精神。</p><p> 也就是那种“反叛、质疑传统和权威”的精神,让中国摇滚在时代中受挫,并一直畸形地发展到现在。如今摇滚在中国成了小众,即使像汪峰之流号称的摇滚,也只是披着摇滚色彩的主流音乐,摇滚精神已荡然无存。</p><p> 摇滚中不再鼓励批判,不再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样的音乐审美,让摇滚乐失去了创作的自由,再也无信仰可谈了。如此的中国摇滚,或者说是中国的摇滚精神,尾生抱柱还能再坚持三十年吗?</p><p> 如果摇滚乐能正常的发展,到现在应该会变得多元而丰富。然而在中国,惟有的一个时代的“摇滚精神”,已经在三十多年间差不多都沉没了,而那些骨子里的摇滚都已经老去,年青人还摇滚吗?答案真的没有了。</p><p> 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足以容得下所有的诗和远方。但对于摇滚的青春,成了一种精神世界里的完美生活,如今都随着时光流逝,留下的音符都成了青春的记忆。</p><p> 如今的年青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热血一样不少,他们向往的某种人生追求,我们是无法知道了,就像夜店发生了什么,也都无所谓了。当夜店的电音响起,“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我们已无法想象,除去自我还有另一个世界的真实与存在,那里的青春一样不少。</p> <h1>"<b>尾生抱柱” 愚忠不可取</b></h1><h3><b> 我是童话</b></h3><h3><b><br></b></h3><h3> 嫂子长得漂亮,哥醋心泛滥,醋坛子好像揣在了怀里,有事没事抿几口。嫂子气极,咬牙切齿的给哥起了个日本绰号:小心眼子!</h3><h3> 成语“ 尾生抱柱”里的尾生,为坚守一份爱情的约定,临危不怯,不惜被洪水吞没了生命。我想痛心疾首地对他说:死心眼子!</h3><h3> 对于爱情而言,无论是小心眼子”还是死心眼子”,都是愚不可取的。</h3><h3> 哥,酸劲太浓会影响爱情的甜度。</h3><h3> 尾生,爱情的约定不是死等,更不是等死。</h3><h3> 我愤愤然——</h3><h3> 洪水来了,</h3><h3> 你不会跑么;</h3><h3> 姑娘没来,</h3><h3> 你不会找么;</h3><h3> 柱子会倒,</h3><h3> 你不知道么?</h3><h3> 那洪水,</h3><h3> 将姑娘赴约的路拦腰截断;</h3><h3> 那姑娘,</h3><h3> 盼你划来一条接她的小船。</h3><h3> 那柱子,</h3><h3> 怎么就成为你生存的靠山?</h3><h3> 你随波而逝,</h3><h3> 留下爱情的孤单。</h3><h3> 你执着不悔,</h3><h3> 让历史发出感叹。</h3><h3> 你无视生命,</h3><h3> 怎么爱都是枉然。</h3><h3> 你不懂啊,</h3><h3> 生命承载的不仅仅是爱情。</h3><h3> 你不懂啊,</h3><h3> 一时痴情将成为永恒的痛。</h3><h3> 你不懂啊,</h3><h3> 后人传颂都是空洞的泡影。</h3><h3> ……</h3><h3> 假如我是尾生,无论如何都要活着,活着才是对爱情最负责任的守候。</h3> <h1><b>浅析尾生之死</b></h1><h3> <b>文/辛心</b></h3><h3><br></h3><h3> 尾生之死,终究是愚笨且自私的。其直接的死因可以硬性归纳为一一春秋时代,与约韩城之外,美人没来。(此处权作趣解)</h3><h3> 试问一个鲁国的大好青年,若不稍带脑残,又怎么会死在一个分明可以甜蜜的约会之中呢?此抱柱溺亡之举除了凄美,实可谓千年之一叹啊!</h3><h3> 首先,他还未来得及看到爱情开花的样子一一一他和漂亮的年轻姑娘互生恋慕,没有第三者,所以他的一味求死没有外因。即便有,也仅仅是姑娘无法避免的迟到而已(据记载,姑娘当时被父母囚于家中)。</h3><h3> 另外,他执拗的死去让事件的另一主角痛不欲生,导致连夜赶来的美人花容失色,甚至扶尸大恸,继而再抱之以投河逝水而两者终成一体。</h3><h3> 从黄昏到夜晚,两者连续性的死亡,不得不令人对事件本身产生规律性的认识。</h3><h3> 而尾生之死的唯一好处,就是为自已赢取了身后辉煌之盛名一一</h3><h3> ①史上第一个为爱情而死的人。</h3><h3> ②文学史上第一幕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h3><h3> ③为爱守约守信等等……从春秋到当代盛传如兵马乱,在规律背后,谁也不忍直视其冥顽不灵,而只是硬生生的用笔墨口水把尾生打造成了信约之典型。</h3><h3> 还有,父母家人何在?尾生临水之时有想过吗?我们有想过吗?应该没有。人们已乐于在传奇之中感念,继而演变,最后成为一条条跟屁虫。</h3><h3> 斯人止于水,但愿他们的灵魂在水中得到幸乐。其实,在信约之外,是否可以理解其为重名求死之徒……</h3><h3> 至少,庄子生前没有赞同过尾生此举。我宁愿我也如是。或许,尾生之死,只是为了其人格圆满,而绝非因为爱情那么简单。</h3> <h1><b> 尾生之子孙</b></h1><h3><b> 老桃树</b><br></h3><h3><br></h3><h3> 尾生之子子孙孙,期于梁下</h3><h3> 1、公元前360年</h3><h3>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h3><h3> 2、公元前221年</h3><h3> 尾生之玄孙,欲边关筑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日落不去,触柱而死。</h3><h3> 女子系于囚,日落逃之,至于梁下,见尾生触柱,抱而泣,遂投水而去,漂北冥,化为鲲。</h3><h3> 3、公元前202年</h3><h3> 尾生之六代孙,战于垓下,凯旋。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暴雪不去,立柱而死,化为石,名“望妇石”。</h3><h3> 女子困于爷,晴方至,昏死石雕下。智叟之六代孙见之,救,家王屋山麓,终。</h3><h3> 4、公元618年</h3><h3> 尾生之十八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尾生亦不去。梁上一骑红尘踏过,安史之骑敲击,尾生饿而化之,倚柱而死。