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博主有话讲】</font></b></h1><h3><font color="#333333" style=""><br></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style=""> 嗨!我叫章语璇,一个对科学很痴迷的女生。说来也许你不信,我的头脑里总充满着奇奇怪怪的问题:“蚕宝宝和蛾见面,血缘关系能让它们认出彼此吗?”、“有什么办法能让含羞草不害羞?”“花谢了还能再开,脱发能复制这种模式进行防秃吗?”……沉浸在问题海洋里,我乐此不彼!</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style=""> 是的,“爱钻牛角尖”是我的研究态度,“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我的思考方式。</font><font color="#333333">我相信,会点开这个链接的您,肯定和我是同道中人。那么,来吧!一起加入,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让我的探索因为你更科学!</font><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 </font></b></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目 录</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h1><font color="#191919"><b>第一章:蚊子的“软肋”在哪里<br></b><b>第二章:来破坏蚊子嗅觉试试<br></b><b>第三章:蚊子,看你往哪儿逃<br></b><b>第四章:五只蚊子的实验价值<br></b><b>第五章:脑洞大开的“蚊帐”设计<br></b><b>第六章:100只蚊子的实验挑战</b></font></h1><h1><font color="#191919"><b>第七章:</b><b>蚊香为何成为灭蚊“王者”</b></font></h1><h1><b><font color="#191919">第八章:与蚊子作战的“N”号计划</font></b></h1><h3><font color="#191919"> </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一、新问题诞生:蚊子的“软肋”在哪里</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晴</b></h1><h3> </h3><h3> 其实,对于生命世界的观察,我很早就开始了。三年级,我对蚕宝宝入了迷,从它们的吃、喝、拉、撒、睡,到取名、造房子,我研究了好几轮。四年级的时候,我又对蚂蚁开始了全天候的观察,几乎整个暑假都在和它们为伍。</h3><h3> 今年暑假,我又在找研究对象。老师问我“敢不敢玩个狠的,今年登革热,大家谈蚊色变,但咱们对蚊子,尤其是通过蚊子弱点防蚊又不是很了解,你要不要今年观察蚊子试试?”,老爸老妈也鼓励我说:“科学研究,如果能对人们的生活有帮助,才真正有意义!虽然这个研究有点风险,但如何规避风险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哦!”于是这个暑假里,我对蚊子发起了进攻!<br></h3><h3> 要想消灭蚊子,肯定要发现它的“软肋”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有效防治。按照一贯以来的做法,我先罗列了自己想观察研究的几个问题,用思维导图构思了自己的研究框架。</h3> <p> 紧接着上网搜集大量相关的信息,为接下来的研究做足知识储备。</p><p> 首先,对于蚊子的观察研究,我先搜集了四方面的资料:形态特征、习性特点、危害性质、蚊虫防治。尤其是对蚊子的嗅觉器官进行了重点搜集。</p><p> 当然,对登革热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什么样的?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等等。</p><p> 并把上述资料做了整理,方便研究时参考。</p> <h1><b><font color="#ed2308">二、聚焦观察点:来破坏蚊子嗅觉试试</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8月13日 星期二 晴</b><br></h1><div><b><br></b></div><div> 在梳理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以下几个观察点:蚊子的速度达到0.24米每秒 ~1.56米每秒,平均速度:0.81米每秒,可以说,按照它们的小身板,这样的飞行速度非常快了。我们要想靠手动来消灭它们,是极其低效的。</div><div> 速度不是它们的软肋,那什么是呢?</div><div> 一般昆虫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嗅觉系统,蚊子更是如此。它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气味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气味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得到。蚊子就是靠嗅觉感知人类的气味、体温、呼吸中的二氧化碳来锁定目标。</div><div> 那我就思考:是不是就利用这个特点,反其道而行,利用蚊子的嗅觉系统发达,专门释放令它难受、窒息、死亡的味道,让它“闻味丧命”?!</div><div> 于是,利用化学生态手段去防治蚊子成了我的观察研究热点。