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涞源县志记载,留家庄始建于北宋。在明朝时,筑建堡墙堡门,名曰留家庄堡。与金家井堡、韩村堡三个堡直接隶属县城管辖。共同成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犯,保卫县城的外围防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辛卯)始建永和门,当地叫“暠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大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庚寅)降连绵阴雨坍塌,大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重建。</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原先在“暠洞”上面建有文昌阁,一座南北两出水的小庙,庙堂中间用一面木板墙隔开,南面是面南背北,骑着战马的文昌帝君像。北面是面对北方的魁星像,当地叫山影儿(即回音壁)。魁星一手拿墨斗,一手拿毛笔对着夜空中的北斗七星,取“魁星点斗”之意。北墙中间开有圆形窗口,村里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声音从圆窗传到庙中的木板墙上,再反射回来,声音就扩大了好几倍。</h1> <h3><br></h3><h1> 相传魁星是主宰科举考试的神,他手里拿了一支笔,专门点考试中榜者的姓名。谁梦见魁星,谁就能成为考场上的幸运者。</h1><h1> 魁星点斗的吉祥图案和读书人信奉魁星的风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为流行。</h1><h1> 通常在吉祥图案里把魁星画成一脚站鳌头、一脚向上后踢的形象,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祥瑞。所谓“独占鳌头”,就是考试的第一名的意思。</h1><h1> 相传魁星高中进士,在殿试之时,皇帝见他相貌如此丑陋,跛脚加麻子,就问他为什么脸上长了这么多斑点?魁星答道:“麻面满天星。”皇帝又问他的脚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独脚跳龙门。”魁星的对答如流使皇帝龙颜大悦,高兴之下就点了魁星做了状元。于是,天下的读书人都供奉起“魁星爷”来,以便图个吉利,使自己也高中状元。大多数人愿意相信魁星点斗可使家人“试”途光明。</h1><h3> </h3><h3> </h3><h3> </h3> <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据《明史•礼志四》记载:文昌帝君本姓张,名亚子,家在“蜀中七曲山”(现四川梓潼县城北10千米处)。因仕晋战死,后人盖庙纪念他,唐宋两代对他屡有追封,一直封到“英显王”。</span></h1><h1> 依据道家的说法,天帝命他掌管文昌府的事和人间的功名利禄,元代加号为“帝君”,全称“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简称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这便是文昌帝君的神化过程。</h1> <h1>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虽然都是被神化的武将,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巨著的影响,人们对关羽都知道,而对于张亚子却没几个人知晓,甚至于有人说文昌帝就是文天祥。</h1><p class="ql-block"><br></p> <h1> 在暠门南面西侧,有一个蓄积雨水的大壕坑,当地叫“壕圊”(在特定词语中,我们当地把坑字念“圊”,例如厕所叫“茅圊”,山西灵丘县的南坑村叫“南圊村”。我们小时候一到夏天,经常在“壕圊”里耍水,然后利用风化的砖头缝隙,攀爬到永和门上面晒太阳。相传早先年的某一个夏天,有个小孩在濠圊里耍水后,爬到文昌帝的马背上玩。当时马肚子上有个破洞口,里面填充的“马莲带”被这个孩子全拽出来了。触怒了神灵,他再看下面是一片汪洋大海,不敢下来了。他的家人赶来抱他,他却死死的抱着文昌帝君的神像不松手。吓的家人赶紧焚香祈祷,许愿重修神像之后,这个小孩再看下面没有大海了,才下来和大人一起回家。</h1><h1>(其实很多民间传说,并不是为了宣传封建迷信。只是想利用鬼神的威严,起到保护某些文物的目地。)</h1> <h1>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把村里其它寺庙全部拆除,神像砸毁。这座庙也正好遇大雨倒塌一并清除了,现在上面的墙是后来磊的。</h1> <h1>留家庄村的堡门名叫“永和门”</h1> <h1> 藁洞南面有一座影壁墙,墙中央砌有一块石碑,上书大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重修文昌阁碑记(公元1891年)。碑文记录这次修建的费用,主要是靠卖山上的树木和集资捐款解决的。</h1> <h1>石碑南面上书“万善同归”北面上书“永垂不朽”</h1> <h1>(藁外头的宽阔平地是村里物资交易中心)</h1> <h1>2019年秋季,河北钢铁集团出资,把破烂不堪严重影响行人安全的永和门重新修缮了。</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部分图片引至网络</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资料由张兴福收集整理</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张兴福,男,70后,涞源县留家庄乡留家庄村,兴福葡萄采摘园园主,喜爱农耕生活。依靠愚公移山精神,通过抽砂客土,在瘠薄干旱的土地上种植绿色无公害水果。以旅游采摘为主,业余爱好诗歌编辑,喜欢结交文人雅士。</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充满浓厚的兴趣。 作者 通过访问父老乡亲、查看庙宇碑文、参考县志、搜集相关的历史书籍,把散落于民间碎片化的、年代不详、事件混淆的故事传说文物古迹等,发掘整理成上下连贯,脉络清晰的文字资料,留给后人查阅传承。</span></p>