</h3><h3> 女子籍石壕,有吏夜捉人,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战事平,女子至梁下,葬尾生,自挂东南枝。</h3><h3> 5、公元960年</h3><h3> 尾生之三十八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至,相欢。尾生拥女入怀,目暝期朝朝暮暮。女窥,见水来,疾奔梁上。水卷过,尾生无迹。</h3><h3> 女子寻尾生无望,遂依水而居,杨柳岸,晓风残月。</h3><h3> 6、公元1271年</h3><h3> 尾生之四十八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尾生吹羌笛,声呜咽,气绝而死。</h3><h3> 女子富,有婚约。尾生贫,无婚配。女子嫁北羌,无后。</h3><h3> 7、公元1368年</h3><h3> 尾生之五十八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东厂来,尾生科举“朱”“猪”不分,诛之。</h3><h3> 女子因具尾生婚约,亦诛之。</h3><h3> 8、公元1636年</h3><h3> 尾生之六十八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至,尾生爽约,女子饮鸩而死。</h3><h3> 尾生家有室,始乱终弃。获死讯,戚戚然貌,欲梁下一望,八旗飞马过,马踏尾生,亡。</h3><h3> 9、公元1910年</h3><h3> 尾生之八十四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尾生不去,烟瘾起,无鸦片,抱柱而死。</h3><h3> 女子至,尾生亡,皆因女子金莲三寸,行路难。</h3><h3> 阿Q见,甚悦,负未庄困觉,子孙满堂。</h3><h3> 10、公元1968年</h3><h3> 尾生之八十六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至,诵暗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生对之,“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共诵之,“走到一起来了”。</h3><h3> 尾生与女偎柱而欢,桥震,轰塌,双亡。</h3><h3> 桥栏杆书标语“百年大计,质量第一”。</h3><h3> 11、公元9102年</h3><h3> 尾生之八十八代孙,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微信至,曰车曰房,生仰天长叹,吐血而死。</h3><h3> 未庄假洋鬼子觎之,微信女子,曰车曰房,旋开房。</h3><h3> 越明年,开发,梁下拆迁,尾生之再再再后人,无期于之地矣。</h3><h3> 2019-9-11</h3> <h1> <b>尾生之外 </b></h1><h3> <b>铁丁</b></h3><h3><b></b> </h3><h3> 很可惜,在孔子编《诗经》之前,没有一个人从事这项伟大的工作。如果有,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烟火味的好作品。</h3><h3> 《史记》上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因为以孔老二的思想观念,他认为“诲淫诲盗”的作品一定会被删除的。孔老二自己就说过:“《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他的“纯正”,一下子删掉了2700篇啊。</h3><h3> 如果孔子是一个语文老师,庄子就是伟大的作家。单就文学成就来说,庄子肯定要甩孔子两条街的。光是庄子创造的那些寓言故事和成语就够后人学一阵子的了。</h3><h3> 《庄子·盗跖》很有意思,讲的是孔子信心满满地去见占山为王的跖,反倒被跖怼了一通。那被称为强盗的跖真不是凡人,肯定也是知识分子,就像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样,怼得孔丘脸色苍白气哼哼地回来了。</h3><h3> “尾生抱柱”就是《盗跖》中跖为了反驳孔子所举的一个例子。说的是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等了很久,女子不到,水涨,尾生却没有离去,就抱桥柱而死。<br></h3><h3> 后人常以 “尾生抱柱” 作为守信的代词。守信,这当然是值得赞扬的,商业时代守信更是不可少的,生活中也确有不守信者在。<br></h3><h3> 也有人会说:你看人家尾生,是用生命去守护爱呀。当然,虽然有些迂腐,但对爱的态度却是值得肯定的。我们现在有求爱时“狂轰滥炸”、“死气白咧”的粗野,却缺少对爱的持久的坚持。</h3><h3> 我要说的是,对于农民起义的首领和士兵们,不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考虑他们的生存和疾苦,一切说教都是苍白的。</h3> <p><b style="font-size: 18px;">尾生不懂爱情</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文/颖</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庄子故事里的尾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抱柱的时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不是也想过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凝固的剧情却是如此悲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能否在那边团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尾生能否还给他娘子一个完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什么是爱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尾生抱柱的时候肯定不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