我希望通过对蚊子嗅觉系统的研究,找出新的防治手段去干扰其行为,开发有效的驱蚊剂对其进行驱逐,甚至令蚊子嗅觉系统丧失功能(破坏成功的话,说不定对人类气味也不敏感了,就不会追着我们咬了),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div> <h1><font color="#ed2308"><b>三、开发观察工具:蚊子,看你往哪儿逃</b></font><b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多云</b><br></h1> <h3> <b>1.自制观察装置</b></h3><h3> 观察蚊子,首先得有工具。而且这个工具适合把各种破坏蚊子嗅觉的驱蚊材料放进去,方便我来观察蚊子的反应,在脑洞大开了两天后,几易其稿,我设计了这样的观察装置(如图)。</h3><h3> 准备的材料:3个矿泉水空瓶,相应部位打孔或切除;阀门一个。用胶带、黏土固定密封,观察区的矿泉水瓶身上画出活动区域标志。<br></h3> <h3> <b> 2.搜集驱蚊材料(以刺激蚊子嗅觉的产品为主)</b></h3><h3> 然后,就是作战武器了,我搜集了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驱蚊产品:最传统的是蚊香,还有妈妈们的新宠:驱蚊手环、驱蚊贴等等。然后在薛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又研制了几种有针对性破坏或干扰蚊子嗅觉的自制驱蚊包:<br></h3> <h3><b> 3.讨论记录方式</b></h3><h3><b> </b> 在和薛老师多次讨论后,我们认为这次的观察实验要做这几方面的记录。</h3><h3> 方式一:视频记录蚊子实验前后的动态对比;</h3><h3> 方式二:图片记录关键的实验现象;</h3><h3> 方式三:表格记录各项实验数据。</h3><h3> 具体记录的材料详见文章。</h3> <h1><b><font color="#ed2308">四、首次观察实验:五只蚊子的实验价值</font></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晴</b></h1><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然而,最最关键的是,蚊子哪里找?登革热肆虐,全市都在喷药防治,家里家外几乎找不到蚊子可恶的身影。万能的薛老师帮我找到了几家公司,于是,我们登门做实验去!</span><br></div> <h3> 可是,绿盾公司前一天晚上捕捉的蚊子,因为捕捉过程中使用了机器,好多蚊子已经奄奄一息,剩下来有活动力的蚊子仅5只。但,既来之则研之,马上把蚊子赶进装置,开始第一轮实验观察。<br></h3><div> 在研究蚊子的过程中,顺便学了一招小发明小制作:手电筒加小风扇,妥妥就是一个抓蚊神器。果然,科学发明都是来自生活啊!</div> <p><b> 1.实验过程:不同味道对蚊子嗅觉是否有影响,能否驱蚊?</b></p><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首先以2分钟为观察节点,依次把1号、2号、3号……等驱蚊材料放进去(均以5克为准),然后观察蚊子的活动情况:1、蚊子的飞行活动力?2、蚊子大多在哪几个活动区域?(蚊子距离驱蚊材料的距离)</span></p> <b> 2.观察记录:</b><b>以活动区域和行为特征观察记录蚊子反应</b> <h3> <b>3.实验发现:数据整理,将两张记录表进行比较分析</b></h3><h3>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h3><h3> (1)由于瓶身空间有限,第一种材料做完,里面的味道无法散去,导致后面材料的味道是叠加上去的,无法监测单独的驱蚊效果。</h3><h3> (2)由于蚊子只数太少,导致实验结果太有偶然性。5只蚊子的活动范围无法科学证明驱蚊效果。<br></h3><div> (3)我们的实验结果虽然显示:放置中药“白芷”时,5只蚊子都只能活跃在第一区域,但我们对这个结果还是持怀疑态度的。</div><div> 实验还得改进!</div> <h1></h1><h1><b><font color="#ed2308">五、实验工具改进:脑洞大开的“蚊帐”设计</font></b></h1><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晴</b><br></h1><br><h3> 那怎么改进才能解决第一次实验中的漏洞呢?我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改进,把蚊子装进网兜,做成一个类似“蚊帐”的支架,变成这样的设计(如视频所示):</h3> <h3></h3><h1><br></h1> <p><b> 我们的改进点有四:</b></p><p> <b>1.真实性:</b>保证了空气的流通,在更大的空间模拟了真实的生活场景,网状的纱布很快就可以把前一轮实验的气味消散,不会叠加残留余味。</p><p> <b>2.安全性:</b>蚊子在蚊帐里面,而我们在蚊帐外面,解决了实验当中大家比较关心的安全问题。且蚊子不会逃脱,实验前后的整理也比较方便。<br> <b>3.有效性:</b>100只蚊子的规模,在实验中形成一种活动趋势,更方便观察。</p><p><b style="color: inherit;"> 4.科学性:</b><span style="color: inherit;">蚊子数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偶然性,让实验数据更科学。 </span></p><p></p> <h1><b><font color="#ed2308">六、第二轮实验:100只蚊子的实验挑战</font></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晴</b></h1> <h3><p></p><p> 好吧,我的蚊子们很给力,身体棒棒的,很适合我的实验观察,那么,第二期实验观察又开始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b></p></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实验聚焦点一</font></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中草药能驱蚊?