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放假通知 <h3>亲爱的石城三小家长朋友:</h3><h3> 您好!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即将迎来中秋佳节,借此机会,祝家长朋友节日快乐!阖家幸福!</h3><h3>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9年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19年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h3><h3>9月13日至9月15日放假,与周末共休3天。</h3><h3>9月16日(星期一)正常上课.</h3> 中秋起源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国传统中秋节历史悠久。中秋二字最早见诸儒家经典《周礼》关于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记载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中秋作为节日则始于唐朝、盛于宋朝。每逢八月十五,“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赏月盛事极具规模。文人墨客拜月之时,无不吟诗作赋寄托情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于是乎,名篇叠出、佳句频来,口口相颂、广为流传。并留下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古迹名胜至今。</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h3> 中秋诗词 <h3> 水调歌头</h3><h3> 【宋】苏轼</h3><h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h3><h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h3><h3><br></h3><h3> 月下独酌</h3><h3> 【唐】李白 </h3><h3>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h3><h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h3><h3>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h3><h3>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h3><h3>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h3><h3>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h3><h3>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h3> 温馨提示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各位家长、同学在往返学校途中注意安全。在家关注孩子的健康学习,日常生活安全状况,并提醒孩子按时返校,若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班主任联系。</span><br></h3><h3>2.合理安排孩子作息时间,尽量与学校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早睡早起,安排适当的午休,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或玩得过于疲劳,注意动静结合。</h3><h3>3.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但是月饼的热量高,且不易消化,请家长注意节日期间孩子吃月饼的量。</h3><h3>4.加强防火防电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守护平安”的安全意识,并教会小孩一些自救方法,让其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自己。</h3><h3>5.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h3><h3>6.家长可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不仅可以开阔孩子视野,更能增进您与孩子之间的感情。</h3><h3><br></h3><h3><br></h3> <h3>编辑:温小琴</h3><h3>审核:赖晓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