什么是爱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又有几人能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尾生用生命谱写了一个承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女子的殉情算是一种爱情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殉情不只是追随死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有一生的痴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是为了一个承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间变成了柱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等着涨上来的不是死亡的洪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那岁月,是那满脸的皱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满头的银发,干瘪的牙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个尾生承诺的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爱情典范流传千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几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灯下寂寥的背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算不算是一种爱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否会有人传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否还会有人用一生去等候?</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什么是爱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反正尾生不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9.12.21</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 牧笛点评:</b></p><p> 诸位的思考是有意义的,我补充如下:</p><p> 一,关于诗经</p><p> 古之天子命史采,以观民风,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铎佝于路以采诗。采诗而成十二国风。</p><p> 删诗之说起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本三千余篇去其重,观其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铁丁所言是有据的。</p><p> 当然历代对孔子删诗也有异议,毛诗正义郑玄曰:"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朱彝尊认为孔子未曾删,只是刊定而已。</p><p> 二,关于庄子</p><p> 庄子其人。庄子,蒙人,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多为寓言。文采汪洋恣肆。不为为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无为"是其思想核心,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正,无事而民自富,无欲而民自朴。现代观念看,是顺其自然,遵循规律。</p><p> 庄子《盗跖篇》"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故事表达庄子观点"死生同构"。</p><p> 这个故事,现代诗中多有歌颂,最有名的是台湾诗人洛夫《我在水中等你》。"我在千寻之下等你,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等你"。把"等待"诗写到了哲学美学的高度,讴歌生命从死亡中又听到新生的召唤,象征某种绝对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死亡意义,象征生命为爱的最大实现和确证。</p><p> 死亡的理解。死亡是个体生命与生俱来的漆黑的底色和背景,汉民族缺乏对死亡的执着和思考,文化中绝少对死亡的沉思与歌吟。对死亡,缺乏自觉意识,后果必然是对生缺乏真正的自觉。当生存价值在危机时,死亡是最大限度显示出生命的内驱力,是直面危机以唤醒人性的觉醒。人话着是需要理由的。</p><p><br></p> <p><b> 主持人推荐:</b></p><p> 我是童话——女贞;</p><p> 三虫书屋——旁敲;</p><p> 栾力——怀旧;</p><p> 铁丁——忧愤;</p><p> 辛心——机变;</p><p> 老桃树——深刻。</p><p> 推荐:本期获奖者颁发给老桃树:您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了一段尾生家族史,也是一部中国社会发展史。</p><p><br></p> <p> <b>老桃树回复评论:</b></p><p> 尾生之族繁衍生息,浩浩汤汤,赵尾生,钱尾生,孙尾生,李尾生,周吴郑王之尾生……,一个尾生抱柱死,千万个尾生抱柱来,后继有爱情,梁下有尾生,尾生亦多变,女子亦不同,情之浓淡,爱之殇!年年岁岁情相似,朝朝代代殇不同。尾有之后继有人也!正如阿Q未困觉吴妈,但阿Q的子子孙孙遍地。讲一故事:吾亦尾生后,有约学于会堂,陶尾生卯时至,午时公仆不来,尾生视股下之凳,坐穿。</p><p><br></p> <p> 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