这可能只是古老的神话<br></font></b><b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自制中药干扰剂驱蚊失败</font></b></h3>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h3> 我们的实验也是先从最绿色环保的中药开始的,看看蚊子对它们的反应如何?(因美篇视频上传有限,只能节选部分)</h3></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h3> 从画面中很清晰地观察到,10分钟里,实验区域内的蚊虫对这些植物基本上无动于衷,除了不会落在中草药上之外,只有少数蚊子飞离了一点点距离,在实验空间里还是自由自在,活动力毫无下降,更别说出现死亡的可能性。另外四种中药效果同上。</h3><h3> 而这个实验中选取的5种中草药,据中药店医生反馈,已经是味道最浓烈、驱蚊效果最好的植物了!然而,对蚊子来讲,一点威胁力都没有。果然,上次的实验是存在BUG的。事实证明,要想靠中草药的味道干扰蚊子的嗅觉器官,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看来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古老神话了。</h3><h3> 我自制的中药驱蚊剂也宣告研发失败!</h3> <h3><p></p><p></p></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实验聚焦点二</font></b></h1><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7px;"><font color="#333333">驱蚊环能驱蚊?这可能只是美丽的广告</font></b></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333333">——除非挂满驱蚊环,不然咬你没商量</font></b></h3></b> 紧接着,我又依次换上防蚊环、防蚊贴等防蚊材料。效果如视频所示: <p> 视频证据证明,蚊子对驱蚊贴、驱蚊手环是“不感冒”的!它们的作用很有限——挥发出来的精油,估计只够保护手环附近的区域。腿上咋办?脸上咋办?除非你把全身都贴满,这样的画面,你能想象吗?<br> 蚊子的嗅觉器官是很灵敏的,如果在这样密集的蚊子堆里,像驱蚊贴、驱蚊环还是无法驱赶蚊子的话,你就可以推测,在更开放的空间里,它们的驱蚊效果又有多少呢?</p><p> 在实验过程中,我又无意发现:驱蚊手环(装驱蚊片的带子)不但没有驱蚊效果,居然还有招蚊子的可能性。因为手环可能戴久了,汗水味混合着,比一般的人体味更浓,所以就更招蚊子了,而我们恰恰都忽视了这一点!</p> <h3><b><font color="#167efb">【此处插播一段博主忠告: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被美丽的广告所蒙蔽。其实科学真相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自己探究不探究的区别!实验以后,才会知道:很多广告是会骗人的!】</font></b></h3><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实验聚焦点三</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7px;">蚊香能驱蚊?传统产品告诉你什么叫经典</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蚊香破坏蚊子嗅觉系统效果杠杠滴</b></p> <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最后登场的是蚊香,虽然我知道蚊香肯定是能驱蚊的,但具体驱蚊的时间长度、刺激强度、蚊子在蚊香作用下如何反应?嗅觉系统会有怎样的破坏程度……我们平时都没有仔细观察过。</span></h3><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今天我要好好瞅瞅,蚊香“大战”蚊子的实况:</span></h3> <p>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在蚊香气味的干扰下,蚊子们开始“群魔乱舞”,整个蚊子群体都陷入“爆飞”状态。与刚刚中药、驱蚊片等味道影响下的“淡定、不屑”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2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相对流通的空间里,所有的实验蚊子全部阵亡。<br></p><p> 附:其他观察证据<br></p> <h1><b><font color="#ed2308">七、聚焦后的思考:蚊香为何成为灭蚊“王者”</font></b><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晴</b></h1> <p><b>1.比较观察:以活动力和飞离距离验证蚊子反应</b><br></p> 第二次有经验了,我对记录表也做了升级更新:采用了2.0版(蚊子的活动力:从强到弱,依次为5、4、3、2、1、0表示;飞离距离:以厘米为单位进行目测),这样更有利于简洁、快速地记录当时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br> <h3><b>2.原因分析:链接更多的文献资料进行佐证研究</b></h3><h3><b> </b></h3><h3> 为了寻找真相,我继续翻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找到更多的研究证据——</h3> <h3></h3><h3><b>(1)中草药、驱蚊环的药理成分还不足以刺激蚊子嗅觉</b><br><br> 在《中草药100问》这本书里,我发现像艾草、白芷等中草药本身确实不易招蚊虫,也很少会有虫子落在它们的枝叶上。但稍微离得远一些就不行了。从本次实验记录来看,一包中草药的药效最多也就2-3厘米左右吧,各种蚊虫就完全不受它们气味的影响了。如果换成植株的话,有效范围估计也就20-30厘米吧。<br> 所以想让草药达到驱蚊效果,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把它抱在怀里,这样还能起到一点驱蚊效果,或者整个几十盆把床围上一圈,应该会奏效。如果想达到广泛的室内驱蚊效果,中草药是做不到的。</h3><h3> 同理,驱蚊环、驱蚊贴也是因为药理成分不足以刺激蚊子嗅觉器官,从而无法达成驱赶蚊子或消灭蚊子的效果。</h3><h3><br></h3><h3><b>(2)蚊香的驱虫成分是它成为“王者”的主要原因</b></h3><h3><br></h3> 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蚊香(本次实验品:李字蚊香)的主要驱虫成分:四氟甲醚菊酯(分子式CH2F03,分子量374.37,CAS271241-14-6)是蚊香中的有效成分,蚊香中的微量麻醉物或毒物用来麻醉或者毒死蚊子,因为剂量少,所以对人的危害较小。四氟甲醚菊酯在蚊香中的含量为0.03%。<br> 蚊香在点燃之后,其中的驱蚊成分会挥发出来,使蚊子产生不适,出现头晕目眩和神经麻痹等症状。蚊子闻到四氟甲醚菊酯的气味之后就会很快避开;避不开的蚊子被熏晕之后,就会坠落在地,久而久之则会丧命。所以蚊香可以起到一定的熏晕蚊子、驱赶蚊子和帮助消灭蚊子的作用。<h3></h3><h3> 综上所述:蚊香可以在短时间内(实验显示为2分钟)驱除蚊虫,使蚊虫丧失攻击能力,效果显著。</h3> <p><b>3.实验结论:与蚊子作战的经验梳理</b></p><p><b><br></b></p><p><b>(1)斩草先除根,斩“蚊”先除“卵”</b></p><p> 一系列的研究下来,我反而越来越坚定这样的想法:想与蚊子斗争,不是先了解如何破坏蚊子的嗅觉器官,更应该先了解蚊子是怎么长出来的,把它们灭杀在“摇篮”里,才是打赢“登革热”战役的关键点!</p><p><b>(2)既来之则灭之,让蚊香“冲锋陷阵”</b></p><p> 对比了这么多种驱蚊产品,我们发现蚊香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驱除蚊子,且对人体的影响较小,并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驱蚊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在“登革热”肆虐的季节,就应该让这么“快、狠、准”的作战武器冲锋陷阵,杀蚊虫于无形,真正起到保护人类的作用。</p><p><b>(3)当噱头大于实用时,我们让事实胜于雄辩</b></p><p><b> </b> 最令我担忧的是,目前最火的驱蚊产品却是驱蚊环,很多妈妈为了避免孩子被蚊虫叮咬,就给孩子带上驱蚊手环,就连我妈,曾经也是一名科学老师,也给我整了两个驱蚊环,每天让我戴着。可想而知,这种号称“纯天然”的驱蚊手环是多么走俏网购市场!</p><p> 我在百度上,还搜到了这样的资料:目前针对驱蚊手环等产品,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也就是说,虽然市场上出售的手环种类五花八门,基本都是“不标准”的产品。它们的驱蚊效果我也已经实实在在摆在大家面前了,事实胜于雄辩,驱蚊,我们要的是实用而不是噱头啊!</p> <h1><b><font color="#ed2308">八、研究后续:与蚊子作战的“N”号计划</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晴</b></h1> <h3> 和蚊子作战了一个暑假,我发现对它越来越感兴趣!每一次实验过后,我又会有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总觉得再研究下去,也许真能找到一种令蚊子“团灭”的好产品,如果投入市场,你们会愿意来试一试吗?</h3><h3>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1号计划:皮肤冷却剂</b></h3><h3> 前面讲到,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气味十分敏感,它偏爱出汗、体温高的人,我设想在体表喷一种能迅速降体温的冷却剂,把皮肤温度降低到蚊子触角或嗅觉探测不到的范围,是不是就可以躲过蚊子的攻击!</h3><h3><b><font color="#167efb"> N-2号计划:蚊香喷雾剂</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font></b>实验中,蚊香的驱蚊效果杠杆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搜集蚊香气体,进行压缩或溶于水,做成喷雾(如图),喷洒在身体四周,这样就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驱蚊了。</h3> <h3><font color="#167efb"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167efb" style=""><b>N-3号计划:草药熏香剂</b></font></h3><h3> 在查阅驱蚊古今资料时,我读到这么一段记录——宋代大诗人陆游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诗句中描述了用扇子驱赶蚊子而不能,进而用艾草熏蚊子的方法。于是我又思考:我们的中草药实验之所以无法驱除蚊子,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点燃它的缘故呢?如果点燃它的话,比如做成熏香,是不是就有效果了呢?我可以试试,很期待这样的熏香,如果有效的话,将是一款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呢!</h3><h3> <b><font color="#167efb"> N-N号计划:……</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 </font></b>我想,不断地观察、研究蚊子,不断地调试驱赶消灭它们的方案,总有一天,我能找到杀它于无形的东西,到时候,什么“登革热”就再也不存在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